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乐源胶囊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黄芪甲甙为指标对以黄芪等为主要组成的乐源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了多因素研究,优选了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达比加群酯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77例非瓣膜性房颤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给达比加群酯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栓;对照组38例,给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栓。随访1年,观察两组出血事件及动脉栓塞事件。结果:随访期间观察组发生出血事件2例,发生率5.1%,对照组发生出血事件3例,发生率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动脉栓塞事件0例,发生率0%,对照组发生3例,发生率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达比加群酯抗栓治疗,比联合华法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微生物分析仪和细菌鉴定试剂盒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及结果判定,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3年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中共分离出2 65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803株占67.9%,革兰阳性球菌547株占20.6%,真菌305株占11.5%;感染率最高的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597株占22.5%、肺炎克雷伯菌542占20.4%、大肠埃希菌345株占13.0%、金黄色葡萄球菌278株占10.5%、白色假丝酵母菌207株占7.8%;常见的病原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加强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监测与控制,严防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播散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安乐片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Phenomen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0nm;进样量10μL;柱温25℃。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样量在0.05475~0.438μg范围内,其峰面积值与进样量(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RSD为1.3%(n=6)。结论:该测定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安乐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法替尼在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70岁以上的ⅢB~Ⅳ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46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22例),观察组给予阿法替尼40 mg/d;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250 mg/d;以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作为两组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两组均一直服药至疾病进展,无因严重不良反应停药病例,无失访;随访8~24个月,观察组、对照组中位PFS分别为12.6、10.3个月,中位OS分别为17.8、16.3个月,两组PFS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吉非替尼方案相比,阿法替尼方案对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PFS具有明显优势,近期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干扰素诱导基因20 kDa蛋白(ISG20)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BV感染所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67例、肝硬化患者(LC组)58例、肝癌患者(HCC组)54例和同期体检47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ISG20蛋白水平。比较不同组患者血清ISG20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ISG20水平与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凝血酶原、甲胎蛋白(AFP)、HBV DNA的相关性。 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ISG20水平为9.4(0.82~25.72)ng/ml,显著低于CHB组[18.6(1.87~56.32)ng/ml,Z =-1.567、P = 0.034]和HCC组[28.2(3.09~81.42)ng/ml,Z = -1.854、P = 0.021]。HCC组患者血清ISG20水平显著高于CHB组(Z =-1.431、P = 0.041)和LC组[12.9(2.81~77.54)ng/ml,Z =-1.987、P = 0.029)。HCC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血清ISG2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6.976、P = 0.031)。HCC组患者血清ISG20水平与AST(r = 0.323、P < 0.001)、ALT(r = 0.248、P = 0.036)、TBil(r = 0.221、P = 0.031)、DBil(r = 0.215、P = 0.043)、AFP(r = 0.176、P = 0.044)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 =-0.239、P = 0.019)。 结论HBV感染者,尤其是HBV感染所致HCC患者,血清ISG20水平升高。血清ISG20水平与HBV感染疾病进展和临床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因逐年增加的医疗保健费用,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SUMED)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变得十分常见,如果将其很好地再处理(保证器械功能完好和安全性)是可以重复使用的,然而,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涉及法律、经济、伦理、医疗安全等问题,尚存在很大的争议,尽管许多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是安全的,未出现不良事件或是对患者健康带来损害,本研究回顾再处理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器械的历史发展过程,调查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现状,从医院感染和伦理学角度来探讨一次性器械重复使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决定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之前需要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因逐年增加的医疗保健费用,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SUMED)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变得十分常见,如果将其很好地再处理(保证器械功能完好和安全性)是可以重复使用的,然而,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涉及法律、经济、伦理、医疗安全等问题,尚存在很大的争议,尽管许多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是安全的,未出现不良事件或是对患者健康带来损害,本研究回顾再处理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器械的历史发展过程,调查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现状,从医院感染和伦理学角度来探讨一次性器械重复使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决定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之前需要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RR间期与持续性心房颤动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42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心房颤动发生时绝对不齐心室率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关系,同时评估RR1/RR2为0.91~1.10。单次心搏与多心动周期平均值测量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与RR1和RR1/RR2均呈正相关(P<0.05);其中心率标准差≥30次/min, SV与RR1/RR2相关性更强(P<0.05);以病人全部心动周期测量LVEF和SV平均值作为标准,每例病人RR1/RR2为0.91~1.10单次心搏测量获得LVEF和SV与标准测量方法具有良好相关性(r值分别为0.88,0.92,P均<0.01)。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RR1/RR2=0.91~1.10单次心搏和全部心动周期测量LVEF和SV平均值差值均位于95%置信区间(CI)范围内,具有良好测量一致性。结论:持续性心房颤动左室收缩功能与心率水平和规整程度有关;RR1/RR2为0.91~1.10单次心搏可用于评估病人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作为新炎症标志物在青少年肥胖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招募120例年龄在12~17岁之间的青少年入组,肥胖青少年60例为试验组,健康青少年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瘦素、脂联素,suPAR,IL-6和纤维蛋白原。结果试验组青少年的suPAR,瘦素、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4.31912.398,P<0.05); 试验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664,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uPAR区分肥胖青少年与对照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显著大于脂联素及IL-6(Z=2.655,2.030,P<0.05),小于瘦素(Z=2.012,P<0.05)。血清suPAR区分肥胖青少年与对照组的最佳临界值为4.53 μg/ml,对应的敏感度为67%,特异度为90%。结论 青少年肥胖患者血清suPAR显著升高,其可能成为肥胖相关的全身亚临床炎症反应及免疫激活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