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MPST)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介导自噬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S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造模)、SAP+AAV-NC组(AAV对照病毒注射+SAP造模)、SAP+AAV-MPST OE组(AAV MPST过表达病毒注射+SAP造模)和SAP+AAV-MPST shRNA组(AAV MPST敲除病毒注射+SAP造模)。分别采用HE染色和胰腺组织损伤评分评价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电镜观察胰腺组织自噬泡;比色法检测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ELISA法检测胰腺组织IL-6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MPST、LC3Ⅱ/I、beclin1、ATG5、p-NF-κB、NF-κB、β-act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AP组相比,SAP+AAV-MPST OE组大鼠胰腺损伤评分、自噬泡数量、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水平、IL-6水平、MPST、LC3Ⅱ/I、beclin1、ATG5和p-NF-κB/NF-κB水平显著升高,而SAP+AAV-MPST shRNA组大鼠这些指标均显著降低(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胃间质瘤患者的内镜、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好发部位、电子胃镜及超声胃镜表现、生物学危险程度及组织学特点.结果 31例胃间质瘤患者均为术后病例,术前完善电子胃镜、超声内镜检查提示胃间质瘤诊断,术后免疫组化检查CD117^+,31例(100%)、CD34^+ 28例(90.3%).根据肿瘤大小、核分裂相、有无破裂确定肿瘤生物侵袭危险程度:极低度侵袭危险性6例(19.4%),低度侵袭危险性11例(35.5%),中度侵袭危险性10例(32.3%),高度侵袭危险性4例(13%).结论 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电子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生物学特性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邹开芳  杨天  张细元 《胃肠病学》2007,12(3):156-158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防御素家族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目的:研究UC患者结肠组织中中性粒细胞防御素人中性粒细胞肽(HNP)1-3与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相关性,了解三者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6例活动期UC患者结肠组织和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HNP1-3mRNA的表达,分别以硝酸还原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显色法检测结肠组织NO和MDA水平。结果:UC患者结肠组织HNP1-3mRNA和NO、MD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UC受累黏膜又显著高于未受累黏膜(P〈0.01)。UC受累黏膜中HNP1-3mRNA与NO、MDA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s^1=0.643,P〈0.01;rs^1=0.831,P〈0.01)。结论:HNP1-3可能参与了UC结肠组织的炎症损伤过程,NO和MDA可能与HNP1-3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食管黏膜隆起性病变包括食管黏膜和黏膜下病变,常规内镜下切除需先予黏膜下注射,待病变基底部抬起后,予圈套器套扎基底部,再通过高频电流切除,但具有注射后易出血、病灶处显露不清、耗时长等缺点。为弥补上述缺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对食管黏膜隆起性病变内镜下治疗采用放弃黏膜下注射(干切法),直接对病变处予圈套器套扎后切除。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食管黏膜隆起性病变包括食管黏膜和黏膜下病变,常规内镜下切除需先予黏膜下注射,待病变基底部抬起后,予圈套器套扎基底部,再通过高频电流切除,但具有注射后易出血、病灶处显露不清、耗时长等缺点.为弥补上述缺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对食管黏膜隆起性病变内镜下治疗采用放弃黏膜下注射(干切法),直接对病变处予圈套器套扎后切除.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超声内镜诊断胃底隆起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内镜超声检查(EUS)对胃底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9例内镜诊断为胃底隆起性病变者进行EUS检查。结果 59例患者中33例为胃外压迫(其中29例为脾压胃;2例为肾压胃;1例为肝左叶压胃;1例为升主动脉瘤压胃);15例为平滑肌瘤;9例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2例为炎性息肉。EUS能根据病灶起源,组织内部结构是否均匀,病灶的回声水平等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结论 EUS对胃底隆起性病变有较大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经口留置胃管的患者寻求一种良好的胃管固定方法。方法将经口留置胃管的59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固定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法。结果观察组从胃管留置的安全度、预期时间、通畅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固定法适应于经口留置胃管患者,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成本,保证患者安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为一种罕见遗传疾病, 其中3型与ABCB4基因缺陷相关, 临床上多表现为黄疸、皮肤瘙痒等, 且多为儿童时期起病, 青少年或成人时期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起病的病例较为罕见, 此前鲜有报道。现报道1例以肝硬化相关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3型), 并通过文献回顾加深了对该疾病的认识及肯定了基因检测等手段在该类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苦地愈疡汤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UC大肠湿热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苦地愈疡汤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Baron内镜评分、Geboes指数评分,以及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4、IL-10、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Baron内镜评分、Geboes指数评分及IL-6、IL-1β、TNF-α、JAK2、STAT3水平明显降低,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地愈疡汤保留灌肠辅助治疗UC大肠湿热证可有效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并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起调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临床护士心理安全感、抗逆力、个人-组织契合与主动性工作行为的关系,并探讨抗逆力和个人-组织契合在临床护士心理安全感与主动性工作行为间的作用机制。方法 2023年1—4月,选取241名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安全感量表、医护人员抗逆力评价量表、护士个人-组织契合评估量表、主动性工作行为绩效测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AMOS 25.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241名临床护士心理安全感总均分为(3.76±0.49)分,抗逆力总均分为(4.11±0.41)分,个人-组织契合总均分为(4.06±0.35)分,主动性工作行为总均分为(4.40±0.20)分。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心理安全感、抗逆力、个人-组织契合与临床护士主动性工作行为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心理安全感对临床护士主动性工作行为存在直接效应,抗逆力和个人-组织契合在临床护士心理安全感与主动性工作行为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链式中介效应为0.037,占总中介效应的22.98%。结论 临床护士主动性工作行为水平较高,抗逆力和个人-组织契合在临床护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