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72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7 毫秒
91.
尖锐湿疣(CA)又称为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皮肤粘膜良性增生物,是当前最常见的性病之一。现将2年中治疗病人资料汇总。就CA初发的355例患者情况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92.
UV-N-Ⅲ型光疗机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医疗仪器厂生产的UV-N-Ⅲ型光治疗机,对寻常性银屑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一、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患者均为门诊确诊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共有资料完整的病例1592例,其中男1048例,女544例,年龄7~73岁,病程14d至73年。(二)治疗方法:治疗时使用的UV-N-Ⅲ型光治疗机其光源为金属卤素灯,灯管输出功率为1800~2000W,照射距离为60~80cm。在照射之前,应询问患者有无光敏性皮肤病,青光眼病史,对无上述病征者,首次按50%~80%的最小红斑量(MED,大约30~60s)照射,根据照射后皮肤的红斑反应情况,酌情增加照射时间,一般每…  相似文献   
93.
皮肌炎、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6岁。因面部、躯干、上肢红斑伴肌无力3月来我院。患者于3月前不明原因面部出现红斑,日晒后加重,并逐渐扩大;双下肢无力,下蹲困难,后双上肢出现同样症状,近端肌肉疼痛。并发现颈部、双上肢、躯干暗紫红色斑,自觉轻疼,皮报成批发生,双手中指关节伸面皮肤破溃。曾给予不规则强的松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特殊。皮肤科情况:颜面见以眶周为中心的对称性、水肿性暗红色斑,颈、双上肢、腰背部多发略对称的紫色斑,蚕豆大小,互不融合,表面得少许鳞屑,周围见紫褐色色素沉着,中央皮肤略有萎缩,见W小…  相似文献   
94.
丙体六六六(gamma benzene hexachloride)是一种六六六的几何异构体,具强效杀疥作用。自Canon(1948)及Wooldridge(1948)开始用以治疗疥疮,至今已30多年。目前国外仍以丙体六六六作为抗疥的首选药物,1977年广州市何济公制药厂试制成质量标准符合英美药典规定的1%丙体六六六霜(疥得治),并于1979年开始在临床试用此药治疗疥疮。  相似文献   
95.
荧光麻风抗体吸收试验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对麻风病皆以临床症状、组织学和细菌学的检查进行诊断。因此,很难早期发现病人,也无法在潜伏期防止发病。1972年阿部首次把免疫荧光血清学诊断方法用于麻风检测,并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我们参照阿部的原法建立了切合国情的方法并对89例麻风病人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96.
本文报告1975~1977年在江苏太县溱湖医院发现组织样麻风瘤16例。其一般临床表现与瘤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相似,组织样损害分为四型;临床资料提示其为耐砜类药物菌株所致。8例中之6例经鼠足垫试验证实为耐氨苯砜菌株,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典型组织样麻风瘤4例,不典型12例;对部分病人进行了免疫学检查。作者认为麻风杆菌耐砜类药物突变株可能是产生组织样损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三乙醇胺乳膏治疗皮肤溃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单盲及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选取年龄为18~65岁皮肤溃疡的患者,按试验组和对照组2:1分配,总共120例。试验组使用三乙醇胺乳膏,对照组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观察溃疡愈合率、上皮形成率、肉芽生成率等指标,观察期为4周。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治疗4周时,试验组80例,完成76例;对照组40例,完成38例。痊愈率:试验组为71.05%,对照组为34.21%,P=0.0002;上皮形成率:试验组为66.25%,对照组为37.5%,P=0.0035;肉芽生成率:试验组为85%,对照组为50%,P=0.0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三乙醇胺乳膏在溃疡愈合率、上皮形成率、肉芽生成率等方面优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的对照组,是治疗皮肤溃疡一种较好的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BPDC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以及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0 ~70岁;2例表现为淋巴结肿大,2例示多发性皮肤斑块或结节.活检组织形态学显示,淋巴结及真皮和皮下由弥漫浸润的小~中等大小幼稚肿瘤细胞浸润,细胞质稀少,核形不规则,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4、CD56、CD123、TCL-1和S-100(+).结论 BPDCN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多数病例发生于老年患者,常见皮肤累及;少量病例也可发生于年轻患者或无皮肤受累者.即使给予高强度化疗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预后仍很差.  相似文献   
99.
毛霉病是一种致死性真菌感染,是由毛霉目中的致病真菌感染所致,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肺、胃肠道、皮肤、眼眶和鼻窦等部位。毛霉病易侵犯血管,引起血栓和周围组织坏死,一旦发生,常危及生命…。皮肤毛霉病比较罕见。2004年12月至2009年9月,我科收治皮肤毛霉病患者4例,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其中3例患者好转出院,1例患者因其他原因自动出院,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4年12月至2009年9月,我科收治皮肤毛霉病患者4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20,45,49岁,病程7个月-14年。其中2例有明确外伤史,另外2例病因不明。临床特点:2例患者累及颜面部皮肤,导致上腭部穿通性溃疡、缺失、上唇部分缺失。另外2例患者分别累及右上肢和右臀部皮肤。本组病例局部皮损均可见暗红色浸润性斑块、破溃、溃疡、坏死、黑痂、脓胜分泌物。组织病理及真菌培养均示真菌感染,毛霉生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尿肌酐值的差异及相关性,探讨酶法测定肌酐值用于职业接触汞的生物限值的报告。方法将123名受检者尿液分为两组,分别用0.9%的生理盐水作1∶10及1∶20稀释,用肌氨酸氧化酶法和碱性苦味酸速率法测定两组尿肌酐值,分析两法测定尿肌酐值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1∶10稀释组尿液肌酐均值苦味酸法低于酶法(P<0.01),相关系数r=0.9955,回归方程Y苦味酸法=0.5726X酶法+392;1∶20稀释组尿液肌酐均值苦味酸法低于酶法(P<0.01),相关系数r=0.9977,回归方程Y苦味酸法=0.5723X酶法+602。结论两种方法测定的尿液肌酐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酶法测定的尿肌酐值计算成苦味酸法测定的尿肌酐值用于职业接触汞的生物限值的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