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瞿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144-147
目的规范门急诊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门急诊处方点评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门急诊处方合格率为97.62%,2013年门急诊处方合格率上升到98.92%,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由2012年的2.63下降到2013年的2.45,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由2012年的32.00%、26.83%下降到2013年的30.83%、25.94%。结论通过持续处方点评,本院门急诊处方的质量有所提高,但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应用率还有待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体质指数(BMI)与高分辨率CT(HRCT)容积量化参数及其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COPD患者62例,完成HRCT检查,并记录其身高及体质量。根据HRCT中是否存在肺气肿和支气管壁增厚对COPD患者进行分型,将HRCT原始数据传至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TM后处理工作站,自动计算出总肺体积(TLV),设定吸气末闯值低于-950 HU为肺气肿区,得出总肺气肿体积(TEV),计算肺气肿指数(EI=TEV/TLV)。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HRCT容积量化参数与BMI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COPD患者的HRCT表型分别为:A型42例,E型9例,M型11例。COPD患者的HRCT容积量化参数TEV和EI与BMI均呈负相关(r=-0.389,P=0.002;r=-0.424,P=0.001)。HRCT表型为A型的患者平均BMI为(23.4±3.4)kg/m2,高于E型[(20.6±3.1)kg/m2,P<0.05];而M型患者BMI为(21.3±2.7)kg/m2,与A型和E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TEV和EI与BMI呈负相关,HRCT表型为A型的患者BMI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超重孕妇肥胖抑制素(obestatin)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3月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医院产科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超重组69例、肥胖组36例,及同期健康孕妇66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以生化免疫分析法检测胰岛素、肥胖抑制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相关实验指标。结果 超重组及肥胖组与对照组肥胖抑制素水平为304±58,275±57 vs 317±80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235,P<0.05); 肥胖组与对照组CPR,TNF-α和IL-6水平为29.4±10.3 mg/L,56.8±9.0 pg/ml,36±8.1pg/ml vs 10.5±5.2 mg/L,40.3±10 pg/ml,28±8.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3.24,3.31,均P<0.05); 超重孕妇肥胖抑制素水平与BMI,空腹血糖、胰岛素和HOMA-IR呈明显负相关(r=-0.41,-0.38,-0.35,-0.40,均P<0.01)。血清肥胖抑制素水平与CPR,TNF-α,IL-6水平呈负相关(r=-0.34,-0.36,-0.33,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BMI和HOMA-IR是妊娠肥胖血清Obestatin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73,P=0.035)。结论 妊娠超重孕妇肥胖抑制素水平减低,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其改变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8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停用降压药2周后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80m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5mg,每天3次,药物剂量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整,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压、左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均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肥厚均逆转,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与卡托普利均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同时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5.
目的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是一种基于文献设计开发的,用于评价膳食对炎症指标影响的一种流行病学调查工具,目前DII在中国社区老年人中的研究较少,故本研究以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介绍DII的计算方法 ,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上海市某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应用食物频率问卷法,调查研究对象的膳食数据并计算DII。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人DII的影响因素。结果促炎倾向组的老年人主食、干豆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蛋类、水产品、水果、干坚果及种子类、菌菇以及蔬菜摄入量较低,肉类摄入量较高。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性DII为中性和/或促炎性的可能性是男性的3.14倍(95%CI:1.68~5.88);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和大专以上水平的老年人DII为中性和/或促炎性的可能性分别是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的0.37倍(95%CI:0.16~0.86)和0.23倍(95%CI:0.10~0.54);过去吸烟者和现在吸烟者DII为中性和/或促炎性的可能性分别是从不吸烟者的2.23倍(95%CI:1.16~4.27)和2.07倍(95%CI:1.01~4.23);低水平身体活动者DII为中性和/或促炎性的可能性是高水平者的1.98倍(95%CI:1.13~3.53)。结论女性、文化水平低、吸烟和低水平身体活动与DII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腔扩容术对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成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8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成年患者,治疗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鼻阻力测量鼻功能检查、耳鼻喉专科查体以及多导睡眠监测,并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ESS)以及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SNOT-20)量表。术后随访,第3个月时对所有患者复查以上指标。 结果 术前与术后3个月相比,所有患者SNOT-20量表总分明显降低(P<0.05);ESS值明显降低(P<0.05);鼻腔总阻力明显下降(P<0.05)。 结论 SNOT-20量表与多导睡眠联合监测对鼻腔扩容术的疗效评价更为准确,应用鼻腔扩容术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年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测定肉桂预煎液中有效成分肉桂酸的含量,研究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对肉桂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DAD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1%甲酸溶液-乙腈(60:40),比例流速1.0 ml/min,柱温25 ℃;进样量5 μl。检测波长275 nm;肉桂预煎液分别置于低温(4 ℃)、常温(25 ℃)、高温(40 ℃)条件下储存,分别于第0、1、3、7、14、21、30天检测肉桂酸的含量。结果 肉桂酸在该条件下分离良好,在10.21~204.2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均良好;与储存第0天相比,常温储存21、30 d,高温储存14、21、30 d测得肉桂预煎液中肉桂酸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其他组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 该HPLC-DAD 法稳定性、重复性好,快速便捷;肉桂代煎液冷藏30 d内有效成分肉桂酸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指标(BMI、WC、WHR)与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上海宝山区大场社区366名6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及进行肥胖指标测量,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进行认知评估。肥胖相关指标主要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结果年龄、教育、BMI及WHR是社区老年人认知的影响因素。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OR=0.177,95%CI0.039~0.809)和高BMI(OR=0.886,95%CI0.807~0.972)是保护因素,年龄(OR=1.087,95%CI1.302~1.145)和WHR(~*10)(OR=2.255,95%CI1.330~3.823)是危险因素。结论WHR是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而言,控制腰臀比(WHR)比控制身体质量指数(BMI)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破裂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年8月-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8例子宫破裂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缺乏产前检查、疤痕子宫、多产、胎位不正为妊娠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其中非疤痕子宫3例,疤痕子宫5例。这8例患者中7例行子宫修补术(3例同时行绝育术),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胎儿均死亡,产妇均抢救成功。8例子宫破裂均发生于足月临产后(也就是分娩期),存在头盆不称,出现梗阻性难产。结论:为降低子宫破裂发生率,应提倡计划生育,节制生育,减少多产;降低剖宫产率;宣传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开展产前保健;高危妊娠者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正确处理产程。  相似文献   
10.
瞿敏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3):452-454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医院2006~2010年45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药品种类、微生物出现次数、给药途径以及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探讨和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各种因素。结果451例药物不良反应中,女性占总例数的58.09%(262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87.36%(394例);最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为抗感染药,占总例数的71.4%(322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总例数的62.75%(283例)。结论增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