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目的 总结肝原性糖尿病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125例肝原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积极保肝、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效果显著.糖尿病缺乏临床典型症状,随肝功能好转而好转.结论 慢性肝病并发糖尿病发生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具有临床意义;积极保肝、胰岛素控制血糖在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完全射频消融(RFA)治疗对兔VX2肝癌模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建立新西兰白兔的VX2肝癌模型,将30只兔VX2肝癌模型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对照组只做开关腹,而不进行RFA;实验组进行开腹消融,消融范围为肿瘤组织的75%;在实验组中设立RFA后快速进展亚组,定义为实验结束时肿瘤的倍增率大于对照组。对比其RFA后的VX2肝癌的体积变化、残留VX2肝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 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肿瘤体积分别为(7 862±1 304)mm3和(6 996±709)mm3,肿瘤的倍增率分别为(291±49)和(23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和实验组MMP-9阳性表达率为52.1%和4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中3只实验兔肿瘤倍增率及MMP-9表达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属于RF后快速进展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部分性消融对大多数肝细胞癌具有一定疗效,但对于少数肿瘤可能加速其生长,而MMP-9的过表达可能是促进残留癌快速进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小肠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04年7月-2011年11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证实为小肠出血的患者11例,根据出血血管选择不同的弹簧圈置入。置入后再次造影观察栓塞效果。结果 11例患者全部一次栓塞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成功,成功率100%。术后给予补液、止血及对症治疗。结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是治疗不能手术的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是小肠大出血及反复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兼有心房优先起搏(atrial preference pacing,APP)和模式转换后的超速起搏(post mode switch overdrive pacing,PMOP)功能的起搏器预防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具有起搏器适应证伴房性心律失常30例患者植入了兼有APP和PMOP功能的起搏器。术后1个月为空白期,关闭抗房性心律失常(atrial arrhythmia,ATA)功能,从而进行参数观察调试;术后2~7个月为诊断期,关闭抗ATA功能;术后8~13个月为治疗期,打开抗ATA功能;比较治疗前后房性心律失常事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等变化。结果 (1)治疗期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右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诊断期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右心室内径较诊断期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31,P 0. 05)。(2)治疗期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房性心动过速(阵/次)、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房颤动24小时次数、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等指标较诊断期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85~3. 37,P 0. 05)。(3)治疗期的心房起搏比率、心房颤动百分比较诊断期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 26、3. 59,P 0. 05)。结论 (1)伴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或房性心动过速的接受起搏的患者植入抗心房颤动起搏器可以减少心房颤动和房性心动过速的复发。(2)在短期观察中,APP和PMOP的工作模式不会使得患者心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引起的高位多支复杂类型梗阻性黄疸的介入引流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因肝门部胆管癌引起的多支复杂类型梗阻性黄疸患者38例,其中男28例,女10例。Bismuth-Corlett分型Ⅱ型6例,Ⅲ型18例,Ⅳ型14例。根据胆道梗阻的部位、范围、各分支梗阻情况及胆道扩张的程度,对不同类型患者的引流方案进行个体化设计。其中30例单纯采取了引流管引流,并根据需要对引流管临时剪孔,每例放置1~3条胆道外引流管。8例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据左右肝管分支角度不同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胆道双支架置入。 结果:全部病例介入引流手术过程顺利,除2例合并少量胆道出血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黄疸明显减轻或消退,皮肤瘙痒和胆管炎等症状逐渐消失。术后1~2周,血清胆红素水平由术前的(242.69±27)μmol/L降至(58.32±5.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P<0.05),收到了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8例行胆道双支架置入患者中有3例分别于术后4~6个月发生支架再阻塞,黄疸复发,再次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 结论:肝门部胆管癌高位胆道梗阻病变复杂,通过引流管剪孔,可在保证引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引流管的个数,减少了创伤,方便了术后生活和引流管护理,是对普通胆道外引流管的改良。双支架置入对肝门部Bismuth-Corlett Ⅳ型胆管癌近期疗效可靠,根据左右肝管分叉角度采取不同的双支架置入术式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血清维生素D代谢物与睡眠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中20~65岁的9 353例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25-羟基维生素D[25(OH)D]、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等血清维生素D代谢物;按照睡眠时间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睡眠不足组和非睡眠不足组。调整年龄、种族、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体质量指数(BMI)、慢性病状况和抑郁评分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血清维生素D浓度与睡眠时间的关联性。结果 9 353例女性研究对象中,3 189例(34.1%)女性睡眠不足,包括20~44岁女性1 627例(51.0%)和45~65岁女性1 562例(49.0%)。血清25(OH)D3及25(OH)D每增加10 nmol/L,睡眠不足的发生率分别下降5.5%与5.7%[OR=1.005 5, 95%CI为1.003 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