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近年来国外对产毒型大肠杆菌(简称ETEC)引起腹泻的报道日益增多。ETEC有三类菌株,分别为LT株,ST株和同时产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的LT/ST株。国内尚未见该类菌株引起新生儿室腹泻暴发的报道。我院新生儿科1983年10月~1984年1月发生了一次产耐热肠毒素(ST)大肠菌腹泻流行,现报告于后以引起同道们重视。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通过制作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探讨自由基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别嘌呤醇的保护作用。 方法 利用新生1日龄SD大鼠32只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AO)制作脑白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n=8)、BCAO组(BCAO, n=12)及别嘌呤醇干预组(ALLO, n=12)。BCAO后48h检测脑白质XO、iNOS、Na+K+-ATP酶、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及&#8226;OH活力、UA及MDA含量。结果 MDA含量(nmol/mgprot):BCAO组(2.56±0.78)较Sham组(1.36±0.23)明显升高(P<0.01),而ALLO组(1.59±0.19)较BCAO组明显降低(P<0.01)。UA含量(mg/gprot):BCAO组(13.57±0.72)及ALLO组(12.34±0.21)均较Sham组(11.42±0.56)明显升高(P<0.01),而ALLO组较BCAO组明显降低(P<0.01);&#8226;OH活力(U/mgprot):与Sham组(156.0±8.07)比较, BCAO组(206.6±21.27)明显升高(P<0.01) ,而ALLO组(191.7±13.04)较BCAO组显著降低(P<0.05)。;XO及iNOS活力:BCAO组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1),而ALLO组较BCAO组明显降低(P<0.05);Na+-K+-ATP酶活力(μmolpi/mgprot/h):与Sham组(3.04±0.26)比较, BCAO组(2.30±0.37)及ALLO组(2.11±0.26)均明显降低(P<0.01),而ALLO组与BCAO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GST活力(U/mgprot):与Sham组(56.75±4.22)比较, BCAO组(37.60±8.32)明显降低(P<0.01),而ALLO组(43.39±4.44)比BCAO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自由基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中可能发挥了核心作用。别嘌呤醇对缺血引起的早产大鼠脑白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3.
早产儿呼吸衰竭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本研究对我院新生儿科2003年1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70例呼吸衰竭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引起早产儿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机械通气所引起的主要并发症以及呼吸管理过程中的体会。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男46例,女24例。胎龄≤30周16例,~32周18例,~35周22例,~37周14例,最小28周。出生体重≤1000g3例,~1500g24例,~2500g32例,>2500g11例,最低体重815g。58例在机械通气前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均示PaO2≤6·67kPa(50mmHg),其中48例PaCO2≥6·67kPa(最高达13kPa),…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别嘌呤醇(ALL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取170只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常温对照组(CN,n=34)、常温缺氧缺血组(IN,n=34)、亚低温治疗组(IH,n=34)、常温ALLO治疗组(INA,n=34)、亚低温ALLO联合治疗组(IHA,n=34)。对照组为假手术动物。INA组、IHA组于HI后即刻、24和48h分别腹腔注射ALLO,每次135mg/kg;其余各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HI后42h脑组织含水量(WC)、72h缺血侧脑组织凋亡细胞数、14d缺血侧海马神经元死亡率(HDNP)及30d学习记忆能力。结果缺血侧WC:与CN组(82.2±3.2)%相比,IN组(91.9±3.5)%明显增加(P<0.01),3个治疗组均明显改善;IHA组(84.9±3.3)%与IH组(88.1±2.2%)及INA组(88.1±2.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缺血侧皮质、海马脑神经细胞凋亡数:IH组及INA组与IN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IHA组与IH组及INA相比明显减少(P<0.05)。14d HDNP:与IN组(91.8±20.3)比较,各干预组均明显降低(P<0.01);IHA组(31.7±10.2)与IH组(46.6±9.2)比较明显降低(P<0.05)。学习记忆能力:学会次数,与IN组(125.2±45.1)比较,各干预组均明显减少;IHA组(38.5±1.6)与IH组(44.9±6.2)及INA组(44.5±5.0)比较明显减少(P<0.05)。记忆保存百分率:与IN组(63.2±7.4)%比较,各干预组均明显提高;IHA组(73.3±2.8)%与IH组(68.2±2.5)%及INA组(68.1±3.9)%比较明显提高(P<0.05)。远期神经行为能力的降低与海马神经元凋亡数呈明显相关。结论HI后实施亚低温或腹腔注射ALLO均可不同程度地减轻HIBD,两者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5.
