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缺陷的疾病,难治易发,本文概括阐述了一些包括西药、中药、生物学制剂等在内的,较新的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和药物,其中大部分在临床应用或实验中已取得一定疗效。虽然这些方法和药物目前仍无法根治银屑病,但它们为银屑病的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0岁,因口腔黏膜糜烂1年,周身起水疱1月于2011年9月20日入住我科。患者于2010年9月份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咽部疼痛、糜  相似文献   
3.
以免疫治疗为代表的生物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树突细胞(DC)是体内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占重要地位。DC具有加工、提呈抗原的功能,同时DC在启动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抗原修饰的DC可增强其抗肿瘤的免疫原性。就DC疫苗与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是一种威胁到生命的全身反应,以皮疹、发热、肝炎、淋巴结病和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白细胞增多症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原因药物多为芳香族抗惊厥剂,也可由其他药物如磺胺类、非甾体抗炎药等引起.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病毒再活化、药物解毒功能缺陷及超敏反应机制是研究热点.治疗主要包括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对症治疗、系统性应用激素或者免疫球蛋白.一经诊断,治疗通常是有效的,但仍有20%的DIHS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子颗粒剂的剂型改造,优选三子洗液制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应用正交试验筛选三子洗液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醇提的最佳工艺为6倍量7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8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结果表明醇提最佳工艺为A2B3C1D3;水提最佳工艺为A1B3C1;本实验为三子洗剂的提取工艺提供基础依据,为三子洗剂的最佳生产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董磊  其木格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2):1457-1459
淋病奈瑟球菌简称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耐药一直是淋病防治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头孢曲松是目前治疗淋病的主要一线药物.但是,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下降趋势很明显,而且中国少数地区淋球菌头孢曲松耐药株检出率大于5%,故应密切监测淋球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变化.目前,国外已有头孢曲松临床治疗失败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中penA基因的改变,探讨其是否与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有关.方法:通过对5株头孢曲松低敏和1株头孢曲松敏感的淋球菌进行penA基因全基因测序,进一步了解penA基因的碱基置换或插入情况及青霉素结合蛋白2(PBP2)的结构模式.结果:5株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的penA基因中有多个碱基置换或突变,没有发现含有镶嵌状penA基因结构模式.结论:penA基因的多个碱基置换或突变可能与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8.
胫前显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Ⅶ型胶原基因(COL7A1)在胫前显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DEB-Pt)发病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中国汉族1例DDEB-Pt散发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和10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标本,用改良盐析法提取外周静脉血中的基因组DNA,通过PCR反应扩增和测序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COL7A1基因73号外显子的第6109位碱基鸟嘌呤(G)转化为腺嘌呤(A),使得三螺旋区第2037位密码子由GCT变成ACT,编码氨基酸由甘氨酸(Gly)变为精氨酸(Arg),即c.G6109A(p.Gly2037Arg)甘氨酸替换突变。 结论 COL7A1 基因甘氨酸替换突变为致病性突变,是一新发突变。  相似文献   
9.
流式细胞术(FCM)是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单个细胞或其他生物微粒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与分选的一门技术。它不仅快速、灵敏和准确,而且还具有客观、直接和同时进行多参数检测的优点。目前,该技术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和研究、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就当前流式细胞术在抑菌试验中的应用机制、优势及其发展前景做了详细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7岁,左下肢肿胀47年,左足疣状表皮痣30余年、患者于出生2个月后发现左下肢较右下肢明娃增粗、肿胀,未予任何诊治,左下肢肿胀逐渐加重,但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无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该患者17岁时发现左足拇趾处出现散在疣状物,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冷冻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