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283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01.
HLA-DR位点的基因芯片分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HLA-DR位点的基因分型方法,为HLA-DR的基因分型提供一个较新的思路。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HLA不同基因亚型的独特序列设计探讨,制成分型芯片;待检测样品经PCR反应标记上荧光之后,与芯片进行杂交,根据杂交产生的荧光信号值分析确定样品DR位点的基因亚型,将这一方法应用于70份标准DNA和200份医院移植供受者的HLA-DR基因分型并将部分样品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检测结果表明HLA-DR基因分型芯片可准确分辨出DR位点等位基因30大类,耗时3h 。结论:基因芯片用HLA-DR的基因分型,分辨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对比常规的PCR-SSP和PCR-SSO方法,HLA-DR基因芯片方法更为直观,并具有集成化优势。可以在一张芯片上同时检测HLAⅠ类的A、B位点,并实现一张芯片多人份,适合于临床应用和骨髓库,脐血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探讨树突状细胞(DC)分泌的外体(Dex)在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中的作用,体外研究采用供体Dex降低同种异体移植排斥的可能性。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培养未成熟DC(imDC),用TGF-β1联合IL-10诱导调节性DC,LPS诱导DC成熟。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观察TGF-β1和IL-10对DC表型、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超速离心和超滤的方法提纯Dex;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mDC分泌的Dex(imDex)与调节性DC分泌的Dex(rDex)表达的相关分子;通过CCK-8法分析异源iDex和mDex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的生物学功能,并比较rDex与iDex诱导免疫耐受的能力。结果显示,TGF-β1和IL-10可下调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CD80、CD83、CD86的表达,并诱导调节性DC分泌更多的rDex;异源的mDC分泌的Dex(mDex)在mDC存在时增强MLR,而异源的imDex在imDC存在时一定程度上抑制MLR,rDex诱导的抑制T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强于iDex;rDex表达更多的FasL,提示TGF-β1和IL-10诱导的调节性DC分泌的rDex在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应用于同种异体移植抗免疫排斥。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不同细胞KEL基因转录本的差异.方法 分别抽取K阴性、K阳性、K0的DNA、红系细胞RNA和总RNA,应用逆转录PCR、巢式PCR分别扩增、测序及克隆测序分析KEL基因第1~19外显子以及第2~8外显子.同时,4种单抗标记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白细胞上的Kel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红系RNA均为忠实于基因组序列的正常KEL转录本,而K0产生4种不同的转录本.但总RNA作模板时,可以发现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转录本,以正常、缺失第3外显子、第7外显子之前插入16 bp内含子的转录本为最常见,这些异常拼接也见于K0的红系RNA;总RNA第1~19外显子扩增片段虽然电泳条带只有一条,但测序显示为多种序列的混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证实K0红细胞上无Kell抗原的表达,其余个体的红细胞均有Kell抗原的强表达,但其白细胞上有不同程度Kell抗原的弱表达或无表达.结论 KEL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存在不同的转录本,可能导致Kell抗原在红、白细胞上有表达或无或弱表达.证实了KEL基因的表达转录研究中红系mRNA比总RNA更可靠.  相似文献   
104.
慢性病毒性肝炎与宿主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炎病毒感染后可呈现不同的转归,这种情况除与病毒的毒力有关外,与宿主对病原体感染的敏感性(即与宿主的遗传多态性)有一定的关联。本文就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转归与人类白细胞抗原、肿瘤坏死因子-α、甘露糖结合蛋白、血色素沉着蛋白、Vit 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5.
六亚甲基二乙酰胺体外诱导HL-60 细胞分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MBA)体外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HL-60细胞与HMBA体外培养3d;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分化抗原CD11b、CD14及细胞内Cyclin D、Cyclin E、p27抗原;半定量PT-PCR分析c-myc、Rb基因 mRNA的表达。结果HL-60细胞经HMBA处理后显示CD11b表达显著增高;胞内抗原Cyclin E表达显著下降,Cyclin D、p27表达显著增高,并呈剂量依赖关系;RT-PCR反应显示c-myc mRNA表达显著下调,Rb mRNA表达显著增高。结论HMBA能体外诱导HL-60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 E、上调p27;同时使得增殖分化相关基因c-myc mRNA表达下调、Rb mRNA表达上调而使细胞阻滞于G1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MBA)体外对K562细胞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和促进分化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HMBA对于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HMBA对于K56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Annexin V/PI染色方法检测HM—BA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通过瑞氏染色、联苯胺染色和FCM检测分化抗原研究K562细胞分化情况。结果:HMBA可以抑制K562细胞增殖,1、2、3和4mmol/L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1.97%、36.05%、41.56%和47.59%;HMBA可以阻滞K562细胞周期,主要表现为G0/G1期的阻滞;HMBA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不明显,4mmol/L的HMBA对K562细胞诱导凋亡率〈5%;HMBA处理后,瑞氏染色显示K562细胞有一定程度的成熟表现,联苯胺染色基本为阴性;K562细胞膜表面CD11b、CD14、CD68和胞质内溶茵酶抗原的表达在HMBA处理前后均为阴性。结论:HM—BA可以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提示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HMBA对K562的作用机制和阻滞细胞周期有关,诱导凋亡不是主要作用机制;HMBA有促进K562细胞分化的迹象,但分化方向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IFN -α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血清TGFβ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HA、LN和PCⅢ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GFβ1、HA、LN和PCⅢ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在治疗后TGFβ1、HA、LN和PCⅢ都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P <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统计学无意义 (P >0 .0 5 )。且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IFN -α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cr/abl m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构建一个含M1RNA、具有特异性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细胞融合基因bcr/ablmRNA的真核表达载体,以用于CML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法:以pTK117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合成一个带有导引序列(GS)的M1RNA,再将PCR产物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NAV-1上,得到重组质粒pAVGS4,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以碱裂解法小量抽提,酶切电泳鉴定,并测序鉴定。结果:以EcoRI和SalI酶切、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在500和6500bp附近各有一条明亮的条带。应用PCR方法测序的结果与模板序列一致。结论:构建的pNAV-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与目标序列一致,含有核酶、具有抗bcr/abl mRNA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预期可用于CML细胞株和原代细胞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9.
血液信息系统网络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起,卫生部陆续颁布的"一法两规"(<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提出了血站必须运用计算机管理采供血和相关服务过程,以保障血液的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0.
血液保存液枸橼酸钠室内质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在血液保存液中应用广泛,但用于临床之前需经过严格地质量检测.笔者从1997年起运用室内质控方法,对枸橼酸钠的检测采取了批、次室内自我质量控制,对保证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