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将6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每天两次,每次0.5克,连续6周。另选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将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a、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TNF-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小时HRV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TNF-a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24小时HRV各项指标显著上升(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TNF-a水平,并且能够改善其HRV。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ICM患者130例,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5例)和常规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入选后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先后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排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峰值排空率(PER)和NT-proBNP水平。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LVESV、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而CO、LVEF、LVFS、PER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3、6个月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改善最明显(P<0.01)。②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在治疗3、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两治疗组3、6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下降最明显。③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SV、LVEDd、LVESd呈正相关(P<0.01),与CO、LVEF、LVFS、PER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ICM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并有效抑制血浆NT-proBNP水平。ICM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改变可能早于心脏结构的变化,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治疗ICM患者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由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地塞米松(DXM)组成的GDP方案治疗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25例难治性DLBCL患者,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第1~3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mg/d,第1~4天,口服。21天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随访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25例患者中,18例获缓解(72%),其中完全缓解8例(32%),部分缓解10例(40%)。25例患者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7.5个月(95%CI:7.17~7.8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轻中度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3~4级白细胞减少7例,3级血小板减少5例。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地塞米松的GDP方案治疗难治性DLBCL的近期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提高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构建成功率的方法,及心肌梗死后2周能否有效形成心力衰竭的问题?【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结扎冠脉,n =10)和心衰模型组(n = 30)?分别对大鼠实施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经口腔气管插管?开胸后通过悬吊结扎法准确地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根部?2周后行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和心肌Masson染色及胶原容积分数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衰模型组的EF%(78.05 ± 7.36 vs. 45.69 ± 7.54)呈显著的下降,而LVEDP/mmHg(-3 ± 3 vs. 9 ± 5)呈显著的升高(P < 0.05)?另外,心衰模型组血浆炎症因子水平(IL-1β?IL-6及TNF-α)及心肌间质CVF呈显著的上升(P < 0.05)?【结论】 心肌梗死后2周即可成功构建心衰模型,通过悬吊结扎法结扎冠状动脉可大大提高心衰模型构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平板运动试验后患者心率恢复情况及恢复期室性期前收缩的数量,探讨其在心力衰竭(心衰)和冠心病方面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完成平板运动试验的342例住院患者,根据平板结果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分别分为阳性组(184例)和阴性对照组(158例),心衰组(48例)和正常对照组(294例)。比较各组患者在试验后0s、30s、1min、2min、4min、6min、10min的心率,计算1min、2min、4min、6min、10min5个时间点的心率恢复速率值,并计算恢复期10min内室性期前收缩总数。结果:阳性组和心衰组患者的心率恢复速率均低于各自的对照组。在试验后2min内,心率恢复速率曲线分离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min后各组差异减小,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组、心衰组运动后室性期前收缩的数量均比相应的对照组增多(37.6±3.7:19.2±2.4;32.3±3.1:11.8±1.9),均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后2min内心率恢复的减慢和恢复期室性期前收缩的增多可能是一个预测心血管事件简单而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作为心脏循环的辅助性机械装置,由Bartwill于1958年提出.1967年Kantrowiz首次将IABP应用于心脏手术后的低心排综合征.随着IABP技术的不断进步,近10余年其逐渐被应用于心血管内科领域, 主要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1].本院2004年3月~2008年6月成功地应用IABP抢救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有关监测与综合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作为心脏循环的辅助性机械装置,由Bartwill于1958年提出。1967年Kantrowiz首次将IABP应用于心脏手术后的低心排综合征。随着IABP技术的不断进步,近10余年其逐渐被应用于心血管内科领域,主要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基因启动区-374T/A多态性在中国汉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人群和对照组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RAGE基因启动区-374T/A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sp509 I限制性内切酶的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127例冠心病患者和88例对照组人群的RAGE多态性基因型。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RAGE基因-374T/A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A基因型与冠心病无关联[OR=0.201,95%CI(0.201,4.220),P=0.9 155]。亚组分析显示,非糖尿病冠心病组与非糖尿病对照组RAGE基因-374T/A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A基因型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无关联[OR=1.415,95%CI(0.253,7.926),P=0.6 929]。结论 RAGE基因启动区-374T/A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人冠心病的易感性无关联,其AA基因型可能不是中国汉人冠心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使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及IABP辅助循环治疗,5例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好转后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在IABP辅助循环抢救过程中,加强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凝血酶原激活时间,做好球囊导管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