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常表现为血脂异常、血糖异常、体重增加等。因此,该人群经常需要应用他汀类药物。但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常伴随肝酶升高,使得他汀类药物应用存在困难。目前,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对上述内容进行综述,以期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新疆库尔勒(南疆)不同地区、性别、民族其成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反流性食管炎(RE)的检出率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2000年7至12月,对北京、库尔勒两地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778例,进行胃镜、病理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部分患者还进行了24h食管pH动态监测和13C呼气试验。结果(1)北京地区汉族、库尔勒地区汉族和维族GERD检出率分别为6.4%、13.7%和25.5%(P<0.01);RE检出率分别为3.1%、6.6%和15.7%(P<0.01)。(2)北京地区汉族、库尔勒地区汉族和维族男性GERD检出率分别为6.5%、12.9%和25.0%(P<0.01),RE检出率分别为4.5%、9.7%和25.0%(P<0.01);女性GERD检出率分别为6.4%、14.4%和26.3%(P<0.05),RE检出率分别为1.3%、3.3%和0%(P>0.05)。(3)北京地区汉族、库尔勒地区汉族、维族GERD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20.0%、24.0%和23.1%(P>0.05);RE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23.5%、25.0%和25.0%(P>0.05)。结论北京和库尔勒地区不同民族、性别的GERD、RE的检出率均有差异,以后者为高,而其GERD、RE患者的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不同表达量硫氧还蛋白1(Trx1)对人胃癌细胞(BCG-823)生长的作用.方法 将高表达Trx1及低表达Trx1 Hp分别以1∶50,1∶100,1∶200细胞细菌浓度比进行细菌细胞共培养,设不加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24 h及48 h后分别用倒置显微镜及MTT法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存活率,并收集1∶100浓度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从镜下观察及测细胞OD值均发现Hp可使BCG-823细胞增生活跃,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高Trx1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对应时间及浓度的低Trx1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表明高Trx1组BCG-823细胞进入S期的比例于24 h及48 h均明显高于低Trx1细菌组,且无亚二倍体出现,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表达Trx1的Hp对胃癌细胞有促增殖作用,Trx1与Hp的致癌机制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AAD)的特征.方法院内AAD患者165例(老年组124例,非老年组41例),记录腹泻特点、粪常规、粪培养及腹泻前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①AAD患者以稀水样便及粘液便为主要表现,老年组腹泻频率>10次/d者明显增多,较早出现,持续时间明显延长,伴随症状减少;②粪常规及普通培养无特殊表现,老年组检出真菌例数明显增加;③三代头孢菌素引起AAD者最多,预防性用药占半数以上.结论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后更易引起AAD;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防止滥用是减少AAD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电针刺(EA)足三里对胃肠运动具有调节作用。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EA足三里能增加健康大鼠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本研究进一步观察并比较不同频率针刺足三里对反流性食管炎(RE)猫的食管动力及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电针刺对食管运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放大结肠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正逐年增高。其发生的主要学说是大肠腺瘤-癌衍续学说。如何发现腺瘤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临床上无任何症状的普通成人群,也有1/1000患有小灶性腺瘤,这些腺瘤常伴有严重的不典型增生甚至腺癌[1]。扁平型结直肠癌尤其是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状态糖尿病患者的胃电活动特征, 探讨糖尿病胃电紊乱的发展规律.方法: 2005-11/2006-05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4例, 根据糖尿病并发症及上消化道症状的有无分为3组: 无并发症及上消化道症状组, 有并发症而无明显上消化道症状组, 有并发症及明显上消化道症状组. 记录空腹30min和餐后60 min的体表胃电活动.结果: 糖尿病患者胃电节律异常发生率为74.1%. 餐前胃电活动表现为: 正常节律(46.3%)、胃动过缓(31.5%)、无节律(14.8%)、胃动过速(7.4%); 餐后胃电活动表现为: 胃动过缓(37%)、正常节律(35.2%)、无节律(20.4%)、胃动过速(7.4%). 有并发症及上消化道症状组的PR值显著高于无并发症及上消化道症状组(1.07±1.17 vs 0.93±0.14, P = 0.022).有并发症及上消化道症状者早饱症状的严重程度和PR值负相关( r = -0.535, P = 0.040).结论: 糖尿病患者胃电节律紊乱以胃动过缓最常见, 不同状态糖尿病患者的胃电活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olypeptide expressing metaplasia,SPEM)是发生于胃体部的胃黏膜化生型病变,其可特征性表达三叶因子2等蛋白,并被认为是可能的胃黏膜组织癌前病变之一.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SPEM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一过程受宿主、感染源等多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