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影响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各种危险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 (GFR)的影响 ,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对 2 1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有关GFR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GFR下降组的年龄、病程、高血压史、冠心病史、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腰臀围比值均明显高于GFR正常组 (P <0 .0 1 )。② 2组的GFR、尿素氮、肌酐和尿白蛋白的对数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③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影响糖尿病病人GFR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年龄、肌酐、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史和尿素氮。提示 :为早期预防糖尿病肾病 ,除了要有效控制血糖外 ,还要严格控制血压和积极防治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足踝部不同类型病变的分析及与MRI对比,探讨SPECT/CT对足踝部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因足踝部疼痛且患足未行手术治疗、行足踝部SPECT/CT与MRI检查的患者,以检查后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SPECT/CT与MRI对足踝部骨病变、关节病变、软组织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比较SPECT/CT与MRI对足踝部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SPECT/CT与MRI对足踝部病变的总体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61%和81%、56%,差异无统计学异意义(均P>0.05)。SPECT/CT对足踝部骨病变的敏感度(95%)高于MRI(80%,P<0.005),对足踝部软组织病变的特异度(84%)明显高于MRI(42%,P<0.001)。SPECT/CT和MRI联合诊断足踝部病变的总体敏感度、特异度为98%、57%,其敏感度高于单独使用SPECT/CT或MRI(均P<0.05)。结论SPECT/CT与MRI比较,对足踝部病变的总体诊断价值相当,而对足踝部骨病变的敏感度较高,对软组织病变的特异度较高,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99mTc-MIBI甲状腺显像半定量分析鉴别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99mTc-MIBI甲状腺显像半定量分析法鉴别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36例Na99mTcO4甲状腺显像为单发"冷结节"患者,行99mTc-MIBI甲状腺双时相显像,分别计算15和120min甲状腺结节摄取比值(ER、DR),以良性结节组的DR均值+标准差(0.90+0.21)为诊断恶性病变的阈值.结果手术证实良性病变22例,ER与DR值分别为0.89±0.33、0.90±0.21,恶性病变14例,ER和DR值分别为1.16±0.51、1.34±0.64,ER值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DR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99mTc-MIBI甲状腺显像DR值诊断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85.7%,特异性86.4%,阳性预测值80.0%,阴性预测值90.5%.结论99mTc-MIBI甲状腺显像半定量分析能较好的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DR比ED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身核素骨扫描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转移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8月-2007年2月临床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36例患儿,在治疗前进行全身核索骨扫描,观察扫描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36例患儿中死亡4例,其中3例为骨侵犯或转移,此3例中只有1例脑脊液中发现肿瘤细胞;随访时间10~18个月,甲均13.6个月.结论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骨转移发生率极低,核素骨扫描不建议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针对晚期病例,核素骨扫描可以对转移和预后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5.
应用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价氟西汀的抗抑郁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西汀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抗抑郁药。笔者探讨了用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价该药抗抑郁疗效的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0例首次发作并使用氟西汀正规治疗的中度抑郁症患者 ,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2 2~ 5 0岁 ,平均 (36 .1± 10 .8)岁。抑郁改善程度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价。均于氟西汀治疗前及治疗后 0 .5~ 1年各行 1次99Tcm 双半胱乙酯 (ECD)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采集条件、图像重建及半定量分析参见文献[1]。数据以 x±s表示 ,并行F检验。二、结果与讨论10例患者治疗前HAMD总分为 2 4~5 0 (31.5…  相似文献   
6.
7.
目前三探头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断层显像(FDG—THTC)应用于肺部病灶定性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FDG—THTC在难于获取病理诊断的肺部病变患者处理决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腺样囊性癌(ACC)常发生于头颈部,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均采用手术结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手术联合放疗可达到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尤其是对手术无法切除的晚期恶性肿瘤,而放疗可缓解局部症状、延缓肿瘤发展.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近距离放疗方法,可一次性完成插植,具有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轻微、靶区定位准确和操作简单的特点.12...  相似文献   
9.
99mTc-奥曲肽SPECT/CT评价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99mTc-奥曲肽眼眶显像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炎症活动度的评价效果。方法 对41例TAO患者(82只眼)行99mTc-奥曲肽眼眶SPECT/CT融合显像,并以10例无眼部疾病的肺癌患者(20只眼)作为对照。以临床活动性评分(CAS)作为标准,计算出其眼眶99mTc-奥曲肽摄取比值(UR)。结果 按阅片结果将82只眼分为阳性组(n=44)和阴性组(n=38),阳性组平均CAS为3.60±0.99,阴性组平均CAS为0.97±1.19,阳性组平均CAS显著高于阴性组平均CAS(P<0.05),阅片结果与CAS的一致性为中等程度;TAO患者平均UR为1.54±0.50。按CAS将82只眼分为活动期组(CAS≥3)和非活动期组(CAS<3),活动期组(n=42)平均UR为1.80±0.49,平均CAS为3.81±0.99,非活动期组(n=40)平均UR为1.23±0.32,平均CAS为0.74±0.89,非活动期组显著低于活动期组(P<0.05);UR与CAS呈中度相关(r=0.61,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区分活动期及非活动期TAO的UR阈值为1.38,其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80.00%。对照组平均UR为1.03±0.09,显著低于TAO组(P<0.05)。结论 99mTc-奥曲肽眼眶SPECT/CT显像可以对TAO是否处于炎症活动期进行评估,使放射性核素显像的解剖定位更加精确,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大脑半球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不仅包括运动区、运动前区的重组,还和远隔区域的变化相关。本文旨在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观察到的亚急性期幕上脑梗死患者远隔区域低灌注程度与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单侧幕上脑梗死患者,于亚急性期(5~14天)进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若发现存在远隔区功能抑制,对远隔区的放射性计数进行半定量分析,按如下公式计算远隔区域脑血流的不对称指数(AI):[(正常区域放射性计数-远隔区域放射性计数)/正常区域放射性计数]×100。入组患者根据不对称指数分为轻度(AI≤5)、中度(510)组。发病60天后使用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NSS)、恢复指数(RI)和Barthel指数(BI)对各组患者进行临床预后评估。结果:共收集首发单侧幕上脑梗死后发生远隔功能抑制现象的病例66例,其中轻度组23例,中度组27例,重度组16例。三组之间的恢复指数、Barthel指数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恢复指数与反映远隔区域脑血流的不对称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r=-0.564,P<0.01),Barthel指数与不对称指数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552,P<0.01)。结论:幕上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远隔区域低灌注程度在神经功能恢复中具有重要意义。SPECT可作为临床上低灌注程度测定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