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硬膜外腔导管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导管松解、精确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男48例,女40例;年龄25~72岁,平均(40.76±10.59)岁。所有患者分成两个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骶管组)采用单纯骶管注射治疗;观察组(导管组)采用经皮、经骶管入路,行硬膜外腔导管松解、精确药物注射。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疗效。[结果]88例均获得25~36个月的随访,平均(29.3±4.0)个月。对照组:ODI术前平均为(68.3±13.2)%,末次随访平均为(41.2±21.1)%;VAS评分术前平均为(6.6±1.2)分,末次随访平均为(3.9±2.1)分。观察组:ODI术前平均为(70.5±13.6)%,末次随访平均为(23.3±18.6)%;VAS评分术前平均为(6.7±1.2)分,末次随访平均为(2.1±1.6)分。末次随访时,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骶管行硬膜外腔导管松解、精确药物注射,是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症状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椎体生理性旋转与个体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150例因肺部或纵隔内疾病在我院行胸部CT检查的被证实无脊柱侧凸畸形的患者的CT图像为研究对象.分三个组,各50例,幼儿组年龄为0~3岁,少儿年组为3~11岁,青年组为11~16岁.各组男女比例为1/1.椎体旋转角度的测量采用HO等人提出的角平分线法进行测量.分别对各个年龄组T2~12椎体旋转度进行测量.结果 幼儿组椎体旋转角度为(-1.24±1.80)°~(1.72±1.01)°.少儿组椎体旋转角度为(-1.38±0.97)°~(1.18±1.36)°.青年组椎体旋转角度为(-1.52±1.23)°~(2.03±1.22)°.在T6节段幼儿组旋转角度明显大于少年组(p<0.01),在T7节段少年组旋转角度明显小于青年组(P=0.03)其余之间未见明显差别.结论 正常人椎体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性旋转.椎体的旋转角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剧,到达成年后椎体旋转角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多形螺旋线虫对T细胞诱导的小鼠肠炎CD4+T细胞分泌和浸润情况的影响.方法 用卵清蛋白(OVA)特异性的CD4+辅助性T细胞(Th)转入SCID小鼠中制作小鼠实验性肠炎模型.将实验模型小鼠分为多形螺旋线虫感染组和无感染组,观察感染14 d小鼠结肠炎性反应的组织学病理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14 d 小鼠结肠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以免疫荧光法观察感染3、5、7、14d小鼠结肠组织中CD4+T细胞的数量.结果 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小鼠结肠炎性反应明显加重,病理评分升高(5.41±0.53比2.12±0.69,P<0.05).感染组小鼠IL-4、TNF-α较无感染组明显增高,IFN-γ则明显减低(IL-4:10.70±4.85比1.00±1.07,TNF-α:6.54+2.88比1.00±0.48,IFN-γ:0.21±0.10比1.00±0.28,均P<0.05).各时间点感染组SCID小鼠结肠组织中CD4+T细胞均比同时间点的无感染组明显增多,CD4+T细胞浸润明显增强.结论 多形螺旋线虫感染在CD4+T细胞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早期阶段促进了炎性反应的加重,可能与促进CD4+T细胞浸润、诱导Th2和抑制Th1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作为一种新型肠上皮干细胞分离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大剂量5-氟尿嘧啶(5-FU)制备肠黏膜严重损伤小鼠模型,取出损伤的肠黏膜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细胞体积大小不同的细胞群.HE染色观察各群细胞形态特征,免疫细胞化学及RT-PCR检测各群细胞musashi-1(msi-1)的表达.结果 分离的大部分细胞位于50%和70%密度梯度的Percoll分离液体层,50%密度梯度分离液体层中的细胞符合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msi-1表达阳性率约为93%,RT-PCR显示该群细胞msi-1 mRNA表达较强.结论 建立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分离具有活性的肠上皮干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在肝癌发病机制及细胞周期调控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定量PCR及Westem blot技术检测MIF和Cyclin D1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化学合成MIF siRNA,将PLC细胞和HepG2细胞分成对照组、MIF siRNA 50 nmol/L干预组、MIF siRNA 1130 nmol/L干预组,脂质体法转染肝癌细胞PLC和HepG2,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MIF siRNA干扰后MIF和Cyclin 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IF和Cyclin D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25±0.13和0.843±0.104;MIF和Cyclin D1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癌旁组织的(7.31±1.85)倍和(4.27±1.05)倍,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MIF=15.5,P<0.01;fCyclin D1=87.5,P<0.01).应用小RNA干扰技术转染PLC和HepG2肝癌细胞后MIF mRNA分别下调71.2%±7.2%、87.4%±2.9%、74.3%±8.9%、88.4%±4.6%(FPLC=315.5,P<0.01;FHHepG2=201.2,P<0.01);MIF蛋白分别下调为0.33±0.03、0.11±0.02、0.81±0.08、0.36±0.02,并呈剂量依赖关系(FPLC=43.9,P<0.01;FHepG2:133.4,P<0.01).伴随MIF mRNA和蛋白的表达F调Cyclin D1 mRNA分别下调68.2%±3%、78.1%±1.4%、65.8%±4.7%、77.3%±2.6%(FPLC=1569,P<0.01;FHepG2=480.4,P<0.01);Cyclin D1蛋白下调0.28±0.06、0.15±0.03、0.44±0.04、0.13±0.02,亦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干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LC=35.5,P<0.01;FHepG2=114.7,P<0.01).结论 MIF和Cyclin D1在肝细胞癌中过表达,MIF可能在转录水平调控Cyclin D1的表达,并促使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周期检测点,继续增值和分化,导致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07-109
