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61.
目的:分析对慢阻肺患者实施家庭随访护理干预对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出院的慢阻肺患者60例,予心理护理、环境控制、饮食干预、用药护理、长期家庭氧疗、康复训练等家庭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1年两组患者VC、FEV1、FEV1/FVC、PEF等肺功能指标,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疾病问卷修订版(AQ20-R)调查。结果:干预后1年时患者AQ20-R得分低于干预前,VC、FEV1、FEV1/FVC、PEF等肺功能指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复苏期躁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间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评分及异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和躁动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躁动、尿道刺激、意外拔管和生命体征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全身麻醉后留置导管患者复苏期躁动护理中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减少患者躁动,降低并发症发作风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有着积极的临床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及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收取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间,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各50例,然后对比两组产妇产后12h出血量和24h出血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12h出血量为(210.23±14.37),24h出血量为(342.47±13.25),均少于同期的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产后出血量,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4.
陈爱英 《北方药学》2011,8(9):24-24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案例分析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8例进行研究。结果:73.5%(50例)的患者在停药1~4月后,月经量恢复正常水平;17.6%(12例)的患者月经减少;8.8%(6例)的患者月经恢复后出现功血复发。治疗前后对比研究发现,治疗后患者的P、平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4例,多汗症6例,轻微不良反应10例。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5.
目的对三维彩超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1685例,对其采取三维彩超和二维彩超进行扫查,并对扫查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对象经三维彩超共检出畸形胎儿19例,诊断符合率为100.00%;二维彩超检出畸形胎儿15例,符合率为78.95%,漏诊4例,漏诊率为21.05%。三维彩超检查诊断符合率较二维彩超高。结论在产前胎儿诊断中三维彩超能够提供较为详细且清晰的信息,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其中13例中转开腹外,10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后良好。结论急性胆囊炎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证,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操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67.
依据排粪造影及钡剂灌肠大肠造影检查,将便秘分为弛缓型、痉挛型及混合型。192例中,男55例,女137例;年龄19~72岁,平均43.3岁;病程1个月至27年,弛缓型便秘134例,痉挛型便秘14例,混合型便秘44例。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调整心理状态,进富含纤维素的饮食,  相似文献   
68.
韦秀芹 《工企医刊》2009,22(5):59-60
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对血管壁刺激性非常大,常可引起静脉炎或栓塞性静脉炎,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一旦发生渗漏,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轻度红斑,局部疼痛,肿胀,局部组织坏死,严重者甚至经久不愈,溃疡可深及肌腱关节,为了保护静脉和药物外渗,主张从中心静脉给药,由于中心静脉给药不仅所需费用高,而且深静脉置管和PICC置管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我院在化疗过程中一般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应用。  相似文献   
69.
韦秀芹 《工企医刊》2008,21(2):63-64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价值的提高,护理工作范围的拓宽,医学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学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和发展,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普遍存在着管理差,各科混杂,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不高,无菌技术观念不强,基础护理工作不到位,从事的只是单一的打针挂水的功能制护理,病房元论是设施还是护理服务已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相协调,介于这一现象笔者对于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与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动静脉造痿(AV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AVF的ESRD患者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超声检查对患者展开术前评估与术后检测,分析超声在AVF治疗的ESR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0例预接受AVF治疗的患者中有,有4(8.00%)例不适宜接受AVF治疗,选择使用其他通路透析,其余46例患者接受AVF治疗,但经超声检查发现有9(19.57%)例患者由于多种并发症导致造痿失败,选择其他干预治疗。结论:对预行AVF治疗的ESRD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能评估术前患者状态,为临床医生选择适宜的动静脉血管提供参考,提高术后成功率,术后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动静脉内痿管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情况,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