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describe the myriad complications of cancer and its therapies to emphasize the pathophysiological need for prehabilitation.Data Sources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this review is from applicable, peer-reviewed scientific articles.ConclusionCancer itself renders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body, most notably unintentional weight loss and fatigue. Cancer treatments, especially surgical interventions, can cause detrimental short- and long-term impacts on patients, which translate to suboptimal treatment outcomes. Prehabilitation can be used to improve patient health prior to anticancer therapies to improve treatment tolerance and efficacy.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PracticeNur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throughout the cancer care continuum. Many nurses are already aiding their patients in cancer prehabilitation through education. By describing common impairments amenable to multimodal prehabilitation, nurses may better advocate for their patients and can become even more involved in this aspect of care.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Bevilacqua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203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临床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应用Hosmere-Lemeshow检验评估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校准程度,以P>0.05为预测模型校准能力较好,预测与实际没有区别。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共计62~8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0个月。术后5年内共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患者45例(22.2%)。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身体质量指数(BMI)、接受过新辅助化疗、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接受过放疗是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Becilacqua上肢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AUC值为0.711,95%CI(0.651~0.760),有较好的的预测效果。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无明显差异(P=0.262),校准能力较好,与实际差别不大。结论Bevilacqua术后6个月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及适用性较高,可用于临床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淋巴水肿的预测,可为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制定干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探讨 5 FU超声雾化吸入联合放疗及全身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 ,探讨一种新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案。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研究组采用 5 FU超声雾化吸入联合常规放疗及以顺铂为主的全身化疗 2个周期 ,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及全身化疗。结果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6 67%(2 6/3 0 )和 63 3 3 % (19/3 0 ) ,χ2 =4 3 5 6,P <0 0 5。 1、2、3年生存率研究组为 79 89%、5 6 2 6%和 3 0 3 9% ;对照组分别为 5 1 5 7%、3 4 81%和 11 60 % ,χ2 =4 42 1,P <0 0 5。两组的毒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5 FU超声雾化吸入联合放疗和以顺铂为主的全身化疗提高了NSCLC的 1、2、3年生存率 ,毒副反应可耐受 ,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联合小剂量卡培他滨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6例老年确诊为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其中25例接受射频消融术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联合治疗组),21例仅接受单药卡培他滨化疗(单纯化疗组),每日给药剂量为1 500 mg/m2,分2次口服,连用2周,3周为一周期。分别按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和三期增强CT评价化疗和RFA近期疗效,随访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并记录RFA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获得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4例,进展(PD)3例,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2.0%和88.0%;单纯化疗组获得CR 0例,PR 6例,SD 7例,PD 8例,RR和DCR分别为28.5%和61.9%。联合治疗组的RR和DCR均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8.627、4.272,P=0.003、0.038);肝内1个病灶的RFA疗效优于2~5个,直径≤3 cm病灶的RFA疗效优于3~6 cm(P0.05)。联合治疗组的1、2、3年生存率依次为72.0%(18/25)、52.0%(13/25)和21.4%(7/25),均高于单纯化疗组的47.6%(10/21)、19.0%(4/21)和4.7%(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A主要并发症为发热和局部疼痛,两组化疗不良反应相似,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FA联合小剂量卡培他滨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临沂市肿瘤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8例,根据治疗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每个疗程第1天给予90 mg/m2,1次/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人参多糖注射液,4 m L/次,2次/d。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和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35.90%和69.23%,均分别明显低于治疗组的58.97%和87.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抗原125(CA125)、糖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CD105(S-CD105)和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可有效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改善机体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与常规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剂量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接受全程SMAR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肿瘤靶区(GTV)2.2~2.4 Gy/次,计划靶区(PTV)1.8~2.0 Gy/次。同时设计该32例患者的3DCRT计划,拟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比较危险器官受照射剂量。随机选取36例行3DCRT治疗的子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比较SMART和3DCRT的靶区剂量、治疗时间、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作用。结果:32例患者均完成全程SMART,照射靶区内GTV剂量为(64.5±4.4)Gy,PTV剂量为(50.0±2.0)Gy,95%的等剂量曲线可以覆盖99%的PTV体积,SMART与拟行3DCRT计划比较,SMART组小肠(t=5.045,P=0.000)、膀胱(t=16.76,P=0.000)、直肠(t=10.432,P=0.000)、股骨头(t=3.654,P=0.002)受照射剂量明显降低。SMART组与3DCRT组比较,治疗时间明显缩短,t=3.654,P=0.002;靶区剂量明显提高,GTV:t=13.997,P=0.000,PTV:t=6.785,P=0.000。SMART组的消化道反应(χ2=9.999,P=0.019)、泌尿系统(χ2=10.705,P=0.013)、骨髓抑制(χ2=9.321,P=0.025)的急性毒副作用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9,P=0.093;但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7,P=0.011;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35。结论:SMART对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转移淋巴结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靶区无需缩野可获得根治性剂量,缩短了治疗时间,邻近危险器官得到保护,临床近期疗效满意,毒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总结1998年6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22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超声检查诊断正确率50%(11/22),CT检查正确率66·6%(12/18)。根治性手术13例,姑息性手术7例,单纯活检2例。随访22例,根治组平均存活24个月,姑息组平均存活11个月。单纯活检者术后6个月内均死亡。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胆管癌的发生与肝胆管结石有关;伴有结石的胆管癌疗效较差,应重视胆管结石的早期根治性治疗,以防止胆管癌的发生;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E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建华  王全助  叶雷 《癌症》2000,19(4):358-359
目的:观察E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39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PDD30mg静滴,第1~4天,VP-16 400mg静滴,第1~5天,CF 100mg青滴,第1~5天,5-FU750mg静滴,第1~5天,21发生率79.5%(Ⅲ度-Ⅳ度仅5.1%),血红蛋白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5.4%和33.3%,其它毒副反应少见。结论:E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片效肯定,毒性较低,值得  相似文献   
10.
Qin ZP  Li KL  Hu XQ  Liu XJ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8):1128-1131
目的探讨颌面部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的临床分型与治疗方法。方法106例颌面部AVM患者根据病变表现特点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囊状扩张型38例,局限增厚型22例,弥漫增厚型42例,颌骨中心型4例。106例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8例(Ⅰ组),单纯供血动脉栓塞23例(Ⅱ组),供血动脉栓塞加瘤内硬化剂注射37例(Ⅲ组),供血动脉栓塞加瘤体切除38例(Ⅳ组)。结果全组病例随访1-11年,Ⅰ、Ⅱ、Ⅲ、Ⅳ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2.50%、17.39%、89.19%、97.37%。1例患者栓塞治疗时并发脑异位栓塞死亡。结论新的临床分型有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优良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颌面部AVM必不可少的决定性检查。单纯供血动脉栓塞仅能治愈单支终末供血的局限性病变,而多支动脉供血的病变单纯栓塞后容易复发。供血动脉栓塞加瘤内硬化剂注射或供血动脉栓塞加病变切除是颌面部AVM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