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和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舌尖音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语音训练方法。 方法分析108例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和112例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舌尖音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再各选择21例患者进行语音训练,并探讨两种类型患者语音训练的方法。 结果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舌尖音构音障碍的临床语音特点常表现为置换、舌后音化和侧化,108例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中,舌尖音置换、舌后音化和侧化异常语音分别有89例(82.4%)、19例(17.6%)和12例(11.1%)。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舌尖音构音障碍的临床语音特点常表现为[l]音的浊化代偿和[zh]、[ch]、[sh]、[z]、[c]、[s]的浊化代偿、[i]和[u]的鼻音构音、舌尖中音[d]、[t]的脱落以及[zh]、[ch]、[sh]、[z]、[c]、[s]的侧化;112例腭咽闭合不全患者中,表现为这4种语音障碍类型的患者分别有85例(75.9%)、67例(59.8%)、47例(42.0%)和22例(19.6%)。21例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经1~2个疗程的语音训练后,舌尖音发音错误的个数由训练前的(20.48±8.52)个减少到训练后的(5.33±4.78)个,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02,P=0.000);21例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经2~3个疗程的语音训练后,舌尖音发音错误的个数由训练前的(26.29±6.88)个减少到训练后的(8.29±5.30)个,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4.430,P=0.000)。 结论功能性语音障碍和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舌尖音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具有很大差异性,应根据患者语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对患者采取个性化语音训练方案;语音训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顶舌法联合刮舌法对舌系带过短患儿术后舌尖音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50例舌系带过短术后仅有舌尖音发音障碍的患儿(4~8岁)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在常规语音训练的基础上配合顶舌刮舌法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语音训练,分别测试两组患儿在语音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的语音清晰度,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患儿治疗前的语音清晰度分别约为37.91%、37.69%,治疗后分别为87.69%、72.99%,两组患儿治疗前语音清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6,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语音清晰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且实验组患儿语音清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顶舌法联合刮舌法可以促进舌系带过短患儿术后仅有舌尖音发音障碍患儿语音清晰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英语辅音发音障碍的特点及矫正方法。 方法 选择经过系统语音矫正康复后仍存在英语辅音发音障碍的FAD患儿26例,分析其英语辅音发音错误后,制订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矫正。矫正前、后,采用异常英语辅音检测表、复辅音检测表对患儿的英语辅音及复辅音进行测试。 结果 语音矫正后,患儿发[w]、[v]、[θ]、[]、[z]、[r]、[tr]、[dr]、[l]9个英语辅音的正确个数由矫正前[(8.15±2.03)个]显著增加至[(18.04±1.08)]个,发复辅音的错误个数由矫正前的[(14.46±2.37)]个减少至[(0.62±0.7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AD患儿的英语辅音发音障碍主要表现在[w]、[v]、[θ]、[]、[z]、[r]、[tr]、[dr]、[l]9个辅音及复辅音,采用针对性的矫正方法能显著改善患儿的发音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年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辅音发音错误的特点,为制定语音训练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42例成年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对患者进行语音评估,对其辅音的发音错误类型及方式进行分析.结果42例成年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主要的辅音发音错误类型为置换、扭曲,其次为脱落.按发音部位,错误辅音依次为舌尖后音(39例,92.86%)、舌尖前音(31例,73.81%)、舌面音(22例,52.38%)、舌根音(19例,45.24%)、舌尖中音(18例,42.86%)、唇齿音(6例,14.29%)及双唇音(6例,14.29%);辅音错误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sh/、/zh/、/ch/、/r/、/z/、/c/、/s/、/q/、/x/、/j/、/g/、/k/、/h/、/t/、/l/、/d/、/f/、/p/.辅音错误方式有:舌前音化(22例,52.38%)、非送气化(12例,28.57%)、侧化构音(12例,28.57%)、辅音脱落(9例21.42%)、舌后音化(8例,19.05%)、舌面音化(4例,9.52%)、双唇音化(4例,9.52%)、唇齿音化(3例,7.14%).结论成年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的辅音发音错误类型主要是置换和扭曲;错误辅音主要为舌尖后音、舌尖前音、舌面音、舌根音、舌尖中音;辅音发音错误方式主要为舌前音化、非送气化、侧化构音、辅音脱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舌系带延长术后构音障碍患者异常舌尖前音的语音特点和康复训练方法。方法选择107例(3~26岁,平均7.21±4.55岁)舌系带延长术后构音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舌尖前音的构音障碍特点,再从中选择32例(3~24岁,平均7.59±5.10岁)有舌尖前音构音障碍的患者进行3个疗程的语音康复训练,分析康复效果。结果107例患者中/z/、/s/的构音错误形式主要是与/a/、/o/、/e/、/u/或以其为介母的韵母组合时置换成舌尖中音/d/,分别为35例(32.71%)、28例(26.17%);/z/与/i/组合时置换成/j/有33例(30.84%)、/s/与/i/组合时置换成/x/有43例(40.19%);/c/的构音错误形式主要是与/a/、/o/、/e/、/u/或以其为介母的韵母组合时置换成/d/(6例,5.61%)和/t/(27例,25.23%),/c/与/i/组合时分别置换成/q/(45例,42.06%)、/j/(15例,14.02%);另/z/、/c/、/s/还分别置换成/zh/(15例,14.02%)、/ch/(17例,15.89%)、/sh/(14例,13.08%)及侧化(分别为11、10、12例)。32例患者经过语音康复训练后,舌尖前音构音错误的个数从训练前的34.53±6.08个减少到训练后的7.97±2.5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35,P<0.001)。