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仑伐替尼联合局部疗法与局部疗法治疗PD-L1基因阳性门脉癌栓程氏分型Ⅰ~Ⅲ型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仑伐替尼联合局部疗法组患者口服仑伐替尼12 mg每天一次(体重≥60 kg)或8 mg每天一次(体重<60 kg)。局部治疗组患者仅行局部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预后。结果 联合组和局部治疗组CR+PR分别为78.1%和53.6%。联合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局部疗法组(P<0.05);生存分析结果提示:联合组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局部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仑伐替尼联合局部疗法治疗PD-L1基因阳性门脉癌栓程氏分型Ⅰ~Ⅲ型肝癌疗效较好,患者总生存率较局部疗法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T790M突变的肺腺癌骨转移患者接受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个体化综合治疗的T790M突变的肺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化疗、放疗、靶向分子药物、单抗类药物、双磷酸盐等综合治疗,观察疗效及预后,分析相关因素。结果:个体化综合治疗有效率为60.3%(41/68),中位生存期为23 个月。无放疗、T790M耐药基因突变无合并KRAS耐药基因突变、既往化疗类型为辅助化疗、N1 期、孤立的骨转移灶、化疗交替奥希替尼治疗、转移器官个数少、以及ECOG评分<2 分对远期疗效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790M耐药基因突变无合并KRAS耐药基因突变(P=0.012)、转移器官个数0 或1 个(P=0.000)、化疗有无交替奥希替尼(P=0.020)及孤立的骨转移灶为影响T790M突变的肺腺癌骨转移患者联合治疗后远期疗效的保护因素。结论:T790M耐药基因突变无合并KRAS耐药基因突变肺癌患者经化疗、靶向分子药物等综合治疗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时间,化疗联合靶向分子药物、双磷酸盐类药物等综合治疗为T790M突变的肺腺癌骨转移患者提供了有潜力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实施胃癌根治术治疗的7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3D组(3D腹腔镜技术,38例)、2D组(2D腹腔镜技术,38例),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术前术后各项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D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清扫阳性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胃肠减压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与2D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的小于2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的并发症率7.89%显著的低于2D组患者的26.32%(χ2=5.322, P=0.021<0.05)。 结论3D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术较2D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率更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9,(5):614-620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生长和自噬的影响。方法:以SGC-7901、BGC-823细胞为研究对象,磷酸盐缓冲液(PBS)为阴性对照组,作用时间为48 h,采用MTT法检测1、2、4、6、8、10 mmol/L阿司匹林以及5 mmol/L阿司匹林单用和分别与2.5μmol/L氯喹、2.5μmol/L 3-甲基腺嘌呤(3-MA)联用对胃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mmol/L阿司匹林以及5 mmol/L阿司匹林单用和分别与2.5μmol/L氯喹、2.5μmol/L 3-MA联用对胃癌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采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5 mmol/L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核形态学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5 mmol/L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5 mmol/L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内自噬体形成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5 mmol/L阿司匹林对胃癌细胞内自噬标志物LC3-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能明显抑制SGC-7901、BGC-823细胞的存活率,且呈浓度依赖性,但对SGC-7901、BGC-823细胞的凋亡率没有明显影响,能够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G_1期。与阿司匹林单用组比较,阿司匹林+氯喹和阿司匹林+3-MA作用后SGC-7901、BGC-823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G_1期细胞分布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作用后SGC-7901、BGC-823细胞均未见明显的DNA裂解片段、凋亡小体以及碎块状的浓密亮蓝色,迁移数量明显减少(P<0.001),自噬体明显增加,LC3-Ⅱ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的生长,使其细胞周期停滞在G_1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微小RNA-646(miR-646)与含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重复序列蛋白5(BIRC5)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情况,探讨miR-646对结直肠癌细胞(HT-29)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2018年4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72例,手术中取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646、BIRC5 mRNA表达水平。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miR-646阴性对照(NC)组和miR-646模拟物(mimics)组(设正常结肠上皮细胞CCD841对照),RT-qPCR检测各组HT-29细胞miR-646、BIRC5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HT-29细胞存活率变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HT-29细胞迁移与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T-29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MMP-9表达的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验验证miR-646与BIRC5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CCD841细胞比较,结直肠癌组织与HT-29细胞miR-646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IRC5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646与BIRC5基因3’UTR区有结合位点。