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7篇
内科学   2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583篇
预防医学   29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48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卒中相关性感染是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可使增高患者的感染易感性.卒中后免疫系统呈现双相变化.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驻留细胞(主要是小胶质细胞)被激活,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参与缺血性损伤;随后出现的系统性免疫抑制虽可增高患者感染易感性,但也促进神经发生.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是免疫抑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组,每组各34例。常温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伤后24小时内给予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5-34.5℃,持续2-3天后复温。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病死率、重残率均低于常温组,总有效率85.2%,死亡率14.7%,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便于实施的治疗方法,具有改善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并分析2 0例脑动脉瘤DS A下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2 0例脑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全部患者均采用规范、严格的护理,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积极的术中配合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准确的病情判断和正确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4.
压疮一直以来被广大医护工作者广泛关注,不论国内或国外的护理工作者不断探索一些新方法来治疗和预防压疮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仍然不能阻止其发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文就压疮发生、预防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5.
56.
<正>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是临床上广谱且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为主的感染[1]。随着用药人群的扩大,不良反应亦有报道,但引起异常精神症状的报道相对少见。现报道1例,望引起重视。患者男性,84岁,因咳嗽、咳痰1周,加重伴发热3 d,于2013年12月14日入本院呼吸科治疗。既往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青少年肌阵挛癫?的预后。方法:对42例青少年肌阵挛癫?患者进行3~19年长期随访,平均随访9.75年,回顾性分析该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8例(67%)患者发作终止,21例无复发,其中无发作5年以上、10年以上分别为14例、4例。单纯肌阵挛发作(M J )17例中,14例发作终止(82%);MJ+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14例中,9例发作终止(64%);MJ+失神发作(AS)7例中,4例发作终止(57%);MJ+单纯部分性发作(SPS)+GTCS 4例中,3例未终止发作,1例发作减少。减药前脑电图正常者11例,2例复发(18%);异常者17例,5例复发(29%)。结论:青少年肌阵挛癫?早期正确的诊断、正确应用抗癫?药物,预后较好,50%的患者发作终止并可长期停药。单纯MJ预后较好,MJ+SPS+GTCS、MJ+AS预后较差。减药前脑电图正常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8.
目的血脂代谢异常所致的DNA损伤很可能与自然流产、胎膜早破、子痫前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中旨在探讨肥胖产妇血脂水平与DNA损伤及总抗氧化能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四中心临床学院门诊进行系统产科检查的妊娠女性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8 kg/m2,n=75)和正常组(BMI<28 kg/m2且孕期体重增长≤15 kg,n=45)。比较分析2组血脂水平、DNA损伤情况与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并分析肥胖组血脂水平与DNA损伤及总抗氧化能力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1、P=0.00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6)。肥胖组尾力矩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且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0)。DNA损伤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水平呈正相关(r=0.23,P=0.026;r=0.26,P=0.008;r=0.19,P=0.032);总抗氧化能力与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r=0.32,P<0.01)。结论肥胖产妇妊娠期间常出现血脂代谢紊乱及体内氧化与抗氧化水平失衡;DNA损伤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总抗氧化能力水平与三酰甘油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protein,CRP)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影响,探讨其在进展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2周后观察血清CRP及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CRP水平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CRP水平及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可显著降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浓度,对进展性脑卒中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0.
邸旭  洪亮  管小猛 《山东医药》2006,46(18):20-20
有研究发现,环氧化酶-2(COX-2)在多种肿瘤中有异常表达。p53抑癌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人类乳腺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X-2、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旨在探讨二者在乳腺癌诊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