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90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31.
目的探讨参芍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前体钠尿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8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病人给予阿托伐他汀等常规西医治疗和对症治疗;基于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参芍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血清Hcy、hs-CRP、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3.81±0.32)mmol/L与(4.89±0.53)mmol/L(1.82±0.59)mmol/L与(2.11±0.72)mmol/L、(1.53±0.13)mmol/L与(1.72±0.6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不明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5.42±0.14)mPa·s与(6.01±0.45)mPa·s、(1.56±0.05)mPa·s与(1.74±0.07)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Hcy、hs-CRP、NT-proBNP均显著下降,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14.89±3.01)μmol/L与(18.38±7.01)μmol/L、(3.57±1.22)mg/L与(4.43±1.52)mg/L、(140.01±79.02)pg/mL与(210.02±61.2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芍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降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TC、TG、Hcy、hs-CRP、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观察颞浅筋膜瓣预构颈部扩张皮瓣,修复大面积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应用颞浅筋膜瓣预构颈部扩张皮瓣,治疗10例大面积面部缺损患者。分离颞浅筋膜瓣,返折后固定于颈部预扩张皮瓣下方,并放置扩张器;经5~6个月的扩张获得足够的新生皮肤后,设计皮瓣,形成以颞浅筋膜为蒂的岛状皮瓣,将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缺损。结果 颞浅筋膜瓣预构颈部皮瓣后,可使扩张量达到400~800 m L,平均修复面积为129 cm2,大小8 cm×9.5 cm~14 cm×14 cm。扩张过程中未出现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本方法成功修复10例患者的面部缺损,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面部皮肤接近。结论 采用颞浅筋膜瓣预构颈部扩张皮瓣,可有效增加扩张皮肤血液供应,从而获取较大面积的扩张皮肤进行面部修复。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菌种构成及危险因素。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8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38例恶性肿瘤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菌种构成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老年(≥62岁)、一般状况评分差(PS评分2分)、晚期肿瘤、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采用放、化疗后及经过侵入性操作者。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标本白色念珠菌占第1位,其次是曲霉菌。结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各类危险因素,对高危患者施行真菌检测及随访,早期发现可疑病例,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切实降低恶性肿瘤肺部真菌感染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4.
丁海群  裴荣 《光明中医》2016,(24):3598-3599
目的观察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的6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三伏天穴位贴敷疗法与内服中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连续3年为一个疗程。结果痊愈28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明显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5.
肋骨骨折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胸部损伤,在胸部损伤患者中40%~60%存在肋骨骨折[1]。其中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在临床中较常见,且病情严重,易导致胸壁软化,引起胸壁浮动,从而造成反常呼吸,对患者呼吸及循环造成严重影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治疗非常重要。目前治疗方法有加压包扎、胸壁牵引、机械通气和肋骨内固[2]  相似文献   
136.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由纯鼻病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由于其反复出血不止,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后局部疼痛,呼吸不通,甚至出现出血性休克,给病人身心带来极大痛苦。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影响疾病的恢复。针对这些心理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提高护理水平、促使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7.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对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防治,手术部位感染是外科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是衡量外科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手术部位的感染不仅影响手术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如何有效处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各类感染因素,现将影响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8.
1995年以来应用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跟部组织缺损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19岁~47岁,左侧6例,右侧2例,车祸辗压伤7例,烧伤1例,急诊入院3例,感染创面5例,皮肤组织缺损最大面积为12 cm×8 cm,最小为6 cm×5 cm,均有不同程度骨质外露,其中5例伴有肌腱外露,2例伴有踝部骨折,5例有部分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渗出均较多.  相似文献   
139.
随着医学科技的空前发展,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和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医学的根本目的.医护工作者的道德状况如何.对医学目的能否实现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护理伦理教育对培养和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0.
患,男,35岁,因头部外伤后意识障碍3h,于2005年3月3日入院,3h前在山路上骑摩托车时自觉头晕,头痛难忍,随即摔倒昏迷,约30min后呈嗜睡状,自觉头痛,头晕,伴右侧肢体无力,体格检查:嗜睡状,左额颞部头皮肿胀,颈部抵抗阳性,右侧上下肢肌力3级,双侧Bubinski征阳性。头部CT检查显示左侧颞颅骨骨折(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