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白芍总苷胶囊,同时纳入40例健康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受检者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1个月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均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曲安奈德能有效降低OLP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福赛斯坦纳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比较N-乙酰胞壁酸及不同营养因子对其生长繁殖的影响,筛选该菌体外培养的最佳营养条件,建立其体外培养的技术方法。方法 (1)培养基制备:在血平板中加0.005%N-乙酰胞壁酸形成改良培养基;制备血平板与不同浓度(0.5、3、10、50、100 mg/L)的N-乙酰胞壁酸形成的培养基;制备10 mg/L N-乙酰胞壁酸与氯化血红素、酵母提取物、维生素K3、脱纤维羊血组合形成不同组别的培养基。(2)接种培养后,用磷酸盐缓冲液将细菌洗脱,并用酶标仪(OD_(600))测定其吸光度。结果福赛斯坦纳菌在含N-乙酰胞壁酸的培养基中生长更好,浓度为10 mg/L时促进作用最明显且细菌形态更为典型。在组3培养基中生长最快。结论 N-乙酰胞壁酸能促进福赛斯坦纳菌的生长繁殖,浓度为10 mg/L时促进作用最明显;N-乙酰胞壁酸及氯化血红素、维生素K3、酵母提取物和脱纤维羊血组合能使其生长周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石辛含片治疗复发性口疮(胃火上炎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优效性检验、进行随机双盲单模拟、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石辛含片和安慰剂,疗程为5 d.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疼痛初始缓解时间,次要疗效评价指标为全部溃疡愈合率、目标溃疡愈合率、目标溃疡存在时间、溃疡总数、疼痛指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合金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钛锆铌锡合金组(采用钛锆铌锡合金烤瓷冠进行牙体修复)46例与镍铬合金组(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进行牙体修复)47例。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修复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等。结果钛锆铌锡合金组患者口腔修复有效率为95.6%(44/46),镍铬合金组为78.7%(37/47)。钛锆铌锡合金组患者中出现2例牙龈红肿、1例牙龈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6.5%(3/46);镍铬合金组患者中出现3例牙龈红肿、3例牙龈出血、3例过敏、3例牙龈黑线,并发症发生率为25.6%(12/47)。钛锆铌锡合金组患者满意率为95.6%(44/46),镍铬合金组为74.5%(35/47)。两组口腔修复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锆铌锡合金在口腔修复中比镍铬合金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石辛牙痛口含片对胃火牙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胃火牙痛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石辛牙痛口含片组)114例,对照组(牛黄解毒片组)38例。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牛黄解毒片)平行对照研究方法。结果 两组结果比较显示: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石辛牙痛口含片是治疗胃火牙痛一种可供选择的、且无明显全身毒副作用的、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吴丹  刘寻  谢塞飞  朱可可  谭劲 《西部医学》2024,36(6):826-83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介导M2巨噬细胞在口腔黏膜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25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口腔黏膜成纤维化(OSF)组(20只)和对照组(5只)。OSF组通过槟榔碱刺激建立OSF小鼠模型,对照组使用PBS注射液在相同部位给药。观察口腔黏膜组织巨噬细胞表型、IL-33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表达水平;培养人口腔黏膜细胞并与M2巨噬细胞相互作用体外模型,使用IL-33添加剂和TGF-β受体抑制剂,观察EMT标志物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证实了口腔黏膜纤维化模型建立成功,与对照组比较,OSF组口腔黏膜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此外,观察到IL-33和TGF-β水平升高以及TGF-β1/Smad通路激活,巨噬细胞在口腔黏膜组织中聚集且表型为M2巨噬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IL-33组E-cadherin水平降低,Vimentin的表达增高(均P<0.05);LY-2109761+IL-33组与IL-33组相比,E-cadherin的表达增高,Vimentin的水平降低(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TGF-β、p-Smad2和Smad2的表达水平提示,与IL-33组相比,LY2109761+IL-33组IL-33对TGF-β有促进作用(P<0.05);IL-33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Smad2水平显著提高(P<0.05);LY-2109761+IL-33组与IL-33组相比,p-Smad2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IL-33通过介导M2巨噬细胞调控TGF-β1/Smad通路促进口腔黏膜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sal fibrosis,OSF)模型大鼠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建模成功的42只OSF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组、姜黄素组各14只。姜黄素组大鼠采用400 mg/kg的姜黄素灌胃,雷公藤多甙组采用30 mg/kg雷公藤多甙液灌胃,模型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干预。在4周后观察大鼠颊黏膜颜色、质地变化、测量张口度、颊黏膜评分及颊黏膜组织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ⅠFN-γmRNA、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因子表达量。结果:雷公藤多甙组、姜黄素组张口度高于模型组、低于正常组,颊黏膜评分、颊黏膜组织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ⅠFN-γ、Wnt1、β-catenin、TGF-β1 mRNA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高于正常组(P<0.05)。姜黄素组张口度高于雷公藤多甙组,黏膜评分、颊黏膜组织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ⅠFN-γ、Wnt1、β-catenin、TGF-β1 mRNA表达量均低于雷公藤多甙组(P<0.05)。结论:姜黄素经作用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通路因子及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PA)、环氧合酶 2(COX?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 OSCC)病人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2—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 OSCC病人 90例( OSCC组)健康体检志愿者 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 uPA、COX?2水平,按照不同病理学分级、不同临床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 OSCC病人中的血清 uPA、COX?2水平差异。结果 OSCC组病人血清 uPA、COX?2水平[(5.44±2.71)mg/L、(27.8±9.3)IU/L]显著的高于对照组[(1.39±0.48)mg/L、(6.5±2.3)IU/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960、21.092,P<0.05);临床分期( 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 OSCC组病人血清 uPA水平[(7.0,6±2.26)mg/L、(6.49±2.28)mg/L]显著的高于临床分期( Ⅰ期+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 OSCC组病人[(4.20±2.56)mg/L、(4.67±2.55)m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365、3.525,P<0.05);在不同病理学分化的 OSCC病人中,血清 u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8,31,P>0.05);临床分期( 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的 OSCC组病人血清 COX?2水平[(32.5±8.4)IU/L、(33.0±7.3)IU/L、(34.6±8.7)IU/L]显著的高于临床分期( Ⅰ期+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及高中分化的的 OSCC组病人[(24.1±7.6)IU/L、(23.2±8.8)IU/L、(23.8±9.0)IU/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85、5.655、 -5.756,P<0.05)。结论 OSCC组病人血清 uPA、COX?2水平较健康对象显著升高,可能,对 OSCC的侵袭转移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预后相关的基因,并探究其在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筛选并纳入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