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治疗中实施针灸以及功能锻炼方案的作用。方法:从茂名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接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常规功能康复锻炼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针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肢体痉挛程度、Berg平衡量表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肢体功能、肢体痉挛程度、Berg平衡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痉挛程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而肢体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通过针灸疗法可发挥温经通络的功效,联合康复功能锻炼提升肢体功能改善效果,从而促进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运动想象对偏瘫患者手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偏瘫伴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选取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1次/d,每周5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以下评估: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经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运动想象对提升偏瘫患者的手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293-296
目的探讨经口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经口球囊扩张术联合常规康复训练,40例)和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40例),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吞咽障碍程度(VFSS评分、咽通过时间)、负性情绪(HAMA评分、SD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咽通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口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能提高疗效,降低负性情绪,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对87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实施相应护理,2W后对患者睡眠情况再次进行评估。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睡眠情况与实施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评价.方法 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应用吞咽治疗仪加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用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经过15 d的治疗及护理,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且治疗组治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探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8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间歇导尿术及膀胱功能锻炼。结果全部患者经间歇导尿,排尿功能有明显改善,1~3M恢复自主排尿,残余尿量〈100 ml,无发生泌尿系感染。结论采用间歇导尿术对改善脊髓损伤尿潴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Lokomat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时长对不同步行功能水平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改变的效果,为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机器人康复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价为0、1级的患者纳入低水平步行功能组,FAC评价为2、3级的患者纳入高水平步行功能组,每组60例。每组再按照下肢机器人训练时长分为20min组、30min组和40min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4周的常规康复训练+机器人训练,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BBS、F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低水平步行功能组中,下肢机器人训练时长为20min的患者FMA、BBS、FAC评分提高较训练30min和40min的患者更明显,而高水平步行功能组训练时长为40min的患者FMA、BBS、FAC结果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Lokomat机器人不同步行训练时长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有所影响。当患者步行功能水平较低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