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康复模式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护骨素(OPG)水平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考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onnectivetissuediease-Pulmonaryaterial hypertention,CTD-PAH)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CTD-PAH患者100例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额外接受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积分、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试验、肺动脉收缩压、心脏每分输出量、肺动脉收缩压和血清ET-1、NO、cAMP和cGMP。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96,P0.05);治疗后,实验组6-MWT和Co显著高于对照组(t=2.39,P0.05;t=3.56,P0.01),实验组肺动脉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t=2.67,P0.05);治疗后,实验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χ~2=4.38,P0.05);治疗后,实验组NO、cAMP和cGMP显著高于对照组(t=5.30,P0.01;t=2.10,P0.05;t=15.04,P0.01),ET-1显著低于对照组(t=10.40,P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可有效治疗CTD-PAH,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改善NO/ET-1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醋瑞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1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采用双醋瑞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类风湿因子(RF)表达水平、相关临床症状指标(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及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功能分级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2组IL-1、ESR、RF表达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TGF-β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及晨僵持续时间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IL-1、ESR、RF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TGF-β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及晨僵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关节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醋瑞因联合甲氨蝶呤可有效的降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性水平,恢复自身免疫系统平衡,减少关节疼痛和肿胀,减少晨僵时间,但未能改善已受损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60岁。因面部、双踝关节肿胀3年,反复喘憋、气短伴双小腿及足部麻木6个月于2013年8月1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及双踝关节肿胀,无明显疼痛,曾在我院门诊查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行骨髓穿刺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具体诊疗及数据不详),患者之后到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就诊,查胸部CT提示胸部无明显病变、心脏彩色超声提示心内结构无明显异常,建议转风湿免疫科就诊,但患者未予重视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6岁,2014年10月主因消瘦、乏力3个月,浑身肌肉疼痛1个月就诊风湿免疫科门诊。患者于2014年7月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消瘦,3个月内体重约减少5 kg,伴全身乏力、易饥多食、手抖、失眠,就诊我院内分泌科检查甲状腺功能示:T3320.11 nmol/ L(正常参考值:76.3~220.8 nmol/ L),T4100.56 nmol/ L(正常参考值:4.50~12.60 nmol/ L),FT330.22 pmol/ L(正常参考值:2.20~4.20 pmol/ L),FT446.77 pmol/ L(正常参考值:0.80~1.70 pmol/ L),TSH <0.01 U/ L(正常参考值:0.30~3.60 U/ L),血肌酸激酶(CK)70 U/ L(正常参考值:0~190 U/ L)肝功能、血常规正常。结合甲状腺彩超明确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 Graves 病,给予甲巯咪唑(商品名赛治,德国默克公司生产)10 mg,3次/ d,口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orders 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CTD-PA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和皮肤科住院及门诊收治的81例CTD-PA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SLE-PAH)36例,系统性硬化症相关肺动脉高压(systemic sclerosis 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SSc-PAH)2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肺动脉高压(primary Sj?gren syndrome associat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SS-PAH)21例。收集并分析这81例CTD-PAH患者的基线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经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波生坦对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合并PA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各80例。单纯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波生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肺动脉收缩压(PASP)、Borg呼吸困难评分、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评分、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充盈速度/舒张晚期充盈速度(E/A)、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三尖瓣反流速率(TRR);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_(L)CO);血清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PASP、Borg呼吸困难评分、HRCT评分均低于单纯组患者,6MWT长于单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LVEF、E/A均高于单纯组患者,LAD、LVEDD、TRR均低于单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PaO_(2)、FVC、FEV_(1)、FEV_(1)/FVC、D_(L)CO均高于单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ET-1水平低于单纯组患者,NO水平高于单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波生坦治疗能够提高对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合并PAH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肺功能及血清指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ontras-enhanced ultrasound,CEUS)和能量多普勒超声(power Doppler ultrasound,PDUS)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8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PDUS和CEUS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滑膜炎的诊断结果及其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种超声技术检出的血管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检出的血管分级0~1级更少,2~3级更多。CEUS检查得到的关节滑膜炎评分显著高于PDUS检查(P<0.05)。两种超声技术检出的血管分级结果、关节滑膜炎评分与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CEUS与PDUS均能较好地反映RA患者关节滑膜内的血管形成变化,预测RA的疾病活动程度,且CEUS在检测微血管方面的效果优于PDU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类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血糖升高特点,探讨调整控制血糖时胰岛素的用法,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血糖进行早期监测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内分泌科、血液病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6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入选患者分为甲强龙治疗组(DM1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M2组)和强的松治疗组(DM3组),每组各2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DGMS)进行连续血糖监测,第2天上午8:00开始给药,其中DM1组静滴甲强龙40 mg,DM2组静滴地塞米松10 mg,DM3组一次口服强的松30 mg.比较三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的血糖波动特点,即餐后3 h血糖水平、餐后血糖峰值及餐后曲线下面积(AUC)增值.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三组患者餐后3 h的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在治疗的第2 d升高程度更为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DM2组患者的血糖升高最为明显,其次为DM3组,最后为DM1组,且三组患者的血糖升高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三组患者中餐、晚餐的血糖峰值及餐后AUC增值均明显高于早餐,增高程度依次为DM2组>DM3组>DM1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其血糖变化有着自身的特点,大部分患者在中、晚餐后表现出高血糖,而甲强龙对血糖的影响最小,但仍需合理的给予降糖处理以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