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55篇
药学   19篇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隋鑫  李雪 《眼科新进展》2016,(8):792-795
近20a来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眼科手术应用飞秒激光开展了许多新的应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都是应用飞秒激光治疗近视和散光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手术机理和手术方式不同,所以在术后角膜形态学、角膜生物力学、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等方面会产生一些差异,本文就此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人角膜上皮细胞(corneal limbal epithelial cells,CLEC)的生物学特性,探讨CLEC在普通培养皿和聚乙二醇水凝胶膜(poly(ethylene glycol)-based hydrogel films,PHF)上的增殖率差异。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人角膜上皮细胞。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扩增CLEC,待细胞生长至指数生长期,分别种植于普通培养皿和PHF上,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特点,利用免疫荧光对其鉴定,利用CCK-8比色法观察两组细胞相对增殖率(relative growth rate, RGR)的差异。主要指标 光镜下CLEC的生长,AE1染色,CCK-8比色法的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结果 光镜下可见CLEC在普通培养皿和PHF上均能移行扩增、融合成片,在PHF上的生长速度与普通培养皿组相近。两组细胞AE1荧光染色均呈阳性,PHF组阳性率(73.26%±8.84%)与普通培养皿组(70.84%±3.51%)基本相同。PHF组在12 h(0.89±0.06)、24 h(1.13±0.10)、48 h(1.24±0.03)的OD值与普通培养皿组(0.89±0.03、1.08±0.04、1.28±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0.36,0.76)。PHF组细胞在12 h(99.12%±4.81%)、24 h(103.74%±5.55%)、48 h (97.83%±13.37%)的RGR均大于75%,各时间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90)。结论  PHF可以作为体外扩增角膜上皮细胞的良好载体。(眼科, 2016, 25: 405-408)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青少年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对32例(34眼)青少年晚期圆锥角膜患者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裸眼、针孔以及矫正视力,观察术后屈光状态,并随访18~24个月,评估疗效。结果术后裸眼视力显著提高,针孔视力和矫正视力均高于同期所测裸眼视力,术后12个月以内针孔视力和矫正视力无显著性差异。拆线以后,角膜曲率增加、等效球镜由远视向近视发展、角膜散光值明显减小,矫正视力明显提高。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青少年晚期圆锥角膜效果显著;针孔视力可用于术后早期视力评估和随访。  相似文献   
74.
75.
76.
目的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得的角膜前后表面曲率、高度参数来探讨正常角膜与临床期圆锥角膜和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关系,以及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选取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16例(16只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19例(19只眼),对照组56例(56只眼)正常人群。每例患者选取一只眼,将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得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和前后表面高度参数进行差异检验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初步筛选出有用参数,进一步进行偏最小二乘(PLS)分析,确定出最终诊断模型,并利用ROC曲线方法对模型作出评价。结果相对于正常患者,临床期患者与亚临床期患者的角膜前后表面曲率、高度参数有明显的变化。ROC曲线分析显示所有参数对于将圆锥角膜从正常眼中区分出来有较高的预测精准度。应用PLS进行变量筛选并将VIP大于1.0的11个参数建立模型可以有效的将临床期圆锥角膜眼或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眼从正常眼中区分出来。结论由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得的角膜前后表面的曲率、高度参数可以有效地将圆锥角膜从正常角膜中区分出来,并且能作为疾病分期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眼轴超长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1例(101眼)眼轴超长合并白内障患者和同期的70例(98眼)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术后眼压等.随访时间5 ~12个月.结果 高度近视组眼轴长度26.04 ~34.81 mm,术中后囊膜破裂3眼(2.97%),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0.5者55眼(54.46%),0.3 ~0.4者20眼(19.80%),0.1~0.25者20眼(19.80%),<0.1者6只眼(5.94%),术后早期角膜水肿19眼(18.81%),晶状体后囊膜浑浊6眼(5.94%),一过性眼压升高者9眼(8.91%),术中及术后无视网膜脱离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限轴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眼轴长度21.48 ~ 24.76 mm,术中后囊膜破裂2眼(2.04%),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86眼(87.76%),0.3 ~0.4者10眼(10.20%),0.1~0.25者1眼(1.02%),<0.1者1眼(1.02%),术后早期角膜水肿18眼(18.37%),晶状体后囊膜浑浊4眼(4.08%),一过性眼压升高者10眼(10.20%),术中及术后无视网膜脱离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眼轴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轴超长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视力的恢复较非高度近视患者差,眼轴过长导致的眼底病变可能是术后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眼轴超长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老年患者继发于不同基础疾病的黄斑中心凹下或中心凹旁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eularization,CNV)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索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总结20例患者(21只眼)光动力学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及护理。结果PDT治疗后1个月随访,视力提高18只眼,视力无变化3只眼;3个月随访,患者视力稳定,视力提高21只眼。结论光动力学治疗为继发于不同基础疾病的黄斑中心凹下或中心凹旁CNV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同时,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更快地康复。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复明已不是手术的唯一目标,医师和患者对视觉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手术前后散光会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因此如何将白内障术后的角膜散光减小到最小程度,引起了眼科医师的广泛重视.本文就白内障相关的角膜散光的影响因素及其矫正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0.
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院眼科孟祥成教授设计,长春市光电仪器厂制造的多功能固视器已于1989年正式应用于临床。这种固视器有Haidinger氏刷、红光、后像三部分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弱视。笔者用固视器的Haidinger氏刷部分治疗儿童的中心固视型及旁中心固视型(5度以内)弱视患者40例,收到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本文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