单绒毛膜双胎通常被认为是同卵双胎,理论上两个胎儿的基因100%相同。在单绒毛膜双胎中发生染色体核型不一致的情况非常少见。本文报道1例21三体不一致的同卵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因早产临产于妊娠36周行剖宫产术分娩两女婴。产后发现新生儿1存在典型的21三体表型,新生儿2表型未见明显异常。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两...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围产期窒息缺氧对早产儿脑干听觉功能的影响,分析能够早期反映脑干听觉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以及最大长度序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maximum length sequence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MLS BAEP)是否较常规法对脑干听觉功能异常的检出具有优越性. 方法窒息早产儿组:胎龄29~33<'+6>"周有围产期窒息缺氧病史的早产儿51例.对照组:正常早产儿47例,正常足月儿38例.MLS BAEP检测时间分别为生后3~7 d、纠正胎龄37~42周、3个月.常规法声刺激速率为21次/s,MLS声刺激速率为91、227和455次/s,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Ⅰ、Ⅲ、Ⅴ波潜伏期和振幅,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期的差异. 结果生后3~7 d,窒息早产儿较正常早产儿Ⅲ波、Ⅴ波潜伏期,Ⅰ-Ⅲ、Ⅲ-Ⅴ和Ⅰ-Ⅴ峰问期延长,Ⅴ波振幅降低(P<0.05).声刺激速率为455次/s时,窒息早产儿组Ⅲ波潜伏期为(6.64±0.58)ms,V波潜伏期为(10.57±0.93)ms Ⅰ-Ⅲ峰间期为(3.69±0.55)ms,Ⅲ-Ⅴ峰间期为(3.93±0.53)ms,Ⅰ-Ⅴ峰间期为(7.60±0.73)ms,明显低于正常早产儿.纠正胎龄足月时窒息早产儿组Ⅰ-Ⅲ峰间期已恢复正常,但Ⅴ波潜伏期、Ⅲ-Ⅴ和Ⅰ-Ⅴ峰间期仍相对延长且Ⅴ波振幅减低(P<0.01).在纠正年龄3个月时窒息早产儿组常规BAEP与足月儿组的差异已不明显,仅在较高声刺激速率时仍有部分参数异常. 结论围产期窒息缺氧可以对早产儿BAEP造成影响,但随早产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恢复.脑干听觉通路的近中枢部位对缺氧损伤易感,波形变化出现早,恢复慢.Ⅴ波潜伏期和振幅、Ⅲ-Ⅴ和Ⅰ-Ⅴ峰间期可作为判断早产儿缺氧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MLS BAEP通过提高声刺激速率,可以提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双胎早产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双胎早产儿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并与同期单胎早产儿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发生率双胞胎明显高于单胞胎(P〈0.01);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先天畸形及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发生率双胞胎明显高于单胎早产儿(P〈0.01)。结论:双胎妊娠易发生早产;双胎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先天畸形及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发生率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8.
别嘌呤醇对未成熟鼠脑白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 Y  Shao XM  Wang Y  Zhu LW  Yang Y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3):182-186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对未成熟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1日龄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28)、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AO)组(n=28)及别嘌呤醇干预组(ALLO)(n=28),BCAO制作脑白质损伤模型。观察BCAO后7d(P7,每组各6只)和14d(P14,每组8只)脑组织病理改变及MBP免疫组化变化;RT-PCR荧光定量法检测P7(每组6只)和P14(每组8只)脑组织MBP-mRNA的表达。结果BCAO组白质改变明显,ALLO组较之明显减轻;P14平均脑室大小指数,ALLO组较(2.44±0.71)%BCAO组(3.27±0.73)%明显减小(P<0.05)。P14MBP阳性染色光密度值,BCAO组(6.60±0.68)较Sham组(9.40±0.53)明显降低(P<0.01),而ALLO组(7.10±0.18)较BCAO组明显升高(P<0.05);P7、P14MBP-mRNA拷贝数(log10),BCAO组和ALLO组均明显低于Sham组(P<0.01),而ALLO组则较BCAO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利用1日龄大鼠行BCAO可较好地制作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模型。别嘌呤醇对缺血引起的未成熟大鼠脑白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新生儿院内转运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上海市某医院院内转运的4 200例新生儿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新生儿院内转运低体温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共2 368例(56.4%)新生儿发生院内转运低体温。与院内转运低体温相关的新生儿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出生后抚触、戴帽、擦拭、早期母乳喂养、暖箱转运、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窒息、洗浴时间;母亲因素包括妊娠高血压、分娩时间、分娩类型及是否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模型验证集区分度(C统计量为0.930)和校准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卡方值为6.542)良好。结论 :新生儿院内转运后低体温发生率较高,本研究建立的新生儿院内转运低体温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区分度,可用于临床早期发现高风险新生儿。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