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无呼吸道症状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43例糖尿病合并无呼吸道症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痊愈出院,死于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等原因,易并发肺炎,且呼吸道症状常不明显;严格控制血糖,及早联合使用胰岛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结肠肥大细胞以及辣椒素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病泻要方治疗腹泻型IBS—D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番泻叶+束缚应激刺激复制IBS—D动物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予得舒特灌胃,治疗组予痛泻要方颗粒剂灌胃,治疗2周。应用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结肠肥大细胞表达;应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辣椒素受体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肥大细胞增多,结肠辣椒素受体蛋白及其mRNA阳性表达增强,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目减少,结肠辣椒素受体蛋白阳性分布面积及其mRNA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肥大细胞及辣椒素受体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S—D内脏敏感性增高及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与肥大细胞增多、辣椒素受体异常表达相关;痛泻要方可能通过调控肥大细胞和辣椒素受体发挥缓解腹泻型IBS—D的效应。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与鉴别分析.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住院的乳头溢液患者共76例,将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 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共误诊12例,占15.79%(12/76),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达84.21%(64/7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方法对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确诊率较高,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盐酸伐昔洛韦合美能(复方甘草甜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院就诊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50例患者给予盐酸伐昔洛韦0.13g,2次/d口服;另50例患者B组给予盐酸伐昔洛韦联合美能。疗程均为10d,记录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并比较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并进行有效率的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低于B组。在不良反应、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上B组优于A组(P<0.05)。结论盐酸伐昔洛韦联合美能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见效时间快,并可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有较好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6.
恶性黑色素瘤8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86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86例中49例原发灶在四肢(其中足底、足跟部26例);49例有黑痣史,36例有外伤史;术前诊断溃疡癌变30例,诊断为其他病变51例,只有5例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类型中上皮样细胞型43例,占50%;病理诊断时发现淋巴结转移者61例,占70.9%.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四肢,尤以足底、足跟部多见.临床易误诊,术前易转移.确诊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联合Nd:YAG激光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8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曲安奈德 利多卡因于皮损内点状注射,治疗组同时加用Nd:YAG激光照射,每周1次,3个月后判定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1.43%,有效率为85.72%;对照组痊愈率为47.50%,有效率为75.00%,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Nd:YAG激光治疗斑秃较单纯曲安奈德治疗斑秃疗效更好,是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心理分析及心理指导患者更好地进行纤维支气管检查。方法选择60例进行检查,患者随机分常规组和指导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按支气管镜检查护理常规进行;指导组在按规检查的基础上由内镜室护士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在行气管镜检查前、中、后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结果在检查过程中指导组患者生命体征较常规组稳定;指导组发生并发症的比例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和医护配合默契,护士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密切监测病情以及避免气道黏膜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插管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39.
依那普利、缬沙坦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琼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4):207-209
目的对依那普利、缬沙坦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80例,经予以依那普利、缬沙坦各40例治疗6个月,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后计算左室重量及采用平衡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水平。结果左室重量指数与血清PIP、PⅢP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予以依那普利、缬沙坦治疗后血清PIP、PⅢ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ACEI及ARB可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0.
腰椎滑脱发病率约为 5 % [1] ,是腰痛的常见原因 ,合理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随着脊柱内固定器的发展 ,短节段椎弓根系统的优越性越来越被重视 ,它能改善脊柱融合率 ,减少融合节段 ,缩短恢复时间 ,改善术后功能 ,减少并发症。我院自 1997年行后路减压融合短节段C -D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2 5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男 9例 ,女 16例 ,年龄 2 6~ 6 9岁。临床表现 :下腰痛 18例 ,合并下肢痛 11例 ,单纯下肢痛 7例。 2 0例有间歇性跛行 ,步行 5 0~10 0 0m ,平均 2 0 0m。术前检查包括腰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