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2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篇 |
儿科学 | 10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42篇 |
口腔科学 | 28篇 |
临床医学 | 198篇 |
内科学 | 35篇 |
皮肤病学 | 22篇 |
神经病学 | 29篇 |
特种医学 | 27篇 |
外科学 | 93篇 |
综合类 | 1312篇 |
预防医学 | 205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246篇 |
中国医学 | 104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9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115篇 |
2013年 | 260篇 |
2012年 | 245篇 |
2011年 | 415篇 |
2010年 | 352篇 |
2009年 | 156篇 |
2008年 | 221篇 |
2007年 | 154篇 |
2006年 | 142篇 |
2005年 | 88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在我国呈直线上升趋势。该病诊治存在问题是:①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②患病率高、治残率高、病死率高;③病理生理、分子水平、新的危险因素(基因、环境、心理、社会)研究很弱。治疗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提高高血压病的诊治水平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脉动预真空消毒灭菌器渗漏查找和补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雨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5,29(3):233-233
脉动预真空消毒灭菌器(以下简称消毒锅)是集高压蒸汽、水、电、压缩空气于一体的多介质医疗设备,其机械结构形态各异,内部环节错综复杂,引起介质泄漏和渗漏,几率很高.漏水、漏蒸汽、漏压缩空气,使真空度不够是该装置常见并多发的故障.如何尽快地找出漏点是排除故障的关键.那些严重的漏点非常容易发现,而那些轻微的泄漏和渗漏点,就难找,必须采用必要的方法才能发现.如方法不当,就会浪费大量的维修时间,延误消毒品的供应.笔者根据多年维修该装置的经验,现以美制EAGLE3000系列脉动预真空消毒锅为例,将几种常用的找漏和补漏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上严重伤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COPD急性加重期若治疗不当,患者可因呼吸衰竭,危及生命。我科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具有抗菌活性的SMAP-29衍生物,一步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方法化学合成经改造的抗菌肽SMAP-29衍生物,纸片扩散法检测抗菌活性后,人工并用合成抗菌肽SMAP-29衍生物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TYB11上,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酶切和测序鉴定后,用异硫代β—D-半乳糖昔(isopropyl β—D—thiogalactoside 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经几丁质亲和层析柱纯化。结朵化学合成的抗菌肽SMAP-29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SMAP-29衍生物的编码基因按正确方向和序列插入表达载体,融合蛋白的表达量达到大肠杆菌蛋白总量的40%,几丁质亲和层析后获得了可溶性SMAP-29衍生物。结论成功构建了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的抗菌肽SMAP-29衍生物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克服了抗菌肽对宿主菌的毒性,实现了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和一步亲和层析纯化,为进一步检测活性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再次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1例鼻中隔偏曲矫正不彻底的患者,按照鼻中隔偏曲部位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再次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全部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主观治愈率78%(32/41),好转率22%(18/4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鼻中隔偏曲部位的不同特点,对鼻中隔矫正不彻底患者在鼻内镜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能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08—2012年本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8.0±2.2)岁。左侧17例,右侧23例;伸直型26例,屈曲型14例;尺偏型22例,桡偏型18例。所有患儿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与血管性损伤,受伤后2~8h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研究分析,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治疗方法,为髋关节术后脱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11年10月,我组所进行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95例患者,所有患者由同一术者完成,均采用后外侧手术入路.患者平均年龄57.2岁,其中男187髋女108髋.因股骨头坏死手术179髋,股骨颈骨折91髋,翻修术15髋,骨性关节炎7髋,病理骨折2髋.术后有13例发生关节脱位,并给予复位治疗.本文对脱位病例进行了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切口、安装角度、术后不良活动等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平均住院20.5天,术后随访1-3年.有13例发生脱位,所有脱位患者均为术后不良活动导致,都属于后上方脱位,在患侧臀部可触到脱位的股骨粗隆部.脱位后分别采用床头手法复位﹑麻醉下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床头手法复位13例,成功8例,失败5例.2例麻醉下复位成功,3例切开复位成功.所有复位患者无2次脱位发生.结论:随着人工髋关节技术的发展,术后不良活动逐渐成为目前脱位的重要原因.正确的康复锻炼方式,能有效地防止早期脱位的发生.不良活动的脱位复位后,不用限制肢体的正常活动锻炼.脱位患者无2次脱位发生.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