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18F-FDG PET/CT在小细胞肺癌分期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初诊小细胞肺癌(SCLC)分期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15例经病理证实的初诊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其生存期.将患者按经典临床分期分为局限期与广泛期,并测定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以其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经典临床分期及SUVmax与生存期之间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初步探讨11C-PIB和18F-FDG联合脑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及额颞痴呆(FTD)鉴别诊断中的 应用价值。方法 10例难以鉴别为AD或FTD的患者,行11C-PIB及18F-FDG PET联合脑显像。18例年龄匹配的健康 老年人为对照组,行18F-FDG PET脑显像。18F-FDG结果应用统计参数图(SPM)进行基于体素水平分析,行2个样本t 检验,P < 0.001认为有统计学意义。选取11C-PIB廓清及滞留情况对比明显的55~60 min图像进行视觉分析,PIB阳性 定义为双侧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及皮质下结构PIB放射性滞留较白质为著,小脑PIB廓清。PIB阴性定义为大脑皮 层及皮质下结构、小脑无明显PIB滞留,仅在脑白质走行区少量放射性滞留。结果 18F-FDG与11C-PIB PET脑显像 示典型AD图像5例,双侧颞-顶联合皮质区、楔前叶及后扣带回大脑葡萄糖代谢减低,PIB阳性。典型FTD图像2例, 双侧额叶、前扣带回及双侧皮质下结构大脑葡萄糖代谢减低,PIB阴性。3例患者经18F-FDG脑显像仍难以鉴别,但 11C-PIB脑显像提示AD 2例,FTD 1例,并且经5~6个月随访证实。结论18F-FDG和11C-PIB联合脑显像能为AD及FTD 鉴别诊断提供双重的影像学依据,尤其是在大脑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相互重叠时,11C-PIB显像有助于进一步鉴别。  相似文献   
33.
患者男,41岁,阴茎菜花样增生伴溃疡7年,加重半年伴消瘦乏力。患者自幼包茎,7年前发现龟头上出现红斑、丘疹,无自觉症状,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局部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探测临床可疑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患者潜在肿瘤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可疑PNS患者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对所有患者行随访病理检查或临床最终诊断,并将结果与PET/CT显像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例中PET/CT显像发现可疑恶性病变或既往肿瘤复发和(或)转移者9例,阴性11例.9例阳性者中3例为假阳性.PET/CT显像对PNS恶性肿瘤检出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8.57%(11/14),85.00%(17/20),6/9和100.00%(11/11).6例真阳性中4例治疗方案得以修正,经抗肿瘤和免疫疗法后神经异常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可疑PNS中的应用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发现恶性肿瘤,也能对肿瘤分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5.
CT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目的通过与DSA对比,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的病人行CTA检查,同期行DSA检查及可行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比较CTA与DS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以及在显示动脉瘤瘤颈和载瘤动脉关系上的优劣。结果CTA检出动脉瘤26个,对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93.3%,与DSA比较无显著差异。CTA对动脉瘤细节及瘤颈的显示明显优于DSA。结论CTA能无创有效的诊断颅内动脉瘤,所提供的诊断信息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极大的帮助,CTA还特别适用于急症病人的动脉瘤筛查。  相似文献   
36.
患者女,57岁,17年前出现骨痛、脊柱畸形,血清甲状旁腺激素(FTH)、血Ca^2+升高,临床诊断为原发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完整切除右甲状旁腺肿物,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术后症状缓解。5个月前出现周身酸痛、双下肢无力并伴肾结石。体格检查:脊柱呈前凸、侧弯畸形。右前臂桡侧、左胫前可触及骨性肿块。  相似文献   
37.
患者男,57岁。因腹胀、腰痛伴发热1个月,突发寒战、高热4d入院,伴有厌食、体质量下降。体格检查:T37.8℃,腹部稍膨隆、腰骶部轻压痛,不伴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存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红细胞沉降率43mm/1h,C-反应蛋白42.3(正常参考值〈8.0)mg/L,补体C31.71(正常参考值0.79—1.52)g/L,免疫球蛋白IgA5840(正常参考值820—4530)mg/L,风湿全项、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