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文江  陈勇  丁一  刘国印 《西部医学》2023,35(8):1152-1157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骨折患者,均予以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分为延迟愈合组(37例)和正常愈合组(61例)。分别于骨折后1、4、8、12周采集患者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人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骨钙素(BGP)、Ⅰ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INP)、碱性磷酸酶(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骨生化代谢指标水平,并采用Pearson分析骨生化代谢指标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 骨折1周时,两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正常愈合组(P<0.05),且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但延迟愈合组炎症因子水平波动较正常愈合组更明显(P<0.05)。骨折1周时,两组患者血清BGP、PINP、ALP、IGF-1等骨生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各时间点血清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骨折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患者血清BGP水平逐渐升高并高于正常愈合组,血清IGF-1水平逐渐升高但低于正常愈合组,骨折8、12周时延迟愈合组患者血清PINP水平低于正常愈合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与血清BGP呈正相关(r=0.523,P<0.001),与血清IGF-1呈负相关(r=-0.467,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骨折8周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诊断骨折延迟愈合的曲线下面积高于0.7,提示其具有较好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对骨折延迟愈合诊断的灵敏度更高(P<0.05)。结论 延迟愈合骨折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NF-α等炎症因子指标水平随骨折时间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变化,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波动明显,且术后8周时血清炎症因子对预测骨折延迟愈合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和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龟甲真伪的新方法。方法: 选用正品乌龟和伪品红耳彩龟的腹甲进行实验,先用经典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比较两种样品的典型性状特征,后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仪测得样品的光谱信息,对样品谱图进行平滑处理和基线校准,并运用化学计量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区分正品和伪品龟甲。结果: 性状鉴别结果显示完整正、伪品龟甲样品仅有细微差异,且其碎片或粉末基本无差异;显微鉴别未在两种样品中发现明显的特征差异性结构;两种样品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曲线图经快速傅里叶变换滤波器平滑滤波处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处理后呈现显著差异。结论: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可以实现龟甲真伪品的精准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IPN)病人并发十二指肠瘘的诊治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心 510例IPN病人资料,其中并发十二指肠瘘病人46例,按照倾向性评分(卡钳值0.2)进行1∶1匹配,将其与非十二指肠瘘病人进行1∶1匹配分析.结果 IPN并发十二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在可疑冠心病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缺血性病变(FFRCT≤0.80)的预测因素及对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因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病人292例,其中男187例,女105例,平均年龄(65.8±10.3)岁。利用CCTA影像将狭窄程度分为轻度 (≥25%且<50%)、中度(≥50%且<70%)和重度(≥70%且<99%)。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FFRCT软件对病人的CCTA数据进行测量。根据FFRCT数值范围将病人分为阳性组(FFRCT≤0.80,102例)和阴性组(FFRCT>0.80,190例)。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CCTA上的血管特征及血运重建,以及基于FFRCT与CCTA制定的治疗策略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t检验及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FFRCT≤0.80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阳性组病人的年龄更大,男性更多,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的比例均高于阴性组(均P<0.05)。阳性组较阴性组病人更多的表现为中重度狭窄(分别为80.4%和28.4%),更多的病人行血运重建术(分别为56.8%和11.1%),均P<0.05。74例病人(25.3%)基于FFRCT的结果治疗决策发生改变。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2.245)、糖尿病(OR=2.238)及中重度狭窄(OR=8.837)是FFRCT≤0.80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FFRCT技术在可疑冠心病病人中的应用是可行的,高血压、糖尿病及中重度狭窄是FFRCT≤0.80的独立预测因素,FFRCT可能影响病人的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5.
