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炎性反应机制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抗炎治疗对延缓DN的进展有效~([1]).研究显示肾内NF-κB的活化及其介导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性因子的表达可能促进了DN的发生和发展~([1,2]).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高糖诱导体外培养HK-2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探讨NF-κB在糖尿病肾病(DN)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K-2,予以正常糖(NG组)、高糖(HG组)培养液培养。在高糖培养后应用梭华-SofastTM转染NF-κB p65AS-ODN(ODNL、ODNH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NF-κBp65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Fn、ColⅢ浓度。结果 NG组HK-2细胞呈基础量地表达NF-κBp65蛋白;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NF-κBp65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细胞上清液FN、ColⅢ蛋白浓度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G组比较,ODNL及ODNH组细胞NF-κBp65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弱,培养上清液FN、ColⅢ蛋白水平也显著降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NF-κB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NF-κBp65、FN、ColⅢ的表达;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可能有助于DN肾脏纤维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43.
背景 老年肾脏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老年肾脏病患者在临床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均有其特殊性,并且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因不同种族、地理区域,构成差别较大,随时间的推移又有不同的演变趋势。目的 了解近10年来老年肾脏病患者肾组织穿刺活检病理特点的变化。方法 收集2008—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住院并行肾组织穿刺活检,年龄≥60岁的老年肾脏病患者652例。根据住院的时间分为2008—2012年284例,2013—2017年368例。对比分析老年肾脏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临床表现及病理分型。结果 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5.2%(295/652)〕,其次为急性肾损伤〔23.3%(152/652)〕。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隐匿性肾炎、慢性肾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较2008—2012年升高(P<0.05)。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膜性肾病所占比例高于2008—2012年(χ2=12.224,P<0.001)。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肾脏病患者中,肾病综合征仍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较前升高,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主要病理类型,但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老年肾脏病患者肾脏病理构成的演变可能与实际发病率的改变及诊断水平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调查厦门市9家血液透析单位质量数据并分析该市血液透析治疗现状.方法 厦门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对厦门市9家单位血液透析室2013年和2014年的血液透析基线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包括维持性透析患者人数、透析机台数、年透析例次、透析专科医护数量、每周3次透析比例等;同时对201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血液透析质控质量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分析,包括营养、贫血、钙磷、血管通路等各项指标.结果 2014年血液透析患者1 182例,新增血液透析患者79例,增幅7.16%;新增透析机27台,全市透析机达到259台;新增透析例次35 719例次,增幅30.74%.全年每周3次透析比例由2013年41.00%升至53.06%.从营养指标分析,2014年下半年血白蛋白达标率(73.62%)比上半年提高3.14%;从贫血和铁储备指标分析,2014年下半年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达标率分别为66.74%、17.91%和36.85%,均比上半年(分别为63.44%、14.33%和34.54%)提高,其中血清铁蛋白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钙磷控制指标分析,2014年下半年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达标率分别为72.86%、35.82%和54.03%,均比上半年(分别为67.96%、33.25%和52.40%)提高,其中血钙、血磷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钾达标率分析,2014年下半年血钾达标率(72.45%)比上半年降低3.38%;从维持性血液透析通路方式分析,2014年下半年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的比例分别为86.13%和0.39%,均比上半年(分别为85.4%和0.35%)升高(P<0.05),使用带涤纶套深静脉导管和临时导管的比例分别为10.91%和2.95%,均比上半年(分别为11.22%和3.61%)下降.结论 厦门市血液透析患者有逐年增加趋势.厦门市血液透析质控中心成立后,经过质控督导,从各项结果分析来看,除了血清钾达标率下降外,厦门市各单位2014下半年血液透析质控质量数据较上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厦门市血液透析质控中心定期采集汇总分析各家透析单位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相关指标数据,旨在提高各家医院对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的重视度,并找出自身不足之处,做到持续改进,这种血液透析质控模式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住院并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20例,给予他克莫司剂量0.05~0.1 mg·kg~(-1)·d~(-1),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5 mg·kg~(-1)·d~(-1)(或甲泼尼龙0.4 mg·kg~(-1)·d~(-1))。分别于治疗后的3、6、12、18个月观察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脂、肝肾功能、血糖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监测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谷浓度)。