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欧幸甘 《吉林医学》2012,33(13):2774-2775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预防及治疗宫颈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4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PVB化疗方案,对照组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血新,观察组在化疗开始前两天开始给予黄芪多糖;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血象。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55.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P<0.05);两组化疗后的血象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观察组下降不明显,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防治宫颈癌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疗效显著,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的cTnT(心肌肌钙蛋白T)、NT-proBNP(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MYO(肌红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选择同一时间段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4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抽取其血液检测血清cTnT、NT-proBNP、Myo水平。结果经检测,验组患者的血清cTnT(11.9±3.15)μg/L、NT-proBNP(3429.5±212.4)pg/mL、Myo水平(105.1±28.3)ng/mL均高于对照组(0.04±0.25)μg/L、(654±123.6)pg/mL、(45.6±11.1)ng/mL,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检测检测血清cTnT、NT-proBNP、Myo水平有助于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苍附导痰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痰湿内阻型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PCOS痰湿内阻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西医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苍附导痰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2组治疗前后HOMA-IR、内脂素变化,2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变化;比较2组排卵率、妊娠率。结果 2组治疗后带下绵绵、月经后期、胸闷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HDL-C升高(P0.05);且治疗组TC、TG、LDL-C降低更明显(P0.05),HDL-C升高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HOMA-IR、内脂素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RI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RI低于对照组(P0.05)。2组排卵率、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苍附导痰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PCOS痰湿内阻型,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胰岛素抵抗,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究通脉睛明汤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64 例患者均选自2009 年3 月至2011 年10 月在我院治疗非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将64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 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静滴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口服通脉睛明汤,水煎服,日1 剂,分2 次服,1 周为1 个疗程,共3 疗程.对照组采用静滴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 250ml (0.5g),每日1 次,1 周为1 个疗程,共3 疗程.随访治疗后第1、2 及3 个月患者的视力、眼底情况、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32 例患者中,治愈有7 例,占21.9% ;显效有16 例,占50%;有效有8 例,占25%;无效有1 例,占3.1%.总体有效率为96.9%.此外,2 组患者中,部分患者发展为缺血型,给予激光光凝治疗.结论 通脉睛明汤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是值得肯定、并可以推广使用的,将为广大长期受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针对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在对其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4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患者分为A1组(整体护理组72例)与A2组(常规护理组72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穿孔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溃疡患者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未使用盲法进行分析,穿孔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消极情绪缓解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围手术期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后,在缓解患者消极情绪等方面,表现出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中频导入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频导入正清风痛宁联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频导入正清风痛宁联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并与单独使用药物治疗的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做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沉、类风湿因子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频导入正清风痛宁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7.
复方阿胶浆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复方阿胶浆对肿瘤化疗患者骨髓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化疗+复方阿胶浆,对照组予单纯化疗,观察2组化疗后的卡氏评分分级、骨髓毒性分级情况。结果2组症状缓解情况、卡氏评分分级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未出现Ⅲ、Ⅳ期骨髓抑制,Ⅰ、Ⅱ期骨髓抑制也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复方阿胶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有利于化疗按时完成。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Gufoni法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共87例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均采用Gufoni法复位2次,次日复查,仍存在向地性眼震和眩晕者,再次行Gufoni法复位2次,30 min后复查。结果87例患者经Gufoni法复位后,次日复查有效率为71.26%(62/87),再次复位后有效率为86.21%(75/87)。12例无效患者中8例仍存在向地性眼震,予强迫健侧卧位法治愈;4例转变为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予Epley法复位治愈。结论 Gufoni法可以作为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有效方法,且多次重复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P均<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标本兼治,临床疗效更为确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输液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中国药学文摘(CPA )报道的148 例输液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输液所致ADR 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多在用药过程中半小时内发生.ADR 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结论 应加强输液的应用监测,以减少严重ADR 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