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及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分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A组)和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组(B组)。记录患者麻醉开始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扩张宫颈时(T2)、手术结束时(T3)和术毕清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患者T1、T2、T3、T4时MAP显著升高(F=19.121~32.681,P<0.05);B组患者T1、T2时SpO2、HR显著升高(F=6.868~18.551,P<0.05);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降低(W=1 453.000,t=6.059、3.321,P<0.05);B组患者呼吸抑制、体动反应、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构成比及呼吸抑制程度显著降低(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老年患者脑脊液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胆碱酯酶(ChE)浓度,探讨其与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行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83例。全部患者实施全膝或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蛛网膜下腔穿刺完毕之后,提取脑脊液2 mL。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脑脊液ChAT、Ch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脑脊液ChAT、ChE的活性。手术后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评定POD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72 h内183例患者,未发生POD 157例(非POD组),发生POD 26例(POD组),发生率为14.21%。与非POD组相比,POD组术前脑脊液ChE浓度[(31.99±2.78)vs(40.89±4.19) ng/mL,t=13.915,P<0.01]明显降低,ChAT[(1.26±0.12)vs(0.86±0.15) ng/mL,t=12.920,P<0.01]、TNF-α [(17.19±1.32)vs(12.29±1.64) pg/m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最佳剂量与安全性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9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镇痛泵参数设置:A组bolus剂量10μg,B组bolus剂量15μg,C组bolus剂量20μg,3组锁定时间均为2.5 min。用VAS来评估产妇疼痛情况,胎儿娩出时抽取脐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结果 C组较A组、B组镇痛效果显著增强(P<0.05),C组镇痛后平均动脉压处在较理想的水平,心率更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3组镇痛前后宫缩强度和胎心率都未发生明显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脐静脉血气分析值都在正常水平。3组母婴均未发现有明显的呼吸抑制。结论 bolus剂量20μg,锁定时间为2.5 min的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是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对产妇、胎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艾司氯胺酮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与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青岛市中医医院就诊的行剖宫产产妇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两组均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术中给予利多卡因进行麻醉,研究组术中给予艾司氯胺酮+利多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感觉麻醉情况、围手术期指标、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浆指标[皮质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感觉麻醉Ⅰ、Ⅱ、Ⅲ、Ⅳ级占比分别为78.57%、19.05%、2.38%、0,优于对照组(57.14%、30.95%、11.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阻滞用时为(4.13±1.05) min,短于对照组[(7.38±2.12) min],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比率为23.81%,低于对照组(4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48 h,研究组VAS评分分别为(2.48±0.61)、(2.52±0.66)、(1.7...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管内镇痛下经阴试产中转剖宫产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8月—2021年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98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阴道试产失败后转剖宫产的92例产妇作为剖宫产组,随机抽取同期在椎管内镇痛下经阴顺产的276例产妇作为顺产组。比较两组产妇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顺产组比较,剖宫产组临产BMI、临产孕周、产次、胎儿体质量及镇痛时宫口大小、镇痛期间发热、追加药物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0,t=-4.60~37.80,P<0.05);两组产妇的年龄、妊娠合并症、镇痛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镇痛期间发热(OR=4.815,95%CI=2.394~9.686,P<0.05)、胎儿体质量(OR=1.001,95%CI=1.001~1.002,P<0.05)、追加药物次数(OR=2.233,95%CI=1.134~4.400,P<0.05)、产次(OR=0.284,95%CI=0.150~0.537,P<0.05)以及镇痛时宫口大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内质网肌醇需要酶1α/X盒结合蛋白1(IRE1α/XBP1)信号通路在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其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关系。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6只, 6~8周龄, 体质量25~30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内毒素性ALI组(ALI组)和内毒素性ALI+STF-083010组(ST组)。ALI组和ST组雾化吸入LPS 3 mg/ml 30 min制备小鼠内毒素性ALI模型, C组雾化吸入等量生理盐水, ST组于雾化吸入LPS前1 h时腹腔注射IRE1α/XBP1信号通路阻断剂STF-083010 50 mg/kg, 其余2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LPS或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后24 h时处死小鼠, 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取肺组织标本, 肺组织HE染色后光镜观察病理学结果, 行肺损伤评分并计算肺湿重/干重(W/D)比值;ELISA法测定BALF上清液IL-1β和IL-18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p-IRE1α、XBP1s、NLRP3、ASC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6岁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分布及特征,对智力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15例4~6岁脑瘫患儿进行基础资料登记、智力评定、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评定等。结果210例完成智力评定,其中智力低下患儿113例(53.81%)。痉挛型双瘫、偏瘫和不随意运动型患儿的平均智力水平高于痉挛型四肢瘫、共济失调型;其中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有显著性差异(P<0.05)。GMFCS分级Ⅳ~Ⅴ级者及并发癫痫、小头畸形者,智力低下的发生明显高于GMFCS分级Ⅰ~Ⅲ级者及不伴癫痫、小头畸形者(P<0.05)。结论4~6岁脑瘫患儿智力低下的发生和脑瘫类型、GMFCS分级及并发癫痫、小头畸形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基因水平上探讨儿童慢性鼻窦炎(CRS)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儿童CRS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GEO Datasets数据库获取儿童CRS的基因表达谱GSE10406数据集,并筛选儿童CRS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鼻窦黏膜组织上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DAVID及GSEA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采用String在线软件和Cytoscape软件对DEGs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分析。 结果 以校正后的P值<0.05且∣log2 FC∣>2为标准共筛选出儿童CRS相关的DEGs有92个,其中57个上调DEGs,35个下调DEGs。GO分析结果显示上调的DEGs显著富集在吞噬作用、β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对细菌的防御反应、免疫应答、浆膜外等生物学进程,KEGG分析显示上调的DEGs富集在唾液分泌等信号通路,下调的DEGs显著富集在视黄醇代谢、化学致癌、酪氨酸代谢等信号通路。PPI分析结果显示,49个儿童CRS相关DEGs参与了网络构建,该蛋白网络共有61条边,蛋白评价节点度为1.51,局部聚类系数为0.387,蛋白互作网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10位的关键基因分别为ASPM、NCAPG、TPX2、MCM10、TOP2A、STATH、ADH1C、ADH6、CYP26A1、UGT2A2。除STATH,其余9个关键基因编码的蛋白均在MCODE模块1和模块2中。 结论 儿童CRS可能通过其关键基因调节白介素、炎症、免疫反应、β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对细菌的防御、唾液分泌等一系列生物学进程来影响其发生发展,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