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21.
目的 分析早产儿3周岁时体格生长及体成分情况,探讨早产儿与足月儿之间的差异,为指导早产儿临床营养支持以及促进早产儿生长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出生并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定期体检的早产儿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同期体检的3周岁足月儿作为对照组,通过测量儿童体格生长指标及体成分指标,分析该时期早产儿与足月儿在生长、人体成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 1)3周岁时,早产儿体重、身高较足月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3.26,P<0.05);2)早产儿与足月儿的消瘦、超重、肥胖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1,P>0.05);3)早产儿身体总水分、蛋白质、无机质以及去脂体重均较足月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2.15、-2.33、-2.79,P<0.05),而体脂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早产儿组BMI低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3);而两组之间脂肪质量指数、体脂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比较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干预期和稳定干预期对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泌乳量的不同影响,以期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2015年8月-2016年1月质量改进干预期组(quality improvement group,QI组) 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母婴分室的早产儿母亲的泌乳和亲母母乳喂养情况以及2016年2月—2016年7月质量改进稳定干预期组(stable quality improvement group,SQI组)的资料。对两组母亲的每日泌乳情况(挤奶次数、挤奶量、挤奶量达到350 ml/d的时间、7 d内挤奶量≥350 ml/d的人数)和亲母母乳喂养情况(亲母母乳喂养率、亲母母乳喂养量)进行比较。结果 对两组患儿母亲每日挤奶次数及挤奶量、亲母母乳喂养率和亲母母乳喂养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QI组较QI组母亲每日挤奶次数及挤奶量、亲母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量均明显增加(P<0.05);SQI组患儿母亲挤奶量达到350 ml/d的时间较QI组明显减少(P<0.05);SQI组患儿母亲7 d内挤奶量≥350 ml/d的人数较QI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的稳定实施可提高NICU中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泌乳量,改善母婴分室的早产儿亲母母乳喂养情况。  相似文献   
23.
刘怡雯  王星云  徐艳  余章斌  王军 《江苏医药》2021,47(1):1-5,封2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模型大鼠肺组织炎性调控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诱导蛋白1(MCPIP1)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12只新生SD大鼠随机均分为BPD组和对照组(CTL组),连续7d分别暴露于高氧(氧浓度≥80%)和常氧(氧浓度21%)环境.收取肺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  相似文献   
24.
25.
多肽是一种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具有其独特生物学活性的化合物,依据其来源不同分为内源性多肽和外源性多肽。内源性多肽含量丰富、产生形式多样,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近期发现非编码基因同样可以编码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从lncRNA、rRNA、microRNA等寻找新的具有编码功能的开放阅读框成为新近研究的热点。内源性多肽作用方式多样,不仅可以分泌后通过与受体结合发挥类似激素的作用,也可以产生后在胞内发挥功能。随着多肽作为药物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内源性多肽无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内源多肽的产生和作用方式,重点综述新的研究发现和研究进展,旨在为内源性多肽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系统评价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早产儿失败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起至2019年4月1日。纳入CPAP治疗早产儿失败的原因分析及CPAP治疗失败后对早产儿结局影响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的文献。采用NOS量表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对CPAP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及CPAP治疗失败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选取两个率的比值比(OR)及其95%CI表示,计量资料选取标准均数差(SMD)及95%CI表示。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13 075例早产儿。治疗失败危险因素:胎龄、出生体重、产前激素、多胎、男性、CPAP初始PEEP、初始FiO2、重度RDS的OR/SMD及95%CI分别为:-0.83(-1.10~-0.55)、-0.97(-1.39~-0.55)、0.83(0.76~0.90)、0.88(0.79~0.98)、1.29(1.19~1.40)、0.96(0.54~1.38)、7.6(3.93~11.26)、5.94(3.55~9.94),P均<0.05;母并发症、剖宫产、胎膜早破、1 min Apgar、5 min Apgar评分对CPAP治疗失败没有影响,P均>0.05。结局指标中:CPAP治疗失败对早产儿病死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气胸、重度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颅内出血(IVH)发生率的OR(95%CI)分别为5.07(3.66~7.01)、3.99(3.50~4.55)、11.32(1.74~73.69)、2.25(1.54~3.27)、2.42(1.78~3.29)、3.64(2.58~5.15),P均<0.05。结论低胎龄、低出生体重、多胎、男性、高CPAP初始PEEP及FiO2、RDS是CPAP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产前激素是CPAP失败保护因素。CPAP治疗失败会造成早产儿病死率、BPD、气胸、ROP、NEC、IVH发生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27.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是一种以黏膜水肿、上皮缺血性坏死和隐窝结构破坏为特征的肠道急性炎症。肠道隐窝干细胞来源的肠道类器官三维培养系统为体外研究NEC提供了可信的研究模型。了解NEC中肠道干细胞生存微环境的变化, 以及肠道隐窝中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阐明其病情进展的关键。另一方面, 肠道类器官还可直接应用于治疗NEC及体外筛选NEC的特效药物或营养成分。该文就肠道类器官及其在NE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