胸痛评估的前瞻性多中心影像学研究(PROMISE)始于2010年,该研究分析症状稳定的疑似冠心病病人首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进行解剖学检查或首选无创性功能学检查,旨在探究病人临床结局的差异。PROMISE研究了CCTA、功能学检查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CT血流储备分数等无创性检查方法对疑似冠心病的稳定性胸痛病人的预后价值,并探讨了生物标志物、年龄、性别、代谢性疾病对稳定性胸痛病人的影响。此外,PROMISE开发并验证了风险分层模型和个体化选择检查方法的工具。PROMISE对CCTA和功能学检查的应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疑似冠心病病人无创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番茄红素(LYC)对大鼠2 Gy X线全身照射后氧化应激状态的调节以及对晶状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电离辐射(IR)组、LYC低剂量组(5 mg·kg-1)、 LYC中剂量组(10 mg·kg-1)、LYC高剂量组(15 mg·kg-1),每组各6只。辐照后连续灌胃24 d,提取血清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取眼球行HE染色和TUNEL检测。结果 辐照后,IR组大鼠血清SOD、T-AOC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MD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LYC低剂量组大鼠血清SOD、T-AOC水平均较IR组升高,MDA水平较IR组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YC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T-AOC水平均高于IR组,MDA水平均低于IR组(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YC低剂量组大鼠血清SOD、T-AOC水平均下降,血清MDA水平均上升(均为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辐照后24 d,IR组大鼠晶状体结构受损。LYC低、中、高剂量组能够减轻IR引起的晶状体结构损伤,其中以LYC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明显增加(P<0.05);与IR组相比,LYC治疗能够减少大鼠LECs的凋亡,其中以LYC中、高剂量组效果明显(均为P<0.05);LYC低剂量组大鼠LECs的凋亡比IR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YC低剂量组相比,LYC中、高剂量组抑制大鼠LECs凋亡作用更强(均为P<0.05);其中,LYC高剂量组比LYC中剂量组抑制效果更佳(P<0.05)。结论 LYC能够抑制IR引起的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辐射对晶状体的损伤。LYC有潜力被开发为预防、延缓放射性白内障发生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研究雷替曲塞抑制裸鼠MGC-803胃癌移植瘤的生长,初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把24只裸鼠随机分为3 组,每组8只。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雷替曲塞5 mg/kg),高剂量组(雷替曲塞12 mg/kg)。每周经腹腔注射给药2次,持续2周。详细记录裸鼠精神状态、体重以及肿瘤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Ki67及PCNA蛋白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tting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治疗期间雷替曲塞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裸鼠体重均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7.54%、4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显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Ki67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8.95%、42.16%,PCNA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1.36%、37.2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ting法表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替曲塞可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提高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老年人因皮肤老化、多种慢性病共存、失能和半失能而容易发生多种皮肤损伤,如压力性损伤、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皮肤撕裂伤、皮肤干燥症,这些皮肤损伤可能单发,也可能多发,还有可能是多种损伤类型并存,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甚至会威胁生命。各国均在关注老年人的皮肤健康,将预防皮肤损伤作为临床护理和管理的重点。本文就老年人皮肤衰老特征、不同类型皮肤损伤在老年人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现况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老年皮肤损伤预防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有限采样法估算骨肉瘤患者静脉滴注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 dose methotrexate, HD-MTX)后的体内药物暴露量,即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drug concentration versus time curve, AUC0-t)。方法 34名骨肉瘤患者共进行67个周期HD-MTX化疗,分别于滴注结束时、开始滴注10,24,48和72 h收集患者血液样本,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CMIA)进行MTX血药浓度测定。计算得到患者MTX临床药动学参数后,经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基于有限采样法的AUC0-t估算模型。采用Bootstrap法和Jackknife法进行模型准确性验证,采用Bland-Altman分析法评估有限采样法与经典药动学方法之间的一致性。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AUC0-t对HD-MTX不良反应的预测性能。结果 综合考虑临床可操作性及准确性,选择两点(cmaxc24 h)模型用于MTX AUC0-t的估算,回归方程为AUC0-t=6.36cmax+161.30c24 h,r2为0.933,平均预测误差为0.47%,均方根误差为6.78%。AUC0-t对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P<0.05。结论 基于cmaxc24 h两点估算的有限采样法可以用于骨肉瘤患者HD-MTX药物暴露量的估算,方法简便,易于临床开展,可为MTX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胃癌患者术后不常规留置导尿管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麻醉诱导期插入导尿管,手术结束时即刻拔除导尿管并以此时间为观察起始点,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重插尿管的比例,分析首次排尿延迟及重插尿管的危险因素。结果 13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90例(65. 7%),女性47例(34. 3%),平均年龄(58. 9±10. 1)岁,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为(5. 3±2. 1) h,首次自解尿量(298. 9±101. 3) ml,重置尿管比例为11. 7%(16/137);相比开腹组,机器人组自主排尿率高,诱导排尿率、重置导尿管及尿路刺激征发生率均较低(P均<0. 05);以术后6 h首次排尿时间作为分界,与≤6 h组相比,>6 h组术中输液量、尿量及术后首次自解尿量均较多,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延迟(P均<0. 01)。结论加速康复外科胃癌患者术后即刻拔除尿管是可行的,术中控制性输液、多模式镇痛是不常规留置导尿管的基础条件,机器人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自主排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