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644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518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42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有效的引流方法并总结其护理要点。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普通引流球引流,实验组术后采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瓶吸引。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引流量、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引流量、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或P<0.01)。结论甲状腺癌术后应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瓶吸引,可保证充分有效地引流,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操作简单,患者满意度好。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评价血管超声检查在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狭窄检测中与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的一致性.方法 对80例脑梗死或者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高度怀疑有血管狭窄的患者颈部105条动脉颅外段同时进行血管超声及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管超声检查对血管狭窄程度为轻度、中度、重度及闭塞的颈部动脉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分别对超声强回声组和非强回声组,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血管超声检查对血管狭窄程度为轻、中度、重度及闭塞的颈部动脉病变检出的敏感性分别79.4%、47.2%、57.1%、92.9%,特异性分别为71.8%、85.5%、94.0%、98.9%,准确性分别为73%、72.4%、86.7%、98.1%.强回声组血管超声的一致性较非强回声组的好,症状性动脉狭窄组血管超声的一致性较无症状性动脉狭窄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超声技术对颈部动脉病变,特别是在严重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检测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应用于临床上动脉狭窄的筛查.  相似文献   
74.
目的全面优质护理对烧伤患儿创面愈合及心理状态影响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烧伤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儿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为观察组患儿提供全面优质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儿提供一般烧伤护理,评价两组患儿spence儿童焦虑评分、创面愈合用时及花费;评估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创面愈合平均用时(15.45±2.10)d,低于对照组(20.36±3.36)d,P 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总花费(2.71±0.31)万,低于对照组(4.83±0.40)万,P 0.05。入院时两组患儿spence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时观察组患儿spence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率80.00%,高于对照组56.00%,(χ~2=13.235,P 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率2.00%,低于对照组12.00%,(χ~2=7.680,P 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士提供的服务态度、皮肤护理、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烧伤患儿提供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不良情绪,缩短创面愈合用及花费,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分析脐血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探究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和指标,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抽取产科具有高危感染因素的新生儿32例进行观察,根据感染的结局将宫内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将无感染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2例,对照组20例。将两组新生儿的脐血PCT及CRP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血PCT、 CRP以及脐血炎性反应指标的阳性率与宫内感染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观察组PCT主要集中于0.5~2 ng/ml,CRP值位于1~16. 5 mg/L范围之间;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PCT主要集中于<0.5 ng/ml,CRP值位于1~29.8 mg/L范围之间;观察组新生儿的各项炎性反应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的特异度最高。结论:脐带血PCT可作为诊断宫内感染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对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临床上收治的严重脓毒症(观察A组)、脓毒血症(观察B组)、重度细菌感染(观察C组)、中度细菌感染(观察D组)、非细菌感染者(观察E组)以及正常对照者的静脉血样本,同步实施PCT、CRP以及WBC检测,分析PCT、CRP以及WBC相关指标数据及阳性率。结果:各组研究对象的PCT、CRP以及WBC检测数据以及阳性率均显著超过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数据以及阳性率均显著超过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数据以及阳性率依次降低。结论:PCT与CRP、WBC对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应当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其中,PCT可以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与跨节段置钉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共收入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记为Ⅰ、Ⅱ组,每组各31例。Ⅰ组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治疗,Ⅱ组患者采用跨节段置钉治疗,比较复位成功率,术后可进行影像学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比较随访期间内固定失效、丢失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升高,第Ⅰ组升高的程度较第Ⅱ组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第Ⅰ组患者Cobbs角普遍较第Ⅱ组患者小,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疗效更显著。经术后随访观察发现,第Ⅰ组31例患者中固定无失效,第Ⅱ组患者中有4例失效,出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等情况,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Ⅰ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丢失的情况,第Ⅱ组患者中有7例内固定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行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治疗的疗效较行跨节段置钉治疗的疗效好,且持续时间长,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0.0%,对照组为6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气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上,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改善时间更短,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0.
对广东省12家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服务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祥洲 《现代康复》1998,2(12):1306-1307
目的:客观评价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服务质量。方法:奉应用RSR及用标准回归系数加权的R5R。法对广东省12家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广东省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服务质量存在地区性差异,广州市优于其它各市;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比较总体差异不大(P>0.5)。结论:综合评价是提高康复医学科工作质量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