目的探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住院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优质护理模式开展前后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中导管相关并发症、胃肠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及胃肠并发症发生率(12.5%、32.5%)低于对照组(17.5%、37.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得分(25.38±1.12)高于对照组(22.74±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能够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该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肝癌特异性噬菌体多肽的筛选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与肝癌HepG2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为筛选及明确新的肝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标志物打下基础.方法 以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LO-2为吸附细胞,在37℃条件下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多轮减性筛选,挑取单克隆扩增并鉴定.利用ELISA初步鉴定克隆亲和力,测定阳性克隆DNA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及氨基酸分析.结果 经过3轮减性筛选发现,随机挑选的30个单克隆中,其中ZS-9对HepG2具有较高亲和力,氨基酸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GenBankDNA序列数据库和Swiss-Prot蛋白数据库中的已知基因和蛋白无同源性,而且,国内外文献均未见报道,表明笔者筛选到一新的肝癌相关抗原的配体.结论 利用噬菌体随机12肽库成功筛选到与肝癌细胞HepG2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多肽,为筛选鉴定新的肝癌特异的标志物奠定工作基础,也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进一步研发确定了靶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给予双歧杆菌及其微囊化制剂预先处理对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肠道屏障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每天经口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盐水、双歧杆菌(1×109cfu)或相同数量的微囊化双歧杆菌,喂养7 d后分别行90 min的休克或假休克,液体复苏后3 h剖腹取样行肠道菌群分析、细菌移位和回肠病理学检测.结果 3种不同处理的失血性休克大鼠组间总失血量相似.双歧杆菌预先处理可降低失血性休克大鼠盲肠内总需氧菌数量,微囊化双歧杆菌可降低更加明显.盲肠内总厌氧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双歧杆菌组增高,双歧杆菌微囊组更高.休克大鼠细菌移位到肠系膜淋巴结的发生率,双歧杆菌微囊组较PBS组降低;总需氧菌移位幅度,双歧杆菌休克大鼠的较PBS组降低,微囊组休克大鼠的细菌移位幅度较双歧杆菌组进一步降低;脾的总厌氧菌和双歧杆菌移位幅度却较PBS休克组显著性降低.双歧杆菌预先处理后休克大鼠的的绒毛损伤百分率,较PBS休克组明显减轻.结论 双歧杆菌可保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肠道屏障、减轻细菌移位,微囊化双歧杆菌可进一步增强这一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7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7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同期73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与71例开腹手术(开腹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分类、ASA(手术危险程度)分级、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疾病分类、术前合并症、ASA(手术危险程度)分级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组、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5.20±40.12)min、(190.50±45.3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5.36±50.28)ml、(210.42±90.5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15±1.65)d、(5.48±2.46)d,进食流质时间分别为(4.38±2.19)d、(6.13±1.98)d,住院时间分别为(9.45±1.24)d、(14.57±3.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无手术相关死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9%(17/73)和43.2%(32/71)(P<0.01).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具有微创的优点,对于7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安全、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老年人结直肠肿瘤较好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血清肝癌特异性结合多肽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噬菌体展示肽库中筛选出能够用于血清学筛查的多肽.方法 利用M13噬菌体随机展示肽库,对15例临床确诊肝癌患者的血清和15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进行4轮吸附-洗脱筛选.挑取筛选后的噬菌体单克隆,用血清试验筛选特异性及阳性率较高的单克隆.目标单克隆通过DNA测序确定其表达的多肽序列,进而人工合成带FITC标记的多肽,再对血清进行鉴定.结果 随机挑取的50个经过4轮筛选的噬菌体单克隆.通过血清试验,从中筛选出9个特异性和确诊率较高的单克隆,其中单克隆ZH-3对肝癌血清确诊率达到46.7%.ZH-3经DNA测序分析,确定其表达的多肽序列为:SAHGTSTGVPWP.结论 ZH-3多肽在肝癌患者血清中有一定的检出率,提示ZH-3多肽能够为研发肝癌诊断试剂奠定基础.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the liver cancer specific peptide for serological screen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via screening phage-display peptide library. Methods Fifteen sera from liver cancer patients and physical examinates were collected for the four-round screening with Ph. D. 12TM phage display peptide kit. Highly specific phage monoclone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ELISA results of the serological assay. The peptide labeled with FITC was synthesized according to the DNA sequencing of the optimal monoclone and tested with serum via fluorescent imagery. Results Nine highly specific monoclones were found among 50 selected ones after 4 rounds of screenings.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optimal monoclone,ZH-3, reached 46.7 %. The peptide sequence of ZH-3 was concluded by DNA sequencing as SAHGTSTGVPWP. Desirable specificity and affinity were also shown in the serum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peptide ZH-3 can be used as a diagnostic reagent for liver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