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结合经颅多普勒(TCD)测定单位时间通过左右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量.方法用MRI检查52例非脑血管病的老年患者,并对双侧椎动脉(V5近端)及基底动脉中段MRI T1、T2像的血管影进行放大,测量其平均直径作为动脉的内径.用TCD测定其收缩期血流速度(Vs),再由公式单位时间血流量(F)=60SVs/2,计算出各条动脉的F.结果左侧椎动脉F为(122.11±40.50)ml/min,右椎动脉为(88.82±42.58)ml/min;两者的总量为(210.90±57.87)ml/min,基底动脉的F为(123.05±52.84)ml/min.结论用MRI结合TCD测量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是一种比较准确而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比剂注射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50例行冠状动脉CTA成像患者,随机抽取50例二期相对比剂注射技术为A组,三期相对比剂注射技术分B1组(1.0 mL/kg)和B2组(0.8mL/kg)各50例.A组:一期碘普罗胺1.0 mL/kg,注射速率4.5mL/s;二期生理盐水30 mL,注射速率4.0 mL/s.B1组:一期碘普罗胺按1.0 mL/kg对比剂总量的75%,注射速率4.5 mL/s;二期碘普罗胺按对比剂注射总量的25%+生理盐水按1:1浓度,注射速率4.0 mL/s;三期生理盐水25 mL,注射速率3.5 mL/s.B2组:一期碘普罗胺(0.8 mL/kg)按对比剂注射总量的75%,注射速率4.5 mL/s;二期碘普罗胺按对比剂注射总量的25%+生理盐水按1:1浓度,注射速率4.0 mL/s;三期生理盐水25 mL,注射速率4.5 mL/s.将图像根据5分制评分标准,评分在3分及以上的受检者纳入研究.结果 3种对比剂注射技术的比较显示B2组与A组、B1组对比剂用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房、左右心室、主动脉根部和冠状动脉密度A组与B1组、B2组比较,右心房与右心室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A成像采用三期相对比剂优化注射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可以减少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8岁,因上腹部肿物伴腹痛1年余,2006年1月行B型趟声及MRI检查,示左上腹后腹膜巨大肿块收入我院。病史中无发热、腹泻。查体:体温36.4℃,P84次/min,R20次/min,血压1.58~1.02kPa(116/75mmHg)。腹部稍膨降,左上腹可扪及约13-15cm肿块,质巾等,活动度差,有压痛。肝睥肋下末触及,CT检查:采用GE Lightspeet 16多层螺旋CT仪。10mm层厚平扫后,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各种性质的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或破裂后阻塞管腔使得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所致的心肌损害,常猝然发病,导致死亡。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2]。冠心病已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因此早期检出斑块,对临床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冠状动脉内的斑块引起冠心病的原因主要有2种:一是斑块引起的管腔狭窄;二是斑块破裂后脱落的小斑块阻塞远端分支血管,导致血管栓塞。1斑块引起狭窄的诊断长期以来,传统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颈静脉体瘤是原发于胚胎期神经构成的副神经节组织肿瘤,又称化学感受器瘤、类颈动脉体瘤、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颈静脉球体瘤或鼓室体瘤等.颈静脉体瘤仅占颅内肿瘤的0.13%,占全身化学感受器瘤的6.5%[1].本研究分析讨论了我院收治的1例较典型病例的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诊断卵巢卵黄囊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黄囊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来源的少见卵巢恶性肿瘤,而双侧者更为罕见,由于发病率低,易被误诊。1病历简介患者,女,24岁。因下腹坠痛持续加重1周,拟诊附件区混合性包块,于2005年9月4日入我院。2个月前因妊娠后出现腹部持续性胀痛,在外院行中止妊娠术。查体:体温38℃,心肺正常。腹部膨隆,右中下腹及右侧附件区分别触及8cm×8cm×9cm和5cm×5cm×5cm包块。右中下腹包块,上界平脐,质硬,活动度差,压痛明显。腹肌紧张、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正常,阴道后穹窿饱满、压痛,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血性液体40ml,送检涂片,高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征象与激素受体ER和P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乳腺钼靶X线摄影、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X线表现.术后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乳腺癌原发灶癌细胞ER和PR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钼靶X线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乳腺癌中,乳腺癌X征象钙化与癌细胞ER阳性表达之间相关(P<0.01);PR阳性表达水平与钙化和肿块边缘有毛刺征象的癌细胞之间有相关性(P<0.0 1).结论 乳腺癌钼靶X表现与激素受体ER和PR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可以预测ER和PR的表达,为临床内分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病人相应动脉血管内径及血管断面的血流状态与该疾病间的关系 ,我们用磁共振显像(MRI)轴位断层T1、T2 加权像对 71例病人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进行内径测量及横断面血流状况的分析。并将此与 76例非脑血管病老年病人进行对照 ,以明确该研究对本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入选标准1 1 1 患病组 :年龄 >60岁 ,曾有过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史。其发作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第三次修订 ) 1986年所制定有关该病诊断标准。1 1 2 对照组 :年龄 >60岁 ,无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成分演变的预测价值和意义.方法 收集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25枚.根据治疗方法,18枚肾结石分为单纯碱化治疗组(n=9枚)和综合处理组(n=9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精确测定结石中钙含量.使用螺旋CT检查体外测量婴幼儿尿路结石(实验组)和随机选择的61枚成人尿路结石(对照组)的最大CT值. 结果 婴幼儿尿路结石钙含量0.11% ~26.30%.婴幼儿尿路结石CT值与结石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 =0.855,P<0.01).单纯碱化治疗组和综合处理组肾结石CT值分别为(162±60) HU与(783±476) HU,钙含量分别为(1.30±1.51)%与(19.83±7.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T值≤400 HU的婴幼儿尿路结石比较,>400 HU的结石钙含量显著升高[(21.71±5.27)%,(1.65±1.82)%,P<0.01],且对单纯碱化治疗效果不好(x2=11.455,P<0.01). 结论 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尿路结石成分演变的预测中,CT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辅助诊断工具.临床CT值>400HU的婴幼儿尿路结石可能由于含有更多钙而对单纯碱化治疗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扩散峰度成像(DKI)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技术(3D ASL)分析未治疗抑郁症患者丘脑和基底核微观结构和血流灌注的改变。方法 收集未治疗抑郁症患者21例(病例组)及健康志愿者32名(对照组),均接受DKI、3D ASL及常规MR扫描,测量并比较2组间双侧丘脑、尾状核头、壳核的DKI参数和扩散参数,以及3D ASL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左侧尾状核头Ka值增高、Kr值减低(P均< 0.05),右侧壳核Ka值增高(P均< 0.05),左侧尾状核头及双侧壳核CBF显著减低(P均< 0.05)。结论 未治疗抑郁症患者存在基底核DKI参数及血流灌注的异常,提示基底核区微观结构完整性受损、血流灌注减低,可能是抑郁症的神经影像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