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精神病院长期住院患者采用四联合理强化回授教育在跌倒预防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临床干预措施的拟定,降低患者跌倒发生风险。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精神病院长期住院患者84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四联合理强化回授教育,比较两组跌倒预防知识技能掌握、跌倒风险及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跌倒技能管理、跌倒管理知识评分均比干预前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MF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跌倒发生率3.33%(1/30)比对照组26.67%(8/30)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精神病院长期住院患者实施四联合理强化回授教育可使其有效掌握跌倒预防知识技能,将患者跌倒风险降低,减少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对2组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9.648,P<0.001),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17.646,P<0.001;t=9.743,P<0.001);观察组SDSS得分低于对照组(t=17.129,P<0.001);GQOLI-74得分高于对照组(t=1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8月江西省荣军优抚医院收治的84例BD躁狂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护理干预,为期8周。对比两组躁狂症状、心理弹性、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躁狂症状、心理弹性、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贝克-拉范深躁狂量表(BRM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分别为(16.20±2.38)、(6.84±1.50)分,低于对照组的(19.01±3.11)、(8.51±1.37)分;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中的心理、精神、环境、生理、社会关系、独立性、一般健康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2.01±3.03)、(81.23±5.77)、(15.63±0.36)、(144.30±6.65)、(47.34±3.50)、(46.68±3.89)、(65.35±3.68)、(18.15±0.77)分,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接纳承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心理波动及自我接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荣军优抚医院从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3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就医次序分为试验组41例及常规组4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常规组实施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开展接纳承诺疗法。对比两组心理波动、自我接纳、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及HAMD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接纳能力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应对方式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接纳承诺疗法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波动及自我接纳,且能改善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吴丽娟  万丹  邹莹 《全科护理》2023,(23):3288-3291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病人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危险行为分为有危险组和无危险组,收集病人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病人危险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8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中,40例病人有危险行为,42例病人无危险行为;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教育水平、精神病家族史、幻觉妄想、服药情况、情绪高涨与精神分裂症病人危险行为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精神病家族史(阳性)、有幻觉妄想、不规律服药、有情绪高涨症状均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危险行为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危险行为发生风险较高,与年龄、教育水平、精神病家族史、幻觉妄想、服药情况、情绪高涨均相关,临床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刘媛红 《全科护理》2023,(31):4437-4439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BD)病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2例BD病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病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病人一般资料,对比不同资料BD病人社会支持现状差异,重点分析BD病人社会支持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2例BD病人SSRS评分为(28.67±4.63)分,病人社会支持度一般;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无配偶、经济状况一般、自我效能低下、心理弹性低下、消极应对是BD病人社会支持现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BD病人社会支持度一般,受婚姻状况、经济状况、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循环递进式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并予以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江西省荣军优抚医院精神科收治的89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研究,将其按照就医先后次序分为循环组44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循环组则于常规干预的同时增用循环递进式干预。分析两组心理状态、危险性行为、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循环组正性情绪(P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负性情绪(N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循环组危险性行为发生率为4.55%,对照组为17.78%,循环组低于对照组(P<0.05);循环组日常生活技能、始动性及交往状况和社会活动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循环组物质生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环递进式干预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改善,同时降低危险性行为发生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