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观察思连康联用肯特令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2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0例,联合运用思连康和肯特令;对照组120例,单用肯特令治疗。剂量:思连康:≤12个月患儿,0.25g/次,12~30个月患儿,0.5g/次,3次/d,口服。肯特令散剂:≤12个月患儿,(1/3包)/次,12~30个月患儿,(1/2)包/次,3次/d,口服,治疗72h。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5%和95%,对照组分别为43%和83%,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思连康与肯特令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乳果糖在婴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婴儿功能性便秘患者194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7例,予以基础治疗,实验组9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乳果糖协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婴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治疗上,乳果糖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卡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2月于儿科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和试验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丙卡特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肺功能指标及血清NO、ET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EV1/FV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O、E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卡特罗辅助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有效控制支气管痉挛,提高患儿肺通气,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15.
120例微量血胆红素高值新生儿的早期干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微量血胆红素高值的新生儿对减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190例微量血胆红素 (简称微胆 ) 2 4h内≥ 10 3 μmol/L或 48h内≥ 15 4μmol/L (称高值 )的新生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 12 0例 ,对照组 70例。观察组予光疗 ,使用微量法胆红素测定仪测定光疗前后 3d龄、 5d龄微胆 ,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高胆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高胆程度也较低。结论 :对微胆高值新生儿行预防性光疗等早期干预措施 ,可减轻新生儿高胆发生率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循证护理在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共接诊Pierre Robin综合征新生儿10例,均给予循证护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经验及其效果。结果经过循证护理,10例患儿均好转出院,病情恢复速度较快,并且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的护理中,可加快患儿康复的速度,减少家庭及患儿的痛苦,并加强了护理人员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复使用PS在改善MAS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00例MAS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第一剂PS治疗,间隔12h后,再次使用第二剂。结果:患儿使用第二剂治疗时,血气指标与第一剂治疗时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儿使用第二剂治疗时,PIP、MAP、FiO2及RR指标较与第一剂治疗时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儿使用第一剂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64%(P<0.05),患儿使用第二剂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100%(P<0.05)。结论:在MAS患儿治疗中选择重复使用PS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对病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益生菌在减轻极低体重早产儿(VLBW)和低体重早产儿(LBW-PI)喂养不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资料选取我院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41例早产儿.利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1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口服益生菌.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体重增长情况;恢复出生体重、可全胃肠喂养以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情况.结果 试验组早产儿喂养耐受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不耐受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可全胃肠喂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体重增加速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除对照组一名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外,其余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益生菌在减轻VLBW和LBW-PI中可以增加胃肠道喂养耐受率,改善临床一般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健 《吉林医学》2010,31(6):741-742
目的:比较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7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7与对照组50例,两组性别及症状轻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予干扰素[8万IU(kg/d),最大量为100万IU/d]每日1次肌肉注射及综合治疗,;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15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或口服及综合治疗,疗程均为5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18/57,31.6%),与对照组(4/50,8.0%)相比较(χ2=9.06,P<0.01)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54/57,94.7%),与对照组(30/50,60%)相比较(χ2=19.04,P<0.01)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现有副作用。结论: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均安全无不良反应,干扰素疗效较利巴韦林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 ,生后 3d ,足月 ,顺产 ,因阴囊肿大 2d入院。查体 :T 36 5℃ ,R 40次 /min ,HR 14 0次 /min ,体重 3 3kg ,神清 ,反应好 ,呼吸平顺 ,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 ,右下腹部靠近腹股沟处可见瘀斑 1cm×2 5cm ,前囟平软 ,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 ,心肺无异常 ,腹软 ,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未扪及 ,肠鸣音正常 ,肌张力正常 ,拥抱、吸吮、握持反射正常。阴囊明显肿大 ,呈暗紫色 ,可触及 3cm× 5cm大小的包块 ,质中 ,固定 ,压痛 ,透光试验阴性。辅助检查 :WBC 10 3× 10 9/L ,N 0 6 2 6 ,L 0 2 82 ,Hb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