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52.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对大鼠肱骨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基础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低、中、高频率组(L、M、H组)分别2次/周、4次/周、6次/周肌肉注射Dex,每次1.0 mg.kg-1],给药30 d后取肱骨脱钙、石蜡包埋,骨形态计量学分析骨量、骨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肱骨上段松质骨:B、C组差异无显著性;与C组比较,L组差异无显著性,M、H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明显降低(P<0.01),骨小梁宽度、数目明显减少(P<0.05),分离度明显增加(M组P<0.05;H组P<0.01)。肱骨中段皮质骨:B、C组差异无显著性;与C组比较,L、M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H组骨组织总面积、皮质骨面积百分数、皮质骨厚度均明显减少(P<0.05),骨髓腔面积百分数明显增大(P<0.05)。肱骨生长板:B、C组差异无显著性;与C组比较,L、M和H组的生长板厚度均明显减少(P<0.05);L组肥大细胞直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M、H组的肥大细胞直径明显减少(M组P<0.01;H组P<0.05)。结论短期、低频率(30d,每次1.0 mg.kg-1,2次/周)应用Dex不改变肱骨形态,当注射频率上升(4次/周)时仅观察到松质骨丢失,而皮质骨无变化,高频率时松质骨、皮质骨均严重丢失,3种频率用药均抑制肱骨生长板的生长发育,提示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用药频率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合理设计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筛选诸氏鲻虾虎鱼适宜急性毒性试验的发育阶段.方法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参比毒物,比较研究诸氏鲻虾虎鱼胚胎、早期仔鱼、中期仔鱼、晚期仔鱼、稚鱼及幼鱼对毒物的敏感性.结果 不同发育阶段诸氏鲻虾虎鱼对SDS的敏感性依次为:早期仔鱼>胚胎>中期仔鱼>晚期仔鱼>稚鱼>幼鱼.结论 诸氏鲻虾虎鱼早期仔鱼在水污染物急性毒性评价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究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对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药物对抑菌圈直径的影响,试管药基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12株M.cani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绘制时间-杀菌曲线,动态评价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M.canis的杀菌作用.建立M.canis致豚鼠体癣模型,皮肤病变评分、真菌学转阴率、组织病理学三方面综合评价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对M.canis的体内抗菌作用.结果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高、中、低剂量对M.canis产生不同大小的抑菌圈.试管药基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12株M.canis MIC范围为0.185~1.477 mg/mL和0.157 4~1.26 mg/mL,MFC范围为0.369~2.594 mg/mL和0.472 5~1.89 mg/mL;香鳞毛蕨有效部位高剂量组72 h时呈现明显杀菌作用.与模型组比较,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第14、21天均可降低豚鼠体癣模型皮损评分(P<0.05,P<0.01),给药21 d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低、中、高剂量转阴率分别为40%、60%、80%,PAS染色结果表明给药14、21 d,香鳞毛蕨有效部位乳膏可减少感染组织皮肤角质层孢子数.结论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M.canis有一定体内外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55.
广东省实验小鼠自然感染鼠诺如病毒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实验小鼠自然感染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7个繁育设施的小鼠206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其感染MNV的情况。结果共检测小鼠盲肠内容物206份,阳性样本为77份,阳性率为37.38%。3个设施的小鼠感染MNV,各品系小鼠易感性差异无显著。结论证实广东省小鼠存在MNV感染,部分设施小鼠MNV感染率很高,需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RT-PCR方法可以应用于MNV感染检测。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老年学习记忆减退食蟹猴海马结构突触素表达的变化。方法 8只雌性食蟹猴,分为青年和老年两组,用延迟反应实验测试两组食蟹猴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突触素在海马结构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老年组食蟹猴在延迟反应实验中各延迟时间(10s、15s、30s、60s)的选择正确率较青年组显著降低(P<0.01),老年组海马结构突触素免疫反应物平均光密度值较青年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老年食蟹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海马结构突触素表达降低,提示老年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结构突触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7.
