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技术的可行性,并比较术中、术后不同方法定位SLN技术的利弊。方法使用亚甲蓝染料,对68例胃癌D2根治术标本分组进行术中、术后SLN定位。结果术中SLN的阳性判断值、阴性判断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8/8)、91.7%(22/24)、80.0(8/10)和100%(22/22);术后SLN的阳性判断值、阴性判断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10/10)、98.9%(22/23)、90.9(10/11)和100%(22/22)。结论胃癌SLN定位技术是可行的,对提高胃癌临床病理分期的精确性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北医学教育》2016,(5):819-821
腔镜利用微创特性能够完成复杂的外科手术,在现代外科领域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腔镜模拟器训练在提高相关技能掌握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肯定。现今,由于医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安排太多课时进行腔镜技能的培训显得不太实际,加之医院内固定腔镜训练中心难以满足较多人数的训练需求,无法提供给学生经常重复的训练。作者分析了腔镜的基本原理后,提出了使用达芬奇手术模拟训练器可达到较为理想的训练效果,并设计了在临床实习学生及规培生中的对照试验,考核了学生夹豆和缝合打结两种腔镜基本技能,证实达芬奇手术模拟训练相对于固定训练器能够更有效提高学生腔镜技能掌握,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食管癌手术病人68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可能影响食管癌病人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17个因素纳入研究,包括临床相关因素与肿瘤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手术方式、吻合口位置以及肿瘤TNM分期与食管癌病人术后吻合口漏发生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及肿瘤TNM分期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的病人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1.2%(7/33),白蛋白≥35 g/L的病人吻合口漏发生率为6.6%(43/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食管癌病人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9.8%(31/315),明显高于0+Ⅰ+Ⅱ期病人的5.1%(19/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及肿瘤TNM分期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结肠癌组织学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结肠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经验,观察其组织学疗效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6例术前经肠系膜动脉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及47例未经术前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经术前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学疗效0级2例,Ⅰ级24例,Ⅱ级28例,Ⅲ级2例,总有效率96.4%。经术后5年随访,术前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经术前灌注化疗的结肠癌患者(P<0.01)。结论: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显著提高结肠癌组织学疗效,改善预后效果,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合并食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13例胃肠间质瘤合并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结果:8例于术中发现间质瘤病变,其余5例术后病检偶然发现,所有间质瘤均发现存在于胃,直径0.3~2.2 cm,术后均证实为梭型细胞间质瘤,DOG1阳性13例,CD117阳性13例,CD34阳性12例,核分裂计数均<5个/50HPF,均为低度或极低度危险性间质瘤,通过随访发现其中5例病人因食管癌远处转移死亡,1例复发,其余均健在。结论:胃肠间质瘤合并食管癌并不少见;并发的胃肠间质瘤多为早期病灶,恶性程度低,术前难以明确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仔细的病理检查是发现小间质瘤最可靠的方法;术中完整切除间质瘤,是防止复发的关键;预后主要取决于食管癌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不适、消瘦、腹部肿块为主,术前误诊率为35.7%,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9.5%,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5.6%。结论:胃原发性淋巴瘤是误诊率较高的胃部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理分型、分期及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认识及早期确诊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受体4(LPAR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探究lncRNA Xist/miR-215-5p对LPAR4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Targetscan和Starbase预测LPAR4的上游通路lncRNA Xist/miR-215-5p。使用慢病毒转染LPAR4和miR-215-5p;使用质粒转染lncRNA Xist。在MDA-MB-231细胞系中,通过MTT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结果:LPAR4在乳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miR-215-5p和lncRNA Xist为低表达。Western blot显示LPAR4在乳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MTT和划痕实验提示上调LPAR4可以促进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进一步实验发现lncRNA Xist可以上调miR-215-5p,并且负性调控LPAR4;且lncRNA Xist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除此之外,在lncRNA Xist下调细胞中,上调miR-215-5p可以抑制lncRNA Xist下调介导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结论:lncRNA Xist/miR-215-5p可能通过调控LPAR4的表达,为治疗乳腺癌提供可能的新靶点。LPAR4在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可能成为乳腺癌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8年至2015年收治的21例PBL住院患者一般病例资料、分析其疾病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情况.结果:21例中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3~78岁,中位年龄41岁.ⅠE期12例、ⅡE期4例、ⅣE期5例,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17/21例),治疗及预后:全组患者9例(42.9%)接受联合化放疗,11例(52.4%)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以CHOP(7例)和RCHOP(11例)为主.中位随访42个月(3~126月),全组中位生存期56月,3年总生存率为84%,5年总生存率为78%.化疗联合靶向与单纯化疗相比、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化疗相比,5年总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88.2%和76.5%,P=0.77;84.3%和72.6%,P=0.38).结论:PBL接受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总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较佳的定位诊断方法,提高胰岛素瘤的定位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胰岛素瘤病人诊断治疗经过,总结定位诊断经验。结果:胰腺B型超声和普通CT扫描的定位准确率低,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MRI、动脉造影以及术中B超的准确率相对较高。结论:对于定性诊断为胰岛素瘤的患者,用B超初步检查后可行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或MRI进行定位诊断。对仍不能明确定位者应进行手术探查,术中辅助定位首选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II型胸神经阻滞(PECS-II)复合改良的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7 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是否联合超声引导下II型胸神经阻滞复合改良的前锯肌平面阻滞,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全身麻醉+II型胸神经阻滞复合改良的前锯肌平面阻滞(GPS组)两组,G组给予常规全身麻醉,GPS组在麻醉完成后按神经阻滞方案给予患者PECS-II复合改良的SAPB,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镇痛不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数据。结果:与G组相比,GPS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较短(P<0.05),术后疼痛评分,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均较低(P<0.05),镇痛不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P<0.05),平均住院时间减少(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超声引导下的PECS-II复合改良的SAPB能够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术后急性慢性疼痛的发生,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