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胰岛素敏感性蛋白质,具有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管新生、抗炎等作用,在脑血管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文章对APN及其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92.
目的探讨基因诊断在临床误诊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3型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家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筛查致病基因。PCR扩增患者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致病基因片段,电泳和测序鉴定异常电泳条带。结果基因诊断确诊该患者为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并非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该患者致病基因为杂合子,CAG重复次数分别为21次和71次。结论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孟德尔遗传病中寻找致病基因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及基因诊断对不典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有很好的确诊价值,对于临床出现相类似的症状的患者或与其他疾病症状相叠加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患者,均应进行基因诊断,以免出现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93.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指应用2种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仍无效的癫痫持续状态,约30%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可转为难治性癫痫,病死率较高。本文就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4.
AMPA受体是一种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其内化及降解受多种因素调控。AMPA受体内化在突触可塑性的精细调控起重要作用,与长时程抑制和遗忘密切相关,在认知功能障碍如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痴呆等中起重要作用。本综述对AMPA受体内化及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95.
目的:比较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和小血管闭塞型(SAO)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差异,探讨三者预后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入选BAD、LAA和SAO组。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mRS评分评估6个月预后。比较BAD与LAA、SAO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BAD与LAA及SAO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差异。结果:最终共纳入358例患者,包括176例(49.16%)BAD、124例(34.64%)LAA和58例(16.20%)SAO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方面,BAD与LAA、BAD与SAO组患者在饮酒史和脑白质高信号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危险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方面,BAD组的mRS显著高于SAO组(P<0.001),低于LAA组(P=0.029)。另外,发现BAD组的NIHSS显著高于SAO组(P<0.001)。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发现,BAD临床特征不同于LAA和SAO脑梗死,其临床预后介于两者之间。BAD是缺血性脑...  相似文献   
296.
目的:通过在体实验研究组织型激肽释放酶(TK)对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诱导保护性自噬有关。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NS)组、TK组、3-MA组和3-MA+TK组,每组11只。假手术组和NS组分别于侧脑室注射NS,TK组和3-MA组分别于侧脑室注射TK和自噬抑制剂3-MA,3-MA+TK组先注射3-MA,30 min后再注射TK。各组完成侧脑室给药后,采用线栓法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p MCAO)。在缺血后12 h,采用Longa评分法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完成神经损伤评分后,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自噬相关蛋白LC3和p62的表达水平。结果:NS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LC3-Ⅱ较假手术组表达升高,p62水平降低(均P<0.01)。与NS组相比,TK组缺血侧脑皮质LC3-Ⅱ表达增高,p62水平降低(均P<0.01),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较轻、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均P<0.01);与TK组比较,3-MA组缺血脑皮质LC3-Ⅱ的表达降低和p62的水平水平较高,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较重、脑梗死体积较大(均P<...  相似文献   
297.
298.
目的 观察中青年(年龄18~50岁)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LVO-AIS)患者行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MT)治疗的效果,探讨术后90 d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8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诊治中青年前循环LVO-AIS患者52例,均于发病24 h内行MT,依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比较2组性别、年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史、血管闭塞部位、血管闭塞数量、TOAST病因分型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Alberta脑卒中早期CT诊断评分(ASPECTS)、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2组静脉溶栓比率、发病至穿刺时间、发病至再通时间、穿刺至再通时间、取栓次数、球囊和/或支架植入比率、血管再灌注成功率、术后并发症(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前循环LVO-AIS患者MT术后90 d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合并高血...  相似文献   
299.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组织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及其与脑微血管新生和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APN组,各15只。模型组采用手术永久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VD模型,APN组在造模后将携带APN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注入大鼠尾静脉。干预后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脑组织AP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CD3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百分比缩短,脑组织APN表达水平下降,VEGF及CD31表达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APN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降低,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增加,大鼠脑组织APN、VEGF及CD31表达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N干预有利于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可能与增加脑白质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00.
Meynert基底核(NBM)位于基底前脑,可分为六个区域,与其它大脑区域有广泛的纤维联系。NBM的传入纤维来自边缘系统和旁边缘系统皮质,传出纤维到达额叶、顶叶、颞叶、扣带回皮质、杏仁核、眶皮质和脑岛等部位,是皮质胆碱能递质的主要来源,能够维持正常认知功能,痴呆患者NBM受损严重。深部脑电刺激(DBS)通过电刺激NBM,促进皮质胆碱能递质释放,能够改善实验动物和患者的认知障碍。本文就NBM与认知的关系做简要叙述,并对NBM-DBS改善认知障碍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