结果 20例患者在随访的各个阶段,监测其血肌酐、尿素氮、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糖指标的波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为(6.74±3.08)g,血白蛋白为(23.57±4.51)g/L;与治疗前比较,随访3、6、12、18个月时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3.69±2.65)g、(2.48±2.21)g、(2.19±2.10)g、(1.26±1.42)g,P0.05],血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33.16±6.87)g/L、(36.96±6.63)g/L、(37.30±7.62)g/L、(39.84±4.31)g/L,P0.05]。随访18个月时,9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8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总缓解率为85%(17/20);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发生率。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1月-2014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透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对高含磷食物的知晓程度、日常饮食中磷的摄入以及磷结合剂的使用情况等。分析引起高磷血症的可能原因,并反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个体化宣传教育,给予正确指导。在宣教前及宣教后3个月进行空腹血磷测定,比较宣教前后的血磷水平、磷结合剂的使用量及高磷血症的发生率。结果健康教育前对高含磷食物种类了解的人数为18例,宣教后人数增加至56例;宣教前76例血透患者空腹血磷的平均值为(2.56±0.76﹚mmol/L,引起高磷血症的主要原因包括单纯磷摄入过多、单纯磷结合剂使用不当、未服用磷结合剂及磷摄入过多合并磷结合剂使用不当4种情况,分别占25.0%、42.1%、15.8%、13.2%;通过个体化宣教患者空腹血磷的平均值由(2.56±0.76﹚mmol/L降至(1.93±0.60﹚mmol/L,血磷>1.78 mmol/L患者由100%降至47.4%。结论责任护士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降低高磷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规律随访管理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及血压、血尿酸值的影响,为CKD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对在厦门市筼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进行CKD筛查,通过CKD-EPI计算软件计算e GFR,筛查出e GFR60 ml/(min·1.73 m~2)和检验指标中尿常规异常[如尿蛋白阳性和(或)尿隐血阳性]者,筛查出来的患者嘱其到社区CKD专病门诊就诊,由肾病专科医师进行规范诊治,判断是否存在CKD,以及CKD的病因及合并症,在门诊登记在案的CKD 1~5期患者共104例,按照CKD分期进行规范诊治;社区健康管理师(下称健管师)对每一位CKD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包括饮食、运动、生活方式指导及针对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等不同疾病进行宣教和定期随诊。按照CKD治疗方案规律随诊的CKD患者作为随访组(74例),不规律随诊或不随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0例)。分析随访组与对照组患者管理前后e GFR、血清尿酸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随访组管理前后e GFR水平分别为(49.89±2.17)、(49.67±1.94)ml/(min·1.73 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理前后e GFR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为(47.67±3.47)、(37.00±4.23)ml/(min·1.73 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理后e GFR水平明显低于随访组管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管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0.42±1.00)、(78.11±0.74)mm Hg]均比管理前[分别为(137.78±1.68)、(82.85±1.15)mm Hg]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管理前后收缩压[分别为(141.83±2.03)、(145.13±2.61)mm Hg]和舒张压[分别为(84.53±1.69)、(85.23±1.64)mm 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管理后血尿酸值[(388.76±11.44)mmol/L]较管理前[(429.14±10.93)mmol/L]明显下降,对照组管理后血尿酸值[(463.25±16.08)mmol/L]较管理前[(411.34±20.19)mmol/L]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随访管理能有效延缓慢性CKD患者的肾脏病进展。  相似文献   
48.
糖尿病肾病(DN)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病因之一。终末期DN患者可选择的透析方式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而具体选择何种透析方式,需要综合考虑共存疾病、家庭情况、患者的独立性与积极性、耐受容量转移的能力、血管条件和/或腹部的状态、感染风险及感染史等。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对比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其清除效果,探讨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组,每组20例;另设健康对照及尿毒症未透析组,观察12个月。结果尿毒症未透析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透析后进一步升高(P〈0.05);12个月后,HD+HDF组及HD+HP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HD组(P〈0.05)。结论①尿毒症患者HD后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升高;②HD+HDF或HD+HP血液灌流能降低尿毒症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预后。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一级亲属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情况和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4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一级亲属的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和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78.37%一级亲属了解血液透析的概念;青年组和老年组家属对患者活动程度及劳动程度、如何控制血透期间的体重增长、血透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三个项目的需求上存在差异(P0.05);获取相关知识途径中,与医护人员沟通占90.54%,家属之间交流经验占72.97%。结论提高患者一级亲属对血液透析知识的认知水平是有必要的,不同年龄组的家属健康教育需求存在差异,宣教应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