结论本组患者舌尖前音构音障碍错误形式主要为置换及侧化;本研究针对舌尖前音异常患者的训练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年龄对舌系带延长术后语音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舌系带延长术后语音障碍患者开展语音评估和术后康复矫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54例舌系带延长术后一个月仍未恢复正常语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学龄前期(3~6岁)83例、学龄期(7~12岁)52例、青春期(13~18岁)11例及成人(>18岁)8例,应用Model 4500计算机语音工作站以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表分别测试各组对象的语音清晰度(phonetic intelligi-bility,PI)值,对年龄和各组PI值的关系做关联性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人四组舌系带延长术后一个月语音障碍患者的PI值平均为25.37%±16.25%、39.14%±18.11%、50.64%±20.24%、64.63%±20.28%,PI值与年龄存在正相关(r=0.467,P<0.05),表明PI值随年龄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进一步经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年龄对患者PI值的决定系数为0.270,说明年龄对舌系带延长术后语音障碍患者预后有一定影响.结论 舌系带延长术后仍存在语音障碍患者的PI值随年龄的增长有升高的趋势,且年龄对其预后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舌系带延长术后一个月仍存在语音障碍的患者应及时就诊进行语音康复矫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和语音训练方法.方法 通过语音评估归类分析87例4~26岁FAD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分析异常塞音/b/、/p/、/d/、/t/、/g/、/k/的构音错误方式和错误表现形式;针对性实施语音训练矫正异常塞音构音部位及构音方式的错误,分析疗效.结果 塞音/t/错误例数最多(82/87),其他依次为/k/(77/87)、/d/(67/87)、/g/(60/87)、/p/(59/87),/b/音例数最少(3/87).发生率最高的错误方式为擦音化(65.52%),其他主要为不送气化(63.22%)、舌前音化(54.02%)、构音扭曲(33.33%)、双唇音化(32.18%)、舌后音化(18.39%)、辅音脱落(17.24%).经过2~10次语音训练,87例患者中完全治愈71例(81.61%),部分治愈16例(18.39%),塞音错误字数由训练前的67.97±18.56个减少到训练后的4.03±2.7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01,P<0.001).结论 本组FAD患者异常塞音发生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t/、/k/、/d/、/g/、/p/、/b/,构音方式错误主要为擦音化、不送气化、构音扭曲、辅音脱落,构音部位错误主要为舌前音化、双唇音化、舌后音化;根据错误部位及错误方式集中开展针对性的语音训练可有效矫治塞音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患者舌面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及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腭裂术后存在舌面音异常的123例患者(年龄4~27岁,平均8.94±6.95岁)的语音特点,按照构音异常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70例),对各组患者行2~5周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其中轻、中、重度组患者的疗程分别为2~3周、3~4周和4~5周,比较各组疗效;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学龄前(72例)、学龄(24例)、青春期(19例)、成年组(8例),对舌面音异常例数分布与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对象中舌面音异常/j/音主要表现为省略构音,占70.73%(87/123),/q/音和/x/音主要表现为腭化构音,分别为37.40%(46/123)和29.27%(36/123)。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后,107例治愈,12例好转,4例无效,总治愈率为86.99%(107/123),其中轻度组治愈率为100%(21/21),中度组治愈率为90.63%(29/32),重度组治愈率为81.43%(57/70),不同严重程度组患者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313,P=0.070)。不同严重程度组患者的疗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785,P<0.001),任何两组间在疗程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舌面音异常的例数与年龄呈负相关(r=-0.731,P<0.001),年龄对舌面音异常的决定系数R2为0.517。结论本组腭裂术后患者舌面音异常的语音特点主要为省略构音和腭化构音;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法疗效确切,构音障碍程度越严重,所需疗程越长;年龄是影响舌面音异常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舌根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和康复训练方法。方法 分析87例FAD患者舌根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对其中72例舌根音异常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对舌根音构音异常和年龄的关系进行关联性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g/的构音错误主要是置换成/d/、/b/或脱落;/k/音主要置换为/d/、/t/、/g/、/p/、/b/;/h/音主要置换成/g/、/f/、/p/、/b/或脱落。/g/、/k/、/h/均涉及的错误方式为舌前音化及双唇音化。舌根音与/a/、/e/为韵头的韵母相拼时,构音错误以舌前音化为主;而与/u/为介母的韵母相拼时,主要表现为双唇音化。经过3~10次语音训练,发音错误字数由训练前的(40.28±6.08)减少到训练后的(6.24±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79, P=0.000)。FAD患者舌根音错误字数与年龄呈负相关(r=-0.691,P=0.000),年龄对舌根音构音错误的决定系数为0.472。结论 舌根音构音错误类型主要为置换,舌根音与不同韵母相拼时,错误方式不同;针对性康复训练的疗效确切;年龄是影响舌根音构音障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舌面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及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FAD患者,分析其舌面音异常的语音特点,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对舌面音构音异常和年龄的关系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j/音构音错误主要置换成/x/和/d/、侧化、脱落;/q/音主要置换成/j/、/x/、/t/和侧化;/x/音主要置换成/j/和侧化;三者均涉及的错误方式主要为置换(与u、i为介母的韵母组合时)和侧化(与i为介母的韵母组合时)。经过3~6周的针对性训练,104例痊愈,13例好转,总治愈率为86.67%(104/120),轻、中、重三组治愈率分别为100%(7/7)、82.61%(19/23)、86.67%(78/90)。发音错误字数由训练前的23.11±9.41减少到1.85±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3.012,P<0.001)。FAD患者舌面音错误字数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045,P=0.626)。结论 舌面音构音错误类型主要为置换、侧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是矫治FAD患者舌面音异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