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537篇
内科学   66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23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151篇
  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1 毫秒
31.
32.
33.
34.
林淑霞  胡惠  胡强夫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519-1520
低龄低体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心脏及各方面发育均不完善。不恰当的少量液体的输入,即可增加心脏的负荷,造成严重的心功能衰竭。严格的容量管理是低龄低体重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2009年3月~2010年5月对体重小于7kg的低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容量管理的护理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詹贝贝 《护士进修杂志》2013,(21):1986-1986
临床危重及卧床患者,由于病情原因无法站立测量身高。由于身高测量不及时。数据绘制不准确,导致不能及时为临床提供诊疗数据。鉴此,笔者设计一种身高测量尺,应用于卧床及危重患者的身高测量。既提供了准确的身高数据,又保证了危重及卧床患者的安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6.
患者,58岁,因胸闷伴胸痛、心慌不适来我院就诊,以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收入院。患者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血型B型,Rh(D)阳性,Hb:106g/L。骨髓穿刺示:增生性贫血。行全弓置换术,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栀子苷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模型组制作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实验组在制作模型后给以栀子苷50 mg/(kg·d)处理,连续28 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关节肿胀和多发关节炎指数的影响;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关节软骨Bax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自第14天体重增长较慢,关节炎指数明显提高,后肢关节严重肿胀;第28天开始,实验组体重增长开始增加,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关节肿胀程度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第42天,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提高,而实验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减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第42天,模型组大鼠关节软骨Bax蛋白表达显著提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实验组Bax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得到明显逆转(P0.05)。结论栀子苷能明显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对大鼠的炎性损伤,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心脏外科手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患者69例;对比不同临床分型的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结果Ⅲ型深部胸骨切口感染体温≥38℃的比例、自发性疼痛的比例、白细胞计数>10×109/L的比例均显著低于Ⅰ型和Ⅱ型深部胸部切口感染(P<0.05);Ⅲ型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术口裂开或见脓性分泌物的比例显著低于Ⅱ型深部胸骨切口感染(P<0.05);Ⅲ型深部胸骨切口感染低蛋白血症的比例显著低于Ⅰ型深部胸骨切口感染(P<0.05);本研究共培养出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55.26%),革兰阳性菌30株(39.47%),真菌4株(5.26%);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均为16.67%;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均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克拉霉素均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均敏感,耐药率均为0.00%。结论心脏外科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深部胸骨切口感染并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6例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6例中支病变40例,支病变109例,支病变617例,其中左主干病变83例,均选择胸部正中切口,每例移植血管1~6支,平均移植血管3.78支;随访1~56个月,631例(82.4%)症状完全消失,127例(16.6%)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6例死亡(0.78%),8例(1.04%)术中改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3~12个月2例因血管桥堵塞需要作PTCA。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16.35±19.8)h。住院时间(18.2±8)d。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绝大多数病例的首选术式,可以做到完全再血管化,满意的桥血流量,低并发症,操作安全,近期效果好,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围术期胃黏膜p H值(PH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 O2)、血乳酸(Lac)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月60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按是否进行体外循环(CPB)随机分为OPCAB组和CCABG组,每组30例。观察术前(T1)、术中予鱼精蛋白时(T2)、术后4 h(T3)3个时点PHi、Sv O2、Lac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在T2时,OPCAB组的PHi高于CCABG组,Sv O2低于C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时,OPCAB组的胃黏膜PHi、Sv O2高于CCABG组,Lac低于CCABG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OPCAB组患者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CCABG组。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利于术中胃黏膜和脏器的保护,减少围术期的并发症,减少患者ICU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