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2篇
中国医学   33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缬沙坦80 mg,早餐后口服,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葵胶囊口服治疗,5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 w。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 w检测患者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并对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改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0%,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 Pro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24 h Pro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UAER)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血清钾(K)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有1例发生肠胃反应,但是症状比较轻,并没有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有3例发生口干、1例出现轻微的头痛、2例发生肠胃反应,但也没有中断后续治疗。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对肾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系统评价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纳入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0年10月,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RCTs,1 0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相对于醋酸钙或碳酸钙单用,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RR=1.32,95% CI=(1.22,1.42),P<0.01]、降低血磷水平[MD=-0.35,95% CI=(-0.44,-0.27),P<0.01]、血钙水平[MD=-0.17,95% CI=(-0.23,-0.11),P<0.01]和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水平[MD=-50.44,95% CI=(-69.71,-31.16),P<0.01],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RR=0.96,95% CI=(0.62,1.50),P=0.87];(2)相对于碳酸镧单用,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6,95% CI=(1.09,1.45),P<0.01],降低血磷水平[MD=-0.24,95% CI=(-0.31,-0.17),P<0.01]、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水平[MD=-30.09,95% CI=(-52.76,-7.43),P<0.01],未增加血钙水平[MD=0.09,95% CI=(-0.04,0.23),P=0.18]和不良反应发生率[RR=1.03,95% CI=(0.46,2.33),P=0.94]。结论 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优于醋酸钙或碳酸钙单用和碳酸镧单用,且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缺血大鼠血管生成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组各10只。模型对照组以及针刺组给予Bannister's颈动脉引流法以建立大鼠脑缺血的动物模型。针刺组造模7 d后,在大鼠保持清醒的状况下,固定于自制鼠架上,予以百会穴平刺2 mm,捻转1 min增强针感,留针20 min;水沟穴点刺1 mm,捻转1 min增强针感,不留针;每日1次,每周6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其余两组不予以任何干预措施,至实验结束。比较各组大鼠情况、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海马脑细胞凋亡百分率、椎体细胞数、血管内生长因子表达水平、血管密度、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un N-ternuial kinase,p-JNK)以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1/2)蛋白表达比较。结果: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分数较低;与治疗后7 d比较,治疗后14 d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较低(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针刺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较高,锥体细胞存活数较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较低,锥体细胞存活数较高(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以及针刺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以及血管密度较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VEGF蛋白表达以及血管密度较高(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以及针刺组p-JNK、p-ERK1/2蛋白表达较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p-JNK蛋白表达较低,p-ERK1/2蛋白表达较高(P0.05)。结论:针刺能够上调脑缺血大鼠VEGF表达水平,下调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提高促进组织脑血管形成,调节p-JNK以及p-ERK1/2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脑损害程度,显著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修复,这可能是针刺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养阴益气合剂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泡上皮间质转化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养阴益气合剂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气管滴注博来霉素的方法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1 d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28 d。于给药第14天和28天分批处死大鼠,左肺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右肺用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I型胶原(ColI)、层黏连蛋白(LN)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α-SMA、Col I及LN mRNA表达均升高,E-cadherin表达下降(P0.05)。各治疗组α-SMA、Col I及LN mRNA出现不同程度下降,E-cadherin mRNA表达上调(P0.05)。第28天,与泼尼松组比较,养阴益气合剂高剂量组E-cadherin mRNA表达上调(P0.05),养阴益气高、中、低剂量组LN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养阴益气合剂能抑制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泡上皮间质转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α-SMA、Col I、LN mRNA表达、上调E-cadherin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初步验证贺氏火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毫针针刺组、贺氏火针组,各55例,均隔日1次,共治疗14次。主要评价指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累积效应(VAS1)和立即效应(VAS2)止痛效果,次要评价指标是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1评分在第3、7、14次治疗后明显降低(P 0.05),而VAS2评分在入组后即有明显降低(P 0.05);经过14次治疗,治疗组在SF-36量表中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4项评分方面明显提高(P 0.05)。结论贺氏火针能够有效改善CNLBP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8.
《陕西医学杂志》2017,(4):521-522
目的:探讨超声图像特征在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和产后子宫切除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为疑似胎盘植入并进行住院生产的患者52例,以手术或者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图像特征在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和产后子宫切除预测中的价值。结果: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植入准确率为88.46%,误诊率为11.54%。产前诊断:胎盘后方间隙部分或者全部消失灵敏度最高,但其特异度仅为16.67%,容易造成误诊;胎盘内广泛性腔隙、胎盘内局灶性或广泛性腔隙血流可见、胎盘附着处子宫浆膜层-膀胱交界处血流丰富、胎盘附着处子宫浆膜层-膀胱交界处界面毛糙特异度均较高;胎盘内局灶性腔隙灵敏度、特异度均较低。产后子宫切除预测:胎盘后方间隙部分或者全部消失灵敏度较高,但是特异度较低,胎盘附着处子宫浆膜层-膀胱交界处界面毛糙则特异度较高,但是灵敏度较低,所以预测意义不大;胎盘内广泛性腔隙、胎盘内局灶性或广泛性腔隙血流可见、胎盘附着处子宫浆膜层-膀胱交界处血流丰富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超声图像特征在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和产后子宫切除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的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各指标差异。方法:将经病例、穿刺细胞学及实验室确诊的70例HT患者划分为HT甲功能正常组(n=21)、HT甲亢组(n=25)及HT甲减组(n=24),并选取同期健康者25例为对照组,测量4组甲状腺大小、上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参数,观察实质回声、血流分布情况。结果:3组HT患者的甲状腺侧叶宽径、厚径及峡部厚径均大于照组,各组间的侧叶厚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甲亢组的侧叶长径明显大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甲亢组、HT甲功正常组的实质回声以弥漫性减低、局限性片状减低为主,HT甲减组以弥漫性减低伴纤维条索样强回声、结节样的回声改变为主;HT甲功正常组的实质血流以0、Ⅰ级为主,HT甲减组以Ⅰ、Ⅱ级血流信号为主,HT甲亢组的实质血流以Ⅱ、Ⅲ级为主。PSV、EDV值在各组间均有差异;HT甲亢组的血管内径明显大于其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I值低于其它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HT甲状腺功能的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水平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其他原因所致的72例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指标水平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各指标检测水平、PCOS不同分型各指标水平检测结果以及不同指标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患者T、LH及AMH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FSH、E_(2)、PRL、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LH及AMH水平在PCOS不同分型中的检测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FSH、E_(2)、PRL、P在PCOS不同分型中的检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MH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72%、90.28%、87.50%、89.71%、85.53%;性激素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88.89%、88.19%、88.73%、87.67%;AMH联合性激素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1%、98.61%、98.61%、98.61%、98.61%;AMH联合性激素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AMH及性激素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水平检测可有效诊断PCOS并鉴别其分型,诊断效能较高,可为临床确立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