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服药态度的效果.方法 将157例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干预周期为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精神症状量表(BPRS)、服药态度清单(DAI)测评两组患者的服药态度,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延续性护理方案对出院后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在所有观察的变量中,组间有差异的变量有患者精神症状缺乏活力(P=0.029)、出院后6个月服药态度(P=0.031).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能显著改善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态度,积极的服药态度可促进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使其能更好地进行社会康复,对临床具有良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双稳态知觉是否存在异常.方法 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SZ组)和正常对照被试(HC组)各18例,采用静态的面孔花瓶两可图形和动态的运动感知结构两可图形,比较两组被试在观察两种图形时知觉的切换频率和知觉的持续时间.结果 在知觉两种图形时,SZ组的切换频率和持续时间均与H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Z组患者知觉的切换频率和持续时间与其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得分以及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得分之间也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双稳态知觉与常人一样,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为临床药物遴选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到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使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和利培酮口服剂型进行治疗,随访1年;于入组时、入组后第3、6、9和12个月时,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和成本-效果比,分别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疗效、安全性和药物经济学。结果 研究组的病情严重程度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且在第9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疗效总评、治疗指数和社会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且在第3、6、9和12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评价均优于利培酮口服剂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31%)。用自编临床资料访谈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因素分析。结果:与双相II型障碍相比,双相I型障碍患者更容易伴有精神病性特征(OR=5.75,95%CI:2.82~11.76),病程更长,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较多(OR=3.09,95%CI:1.02~9.35),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更高,汉族更常见(OR=11.50,95%CI:1.76~75.30)、受教育程度更低(OR=10.22,95%CI:1.16~89.77),更少有精神病家族史(OR=2.34,95%CI:1.01~5.42)。结论: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生理指标有差异,可为探讨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遗忘型和非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on impairment,MCI)患者局部自发脑活动特点。方法纳入遗忘型MCI(amnesicMCI,aMCI)患者25例,非遗忘型MCI(non-amnesticMCI,naMCI)患者21例和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15名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计算每个给定体素与其最邻近26个体素时间序列的相似性获得全脑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图,比较三组被试全脑ReHo差异。结果 aMCI组右侧额叶ReHo值低于NC组,左侧颞中回和左侧小脑ReHo值高于NC组(P0.05,Alphasim校正);naMCI组前扣带回和右侧额中回ReHo值低于NC组,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中回和右侧楔前叶ReHo值高于NC组(P0.05,Alphasim校正);aMCI左侧前额叶和左侧颞中回ReHo值高于naMCI组,右侧小脑ReHo值低于naMCI组(P0.05,Alphasim校正)。结论 aMCI和naMCI患者左侧前额叶、左侧颞中回及右侧小脑自发脑功能活动存在差异,这为区别aMCI和naMCI两者脑功能活动特点提供了初步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使用图论的分析方法对首发-未服药抑郁症(MDD)的扩散磁共振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其白质结构网络变化。结果显示相较于健康对照组,MDD患者的网络节点拓扑属性受到了破坏,主要位于双侧海马旁回、双侧基底节、双侧顶下小叶、左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右侧颞中回、右侧顶上小叶、右侧岛叶、右侧枕叶皮层腹中部、右侧扣带回以及右侧丘脑。进一步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DD患者的右侧顶上小叶、右侧岛叶的节点介数与病程呈正相关,右侧丘脑、左侧海马旁回的节点介数,左侧海马旁回、右侧顶下小叶的节点度与汉密尔顿的抑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理问题情况及其与不同人格行为模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州市某社区医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A型以及D型性格量表。结果入选11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者分别为16例(13.9%)和44例(38.2%);A型和D型人格行为模式者分别为37例(32.1%)和19例(16.5%)。相关性分析中,D型行为与重度焦虑相关(rs=0.331,P <0.001),与重度抑郁无关(rs=0.170,P=0.069),A型行为与重度抑郁、重度焦虑均无关(P均> 0.05)。不锻炼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SAS及SDS总分均高于有锻炼的患者(P均<0.05);而有躯体疾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与无躯体疾病的患者比较,SAS及SDS总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情绪障碍患病率较高,且与D型人格行为模式存在显著相关性,锻炼可一定程度改善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诊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6—12月对来自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81例门诊和197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测量患者身高、体重和腰围,使用基础资料问卷、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体育活动问卷了解患者的社会心理学指标。结果:45.7%的受访患者达到肥胖标准,门诊和住院患者肥胖率分别为50.6%和43.7%。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近3个月经常饮酒(OR=14.876,P=0.001)、经常吃零食(OR=7.344,P=0.008)是门诊患者出现肥胖的危险因素,运动指数(OR=0.710,P=0.019)是保护因素。对于住院患者,使用奥氮平(OR=2.447,P=0.032)、静坐(OR=4.085,P=0.000)和近3个月经常抽烟(OR=2.598,P=0.032)是肥胖的危险因素,而运动时长(OR=0.381,P=0.002)是保护因素。结论: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高的肥胖率,二者的肥胖诱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对精神分裂症模型(Sz)大鼠海马中GluR1表达及认知功能影响。 方法  选取3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药物干预组(Sz+LBP)。Sz及Sz+LBP腹腔注射地卓西平马来酸盐0.6 mg/(kg·d),连续注射14 d制造精神分裂症模型,Sz+LBP同时灌胃枸杞多糖100 mg/(kg·d)。正常对照组在相应时段注射等剂量的正常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分别评估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进行Morris水迷宫,比较3组大鼠的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时间以及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中GluR1蛋白的表达。结果  Sz的运动量、共济失调、刻板行为评分以及海马中GluR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Sz+LBP的运动量、共济失调及刻板行为评分均低于Sz,明显抑制精神分裂症大鼠海马中GluR1的表达(P <0.01)。结论  枸杞多糖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海马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海马中GluR1表达来改善其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工作状况建立预测和分类模型,以探讨其工作状况的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随机分到综合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的1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基线及3、6、12个月的工作状况和人口学、社会和临床指标,用分类回归树的方法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基线时首次发病年龄预测患者是否工作的分割点是25岁,模型正确估计了患者总数的67.6%;随访3个月时,自知力水平总分大于13分、接受综合治疗和受教育年限大于9年可以产生82.6%的节点(工作的患者),模型正确估计了患者总数的73.4%;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时,个人和社会功能大于70或72分.病程或受教育年限是预测工作状况的主要指标,模型总体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4.8%和73.7%.结论 急性期的患者其工作状况主要和首次发病年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有关;恢复期患者工作状况主要和自知力的水平、是否接受综合治疗有关;巩固期患者工作状况主要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病程以及受教育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