与BIRC5-3’UTR-WT+miR-646 NC组(0.81±0.09)比较,BIRC5-3’UTR-WT+miR-646 mimics组(0.28±0.04)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3.04±0.21)个、(3.41±0.24)个、(98.56±0.64)%]和miR-646 NC组[(2.96±0.25)个、(3.32±0.23)个、(97.94±0.57)%]相比,miR-646 mimics组HT-29细胞miR-64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47.34±1.78)%]、迁移数[(1.35±0.08)个]与侵袭数[(1.48±0.05)个]、BIRC5和Survivin蛋白、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miR-646与BIRC5基因存在靶向关系,可能通过靶向抑制BIRC5基因的表达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术前评估直肠癌分化程度及瘤体微观结构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2021年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82例,所有患者在接受3.0 T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后均测量瘤体ADC值,分析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ADC值的差异,通过ROC曲线确定ADC值区分直肠癌分化程度的效能,并研究ADC值与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高、中分化直肠癌ADC值[(1.16±0.05)×10-3mm2/s、(1.04±0.08)×10-3mm2/s]高于低分化直肠癌[(0.93±0.07)×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ADC值区分低分化与高、中分化直肠癌的最佳临界值为1.05×10-5 mm2/s,曲线下面积为0.902 (9.5%CI:0.831~0.972);直肠癌瘤体ADC值与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9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术中术后指标采用( ±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和使用止痛药次数少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及近、远切端距肿瘤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时CRP、TNF-α及IL-6水平较术前上升,腹腔镜组患者3个指标水平均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3 d时NO和ET水平高于术前和腹腔镜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NO和ET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6.12%低于开腹组患者18.4%(P<0.05)。 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应激反应小,恢复快的特点,同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9,(5):621-627
目的:研究伊维菌素对人胃癌细胞BGC-823、MGC-803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0、2.5、5、10、20、40μmol/L伊维菌素分别作用于BGC-823、MGC-803细胞24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再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5μmol/L伊维菌素和含0.67‰二甲基亚砜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作用24 h对BGC-823、MGC-80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5、10μmol/L伊维菌素和含0.67‰二甲基亚砜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作用于BGC-823、MGC-803细胞24 h后上皮-间质转化(EMT)标记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和EMT转导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中TGF-β1、TGF-βR、Smad2、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伊维菌素对BGC-823、MGC-803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细胞抑制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5μmol/L伊维菌素作用后BGC-823、MGC-803细胞的迁移数和侵袭数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01);5、10μmol/L伊维菌素作用后BGC-823、MGC-803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或P<0.001),N-cadherin、Vimentin、Snail、TGF-βR、Smad2、Smad3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弱(P<0.05或P<0.01或P<0.001),TGF-β1蛋白仅在10μmol/L伊维菌素作用后明显减弱(P<0.05)。结论:伊维菌素能显著抑制BGC-823、MGC-80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活性从而影响EMT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学专业开展临床实习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年6—9月、2019年6—9月在康复医学科实习的康复治疗学专业2015级10名学生、2016级7名学生入对照组,选取2020年6—9月、2021年6—9月在康复医学科实习的康复治疗学专业2017级9名学生、2018级11名学生入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精细化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模式,结束后通过出科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对两组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90.38±4.54)分、技能考核成绩为(91.01±5.04)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5.08±3.72)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2.13±3.99)分。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开展临床实习精细化管理模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同时能提高对学生及教师的约束力,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