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s)指一类调节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粘附、相互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AMs的主要功能是细胞间紧密生物信息通讯,在组织胚胎发育与分化和维持正常组织结构、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促进凝血和与创伤愈合以及在肿瘤扩散与转移等生理和病理方面,发挥重要生物学功能[1].AMs从存在形式上分为细胞粘附分子和可溶性粘附分子,现将细胞粘附分子和可溶性粘附分子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L型鼻贴在长期留置鼻肠管患者鼻部皮肤保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普外科长期留置鼻肠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交替使用圆角鼻贴及L型鼻贴固定鼻肠管,对照组使用圆角鼻贴固定鼻肠管,两组均每5天更换鼻贴1次。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无鼻肠管脱出发生,鼻肠管移位率分别为4.00%、8.00%,鼻肠管移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部皮肤刺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L型鼻贴可有效减少皮肤刺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神经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实验分4组:对照组、A/R组、EGCG预处理组(EGCG+A/R组)、EGCG+LY294002+A/R组。检测细胞存活率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Ca~(2+)]i;Western blot法检测总-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组中细胞存活率降低;LDH、[Ca~(2+)]i与细胞凋亡增加。与A/R组相比,EGCG预处理显著降低LDH、[Ca~(2+)]i与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表明EGCG可对抗神经细胞A/R损伤。进一步结果显示EGCG预处理后,显著增加神经细胞中p-Akt蛋白表达。然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阻断剂LY294002显著抑制EGCG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与p-Akt蛋白上调。结论 EGCG对A/R介导的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循证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西医护理,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循证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乏力、失眠、疼痛和肠胃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功能、躯体疼痛、精神状况、社会关系以及总体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而且明显低于同期常规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给予中西结合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5.
衡量护理管理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病人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1].中小医院受编制所限,常常多专科共处一区,管理上难度加大.病区护士长在化解矛盾及妥善处理此类投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4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拍背按摩、健康宣教等),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在常规护理中辅以心理疏导、拍背按摩、健康宣教等优质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咯血后心理应激水平,提高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不同分化程度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42例,收集所有患者病理学及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分析造影结果的显像特征,按分化程度分为三组,对比各组间超声造影不同时相回声强度、病理增强模式及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结果] 142例肝癌患者共171个病灶,按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肝癌23例(16.20%),中分化肝癌61例(42.96%),高分化肝癌58例(40.84%);随着分化程度降低,动脉期呈高增强,延迟期呈低增强,快进快出呈增多趋势;不同分化程度组间在始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达峰时间、增强时间、始消时间及廓清时间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分化程度肝癌患者在造影各时相回声强度、病理增强模式及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不同,超声造影检查可协助评估肝癌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88.
颈髓损伤病人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变化,部分病人表现为体温不升,尤其是颈髓损伤病人急性期,如治疗护理不当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我科2007年始尝试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加强对颈髓损伤病人的体温不升的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陈松  张萍 《护理研究》2005,19(22):2043-2044
目前国内外均有“国际护士资格认证““专科护士资格认定“的报道,许多发达国家都借鉴美国高级执业护士的人才培养模式,2001年底,经北京树才教育培训中心的引进,美国海外护士资格认证考试(CGFNS)在中国“登陆“,也为国内护士的在职培训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我院自2003年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采用“资格认证“制,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暂时性腹腔关闭(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TAC)与常规关腹技术在严重腹腔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7月15例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关闭系统(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行暂时性关腹,7例常规关腹。比较2组术后腹内压变化、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常规关腹组术后72 h内腹内压逐渐升高,术后6~72 h各监测的时间点均高于暂时性关腹组(P0.01)。暂时性关腹组术后腹内压变化相对平稳(波动在7.7~18.1 mm Hg之间),创面愈合早[(11.3±1.8)d vs.(19.4±6.7)d,t=-3.142,P=0.005],切口感染少[12.5%(1/8)vs.100%(6/6),P=0.005]。结论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在治疗严重腹腔感染中能有效地预防腹内压升高,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