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7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可发生于多种神经疾病患者中,对其进行积极康复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针对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新型康复治疗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咽腔电刺激是一种新型的周围神经调控技术,通过悬置在咽部表面的电极导管向咽部黏膜输送电刺激,能增强咽部运动皮质兴奋性。本文主要概述咽腔电刺激的作用机制、操作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现状,从而为咽腔电刺激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中药浴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局部中药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进行痉挛评定;进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分析(左右步频、步速和跨步长的均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的Barthel指数和步态分析参数(左右步频、步速和跨步长)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浴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减轻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间歇性导尿术和留置导尿术对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80例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出现尿潴留患者分别采用间歇导尿和留置导尿,定期尿液培养进行尿路感染率比较,采用间歇性导尿术同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并分别于留置导尿、间歇性导尿后15、30 d取患者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 间歇性导尿15、30 d的尿路感染(菌落计数≥1×10 CFU/ml)发生率分别为32.6 %和31.5%,明显低于留置导尿尿路感染发生率(100.0%),P<0.05;尿道细菌的种类相似,主要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蘸、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等.结论 间歇性导尿术能降低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控制尿路感染、维护和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均具有蕈要意义,但对尿道细菌的种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4.
康复护理干预对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忽略程度的影响.方法 运用凯瑟林-波哥量表、Barthel指数计分法对4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忽略程度、ADL评定,根据忽略程度分轻度忽略、中度忽略、重度忽略3组,通过教育、感觉整合训练、作业训练等一系列康复护理措施,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8周评定忽略程度、ADL.结果 干预后8周Barthel指数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忽略组t=2.65,P<0.05;中度忽略组t=3.04,P<0.01;重度忽略组t=5.21,P<0.001),均优于干预前;忽略程度明显改善,总改善率为8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单侧空间忽略患者ADL能力,改善忽略程度.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对不同病因所致前庭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评定价值.方法 将120例急性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分为中枢性眩晕组70例和周围性眩晕组50例,分别行SSR检测评定,并与6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作对照.结果 中枢性眩晕组在急性发作期SSR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SSR总异常率为87.1%(61/70),与周围性眩晕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性眩晕组SSR总异常率为18.0%(9/50),潜伏期和波幅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中枢性眩晕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可出现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损害,SSR检测评定可作为临床鉴别前庭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6.
67.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科性学科,从事康复医学的工作者所学的知识面很广。我院康复医学中心通过多年的学生带教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和比较麦肯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1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A组100例采用麦肯基技术治疗,B组97例采用Maitland脊柱关节松动术,并均辅以针灸、推拿、牵引等疗法。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患腿直腿抬高角度增加,A组均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麦肯基技术结合其他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吞咽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例)和对照组(9例)。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观看正常人吞咽动作视频,然后模仿吞咽动作,对照组则在常规吞咽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观看相同时间的风景视频,每周5次,每次10 min,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EAT-10)、经口进食能力评估(FOIS)及渗透-误吸评估(PAS)。另采用fMRI对2组患者的吞咽动作视频刺激任务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EAT-10评分、PAS评级、PAS评级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EAT-10评分、PAS评级、PAS评级分别为(18.44±3.71)分、(5.44±0.88)级、(2.44±1.01)级,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行fMRI检查时观看吞咽动作时,治疗组的大脑的楔前叶、顶叶、中央后回、BA7区、BA5区、额叶、中央旁小叶激活范围较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吞咽动作观察疗法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且可促进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相关的脑区激活。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全身振动平台站立,但不实际训练,治疗组增加全身振动训练,每日1次,每次15min,每周5次,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等速肌力评估系统评估患者的本体感觉主动角度重现测试值(AAR),采用简化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评定患者平衡功能,采用Gait watch步态分析系统评价患者步幅及步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本体感觉、BBS、步态评定,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AR、BBS及步态评定均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AAR、BBS、步态评定步幅、步速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并可以改善平衡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