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 观察早期专项康复护理改善老年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各种疗效指标.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的老年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49例,病情平稳后,对他们进行专项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刺激咽部,训练屏气和唇、舌、颊部力量练习,吸吮锻炼等),观察和统计护理干预前后各种疗效指标(包括饮水试验分级、吞咽困难评分和ADL总分).结果 早期专项康复护理干预后,49例老年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饮水试验分级、吞咽困难评分和ADL总分等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均<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出血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各种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居家康复训练在脑瘫患儿中应用的研究进行范围审查,以全面了解其康复训练的优势与不足。方法 按照范围综述写作指南,在9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2021年8月31日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结果进行筛选、汇总和分析。结果 纳入30篇文献,对其发表时间、研究地点、研究类型、干预方法、干预时长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对患儿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建议未来开发更多个性化的康复项目,在治疗团队指导下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癫痫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特点,分析癫痫相关因素与ADHD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09-01-2016-02-01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科癫痫专业门诊的180例患儿为研究组,选择辽宁地区2所公立小学和1所公立初中的125例既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详细收集基本资料并完成相关问卷调查和心理量表评估。结果 癫痫儿童ADHD共患率为28.89%,而对照组ADHD的发生率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相关因素中:性别、癫痫发作次数、口服单一抗癫痫药对共患ADHD无影响,而与癫痫首发年龄、发作是否控制、脑电图是否恢复正常、联合口服多种抗癫痫药物存在明显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儿童的Conners行为评分普遍较高,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和冲动等问题较单纯癫痫患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患儿中,ADHD发生率较高,癫痫首发年龄、是否控制、脑电图是否恢复正常、联合口服多种抗癫痫药物与癫痫儿童共患ADHD密切相关。癫痫儿童共患ADHD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冲动方面表现较显著。  相似文献   
54.
目的:筛选外阴鳞状细胞癌差异表达基因,观察其在外阴鳞癌中的作用,探讨其在外阴鳞癌组织、细胞中的作用靶点。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miRNA-4712-5p。其表达在外阴鳞癌临床组织(VS组织)和外阴鳞癌细胞系A431(VS细胞)中通过qRT-PCR方法得到验证。构建过表达模拟物并转染A431细胞后,通过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判断miRNA-4712-5p在外阴鳞癌细胞中增殖、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并分析miRNA-4712-5p作用靶点PTEN,Western blot实验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PTEN表达水平。结果:miR-4712-5p在外阴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可促进外阴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生物信息学分析PTEN可能是miR-4712-5p的靶基因。qRT-PCR显示外阴鳞癌组织中PTEN表达显著低于邻近非癌组织。用所构建的miR-4712-5p过表达模拟物转染A431细胞后,PTEN蛋白显著降低。结论:miR-4712-5p在外阴鳞癌组织和细胞中显著增高,可通过降低PTEN蛋白的表达,促进外阴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55.
孟楠  周凤华  高敏行 《中国康复》2024,39(4):208-211
目的:观察基于肌力分级法构建个性化治疗模式对周围性面神经炎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2组均接受相同的对症治疗和物理疗法。对照组接受面操训练,观察组接受基于肌力分级法的个性化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4周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H-B分级量表)和Sunnybrook评分量表评估治疗效果。治疗4周后评价2组的治愈率,6个月随访时评价2组的联带运动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从第3周开始H-B分级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3周和第4周的H-B分级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5);2组均从第2周开始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3周和第4周的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26.7%,χ2=10.181,P=0.003);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的联带运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4%、17.8%,χ2=4.050,P=0.044)。结论:基于肌力分级法构建的个性化治疗模式可以精准描述面部肌肉损伤情况,制定精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联带运动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6.
针对传统下肢康复量表评估方法费时、费力且难以在外骨骼康复训练中使用的问题,本文基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提出了一种多模态协同信息融合的下肢步行能力定量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定量的协同指标融合电生理和运动学层面信息,显著提高康复评估过程的效率和信度。首先,采集受试者穿戴外骨骼步行训练的下肢肌电和运动学数据。然后,基于肌肉协同理论,使用协同量化算法构造肌电和运动学的协同指标特征。最后,融合电生理和运动学层面信息,建立模态特征融合模型,输出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构造的肌电、运动学协同特征与临床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9和0.825。融合后的协同特征在K近邻(KNN)模型中的结果得到了更高的相关系数(r=0.921,P <0.01)。该方法可以根据评估结果修改外骨骼机器人的康复训练模式,为实现“人在环中”的评估—训练同步模式奠定了基础,也为下肢远程康复训练和评估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