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汤对恶性肿瘤患者癌痛及癌因性疲乏(CRF)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 年1月至2022 年12 月间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2 例确诊发生CRF的恶性肿瘤患者(气血亏虚证),采用随机数字表余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痛、止吐、化痰等对症治疗及健康、心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以积分变化评估中医临床疗效;采用修订版Piper 疲乏量表(RPFS)评估CRF的改善情况;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比较癌痛情况;检测患者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评价凝血功能差异,检测患者肝、肾功能指标以评估益气活血汤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RPFS 评分、NRS评分及外周血FIB、D-D 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在神疲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自汗、失眠健忘、手足麻木的证候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中医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PF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观察组行为、情感、感觉维度RPFS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RF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RS评分及外周血FIB、D-D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肝功能、肾功能等明显异常,说明益气活血汤安全性良好。结论:益气活血汤可纠正气血亏虚之证,改善机体凝血功能,促进恶性肿瘤患者CRF及癌痛的减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采用健脾类中药改善患者的免疫指标,为优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5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 17.0、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和Aprior模块分析健脾类药物与免疫炎症指标变化的关系。研究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补体C3(C3)、补体C4(C4)五项指标和健脾类药物常用的五味:茯苓、薏苡仁、山药、陈皮、泽泻。结果 (1)健脾化湿类中药使用率均高于50%;设关联规则置信度为70%,支持度为20%并提取值与指标关联较高的前五味中药,即茯苓、薏苡仁、山药、陈皮、泽泻;(2)这五味中药与免疫指标置信度均高于70%,支持度均高于20%,且与Ig G、C3、C4置信度、支持度较高。结论 采用的健脾化湿类中药能较好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3.
心悸是临床上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病情轻可呈阵发性为惊悸,病情重可呈持续性为征忡,相当于西医由于器质性与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纤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等。新安医家对心悸的病因病机及证候鉴别有其独特认识,在治疗心悸的理、法、方、药上也有很多宝贵的经验,本文在于梳理新安医家对心悸病的认识及诊治心悸病临床运用与辨治特色。  相似文献   
14.
15.
16.
曹煌  张静雅  龚苏晓  许浚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15,46(24):3617-3622
对中药五味中"酸"味的概念、功效内涵、来源以及与药性理论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归纳。阐述应用电子舌仿生技术及化学分析手段进行酸味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和模式,提出酸味的表征方式及其物质基础拆分的研究方法,并总结了酸味中药的临床应用与配伍规律,为酸味药性的表达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辨证施护的意义。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32例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有针对性辨证施护,疗程14d。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辨证施护,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含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V DNA的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V DNA阴性组、HBV DNA阳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4+和CD4+/CD8+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逐渐降低(P<0.01)。HBV DNA阳性组与 HBV DNA阴性组比较,CD4+/CD8+减少(P<0.05)。HBV DNA低拷贝组、HBV DNA高拷贝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4+和CD4+/CD8+明显降低(P<0.01)。 HBV DNA高拷贝组CD8+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HBV DNA高拷贝组的CD4+低于 HBV DNA低拷贝组(P<0.05),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体内 T 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HBV DNA高拷贝可加重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使患者的免疫功能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9.
汪旭  汪涛 《中国病案》2014,(2):26-27
总结了在电子病历模式下中医病案质量缺陷要点,包括计算机输入错误,四诊信息记录不完整或表达不准确,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没有在病程记录中得到体现,诊断的选择不准确;病案质量缺陷的原因有,计算机技术应用改变了病历书写模式,对医疗风险重视不够,临床医生对病历中中医辨证论治内容书写不够重视;最后讨论了提高保证病案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为节省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灰色关联法及结构变动度对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地区620例ACI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对象3年间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化及各单项费用与总费用间的关联度;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对象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药费、治疗费、检查费、化验费、材料费所占住院费结构比例较高分别为31.36%、20.81%、17.47%、8.38%、8.29%,且住院费用有所减少,药费、治疗费及检查费与研究对象住院费用变化关联度较高分别为1、0.821、0.801,P<0.05;且除材料费外所有住院费用均呈负向变动,药费对ACI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最高;此外住院天数、年龄、使用抗菌药物及伴随疾病均为ACI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165、0.086、0.097、0.114。结论 基于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发现,药费在住院费用占比较高,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ACI患者住院费用也呈逐年降低趋势,且住院天数、年龄、使用抗菌药物及伴随疾病均会影响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