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54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帕金森氏病认知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金森氏病发生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与UPDRS评分对30例早中期帕金森氏病患者进行评定。结果:PD患者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量各小项分值与相同年龄组平均分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帕金森氏病患者含量表分(FIQ)与UPDRS-U13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帕金森氏病患者存在全面的认知减退且与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82.
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其对自由基、血流动力学、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口服晕可消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眩晕停25mg,3次/d;疗程均为一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自由基,血流动力学,红细胞膜流动性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 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总有效率88.3%,明显高于眩晕停(75.0%),并可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血清丙二醛水平,降低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结论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肯定,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流动力学特性及红细胞膜流动性、对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筛查中国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存在α 触核蛋白G88C、G2 0 9A错义突变。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MvaⅠ、Tsp4 5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对来自 10个家族的 2 0名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和 6 7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α 触核蛋白基因 3、4号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血标本的扩增产物经MvaⅠ和Tsp4 5Ⅰ酶切后未见小分子片段。结论 α 触核蛋白G88C、G2 0 9A错义突变不是中国家族性帕金森病的突变热点。  相似文献   
84.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健康自愿受试者排尿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露醇作为脱水剂治疗脑水肿已广泛应用 ,然而大量甘露醇应用对肾功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 ,有文献报道 ,小剂量甘露醇与常规剂量有相似的脱水效果。我们采用随机、单盲、交叉给药方法 ,观察比较了 6名健康青年医务人员在给予不同剂量甘露醇后不同时间的分次尿量和总尿量。目的是比较两种剂量甘露醇的脱水效果。资料和方法 :6名健康自愿受试者均为医务人员 ,年龄2 0~ 3 0岁 ,平均 2 2岁。其中男 5例 ,女 1例。受试前均在同一科室工作 ,未发现脑、肝、肾及泌尿系统疾病。 6名自愿受试者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3人。采用单盲交叉给药 ,第…  相似文献   
85.
86.
多种酯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ADD)是一种脂肪酸、氨基酸及胆固醇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分为3种临床类型。MADD多是由于电子转移黄素蛋白(ETF)或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目前研究发现MADD基因突变谱庞大,异质性强,突变形式复杂。本文主要对MADD基因型与表现型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7.
从造模机制、造模方法和模型特点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常用的偏头痛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进展,人们对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文章对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发病特点、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认知训练方法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各认知域功能改善的情况。方法:收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24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25分,临床痴呆量表为0.5分的MCI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均给予健康宣教并进行痴呆危险因素的控制,训练组还通过一种新型认知训练方法进行系统性训练3月。在基线期(训练前)、访视期1(训练3月后)、访视期2(训练6月后),用MoCA和MoCA认知域指数得分(CDIS)进行评价。结果:训练组不同时间点的MoCA、MoCA MIS、MoCA EIS、MoCA VIS、MoCA LIS和MoCA AIS等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oCA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的MoCA、MoCA VIS、MoCA LIS和MoCA AIS等量表评分在访视期1和基线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的MoCA、MoCA EIS、MoCA VIS、MoCA LIS和MoCA AIS等量表评分在访视期2与基线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