目的用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大鼠模型观察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CKD时肾性骨病和血管钙化的影响,与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进行比较。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KD组、CKD普通肝素组(CKD Heparin)、慢性肾脏病低剂量LMWH组(CKD L-LMWH)、慢性肾脏病高剂量LMWH组(CKD H-LMWH)5组。第6周末处死大鼠,行主动脉血管钙磷含量测定,取股骨和第5腰椎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腰椎压缩试验、三点弯曲试验。结果与CKD组比较,CKD Heparin组、CKD L-LMWH组、CKD H-LMWH组血管钙磷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与CKD组比较,CKD Heparin组的股骨总BMD、股骨松质骨BMD和腰椎BMD均明显降低,而CKD L-LMWH组和CKD H-LMWH组与CKD组比较上述参数无明显差异。与CKD组比较,CKD Heparin组、CKD L-LMWH组和CKD H-LMWH组的股骨皮质骨BMD无明显差异。腰椎压缩试验,与CKD组比较,CKD Heparin组的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参数明显降低,CKD L-LMWH组和CKD H-LMWH组分别与CKD组比较上述力学参数无差异。三点弯曲试验,与CKD组比较,CKD Heparin、CKD L-LMWH组或CKD H-LMWH组力学参数均无差异。结论 LMWH对有继发性甲旁亢的CKD大鼠的松质骨BMD和骨力学参数无影响,而UFH可以降低松质骨的BMD和骨力学性能;LMWH和UFH对有继发性甲旁亢的CKD大鼠的皮质骨BMD和骨力学性能无影响。LMWH和UFH对有继发性甲旁亢的CKD大鼠的血管钙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58.
目的构建猴D型逆转录病毒的p27蛋白,并建立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用于猴D型逆转录病毒的检测。方法通过PCR扩增p27基因片段,与p GEX-4T-1表达载体进行连接,转化至BL21(DE3)进行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的形式及最佳诱导时间。采取GST树脂纯化目标蛋白,包被磁珠,建立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重组蛋白以可溶的上清液进行表达,诱导的最佳时间为4 h。包被磁珠后,成功建立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对阳性血清稀释81倍仍可检测为阳性,对猴类其他病原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与ELISA法同时对24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其中3份样品的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结果为阳性,ELISA检测结果为2份阳性,1份阴性,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结论成功表达猴D型逆转录病毒p27蛋白,并运用该蛋白建立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样本需求少的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为后续推广应用多重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异黄绵马酸PB(简称“PB”)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黏附及甾醇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38-A2法测定PB对红色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MTT法筛选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构建条件和初黏附时间;采用XTT法评价不同质量浓度PB(40、80、160μg/mL)对红色毛癣菌黏附过程的影响(另设置不加此药物的生长对照组,下同),并计算相对黏附率;采用XTT法并结合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质量浓度PB(20、40、80μg/mL)对不同初黏附时间下(3、5、9 h)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并计算黏附抑制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PB(320μg/mL)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中甾醇代谢相关酶基因ERG6、ERG1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PB对红色毛癣菌的MIC为20μg/mL。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在含10%FBS的RPMI-1640培养基中且初黏附时间为6 h时的代谢活性最强。与生长对照组比较,红色毛癣菌经不同质量浓度PB作用后,相对黏附率和生物被膜中ERG6、ERG1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菌丝减少甚至消失,黏附抑制率(初黏附5、9 h时)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PB能抑制红色毛癣菌的黏附过程,减少菌丝形成;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生物被膜中甾醇代谢相关酶基因ERG6、ERG1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探讨护骨胶囊对骨质疏松大鼠主要脏器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卵巢切除组(OVX组)和护骨胶囊低剂量组(HG-L组)、护骨胶囊中剂量组(HG-M组)、护骨胶囊高剂量组(HG-H组)。卵巢切除手术后2天开始给药,每天1次,共计3个月,取大鼠主要脏器称重及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脾脏重量明显增加,胸腺重量明显下降;与OVX组相比,HG-M组脾脏和HG-L组胸腺重量明显增加;与Sham组相比,OVX组心、肝、脾、肾脏和胸腺的组织形态无明显变化,而肺脏有轻度变化;与OVX组相比,各药物组脾、肝、肺、肾脏和胸腺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心脏有轻微改变。结论:护骨胶囊治疗3个月后,卵巢切除大鼠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未发生明显病理改变,提示护骨胶囊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