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神经系病针灸临床病谱和治疗方案的优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提高神经系病针灸疗效。方法:系统分析针灸文献,从优选神经系病针灸临床病谱及治疗方案角度提出问题,初步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结果:神经系病是针灸临床的主要病谱,但神经系病针灸临床病谱及治疗方案的优选研究甚少,为此倡导开展神经系病针灸治疗方案的优选研究,优选神经系病针灸临床病谱。结论:优选神经系病针灸临床病谱及治疗方案,对拓展神经系病针灸临床病谱、提高神经系病针灸疗效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分析正中神经指-腕、指-掌、腕-肘感觉神经节段法在腕管综合征(C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2021年3月至2021年11月符合CTS诊断标准的患者46例作为CTS组,其中女39例,男7例,年龄29~83岁;单侧病变6例,双侧病变40例,共86例侧。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33例(共63例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及肌电图检测,其中正中神经采用4种节段性感觉传导检测。观察电生理结果,并比较两组正中神经四种感觉检测方法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和SCV。结果:CTS组中,86例侧正中神经中指-腕、环指-腕SCV减慢或SNAP波幅未引出,异常率为100%;36例侧正中神经中指-掌SCV减慢或SNAP波幅未引出,异常率为41.9%(36/86例侧);正中神经腕-肘SCV和SNAP均正常。对照组和CTS组中指-腕、环指-腕和中指-掌三种节段法SCV和SNAP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仅在中度和重度CTS中异常,异常率为69.8%(60/86例侧)。中度和重度CTS针极EM...  相似文献   
3.
吴雅文  仓志兰 《环球中医药》2020,13(9):1555-1557
本文对奚肇庆教授辨治眩晕临证经验进行初步总结,辨虚实:眩晕患者大多本虚标实,虚多实少;辨成因:成因多由风、热、瘀、郁、虚等五方面;辨脏腑:眩晕病位在头部七窍,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辨缓急:标急以治标为主,本虚则当从本缓图等辨证分析眩晕。并通过探讨“风痰、热痰、瘀痰、郁痰、虚痰”与眩晕的内在联系,探索从“痰”论治眩晕的因、法、方、药,为临床从“痰”论治眩晕提供理论基础及思路。  相似文献   
4.
辨证是中医理、法、方、药的基础。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研究证可能从分子水平揭示证候的演变规律。现从基因与证候的区别与联系、目前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法几方面。阐述中医证型的基因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配合中药泡脚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效果。方法:将辨证为痰热内扰型失眠的6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实验组30例耳穴埋籽配合中药泡脚。两组均实施睡眠护理、生活指导、有效沟通积极护理措施。均7d为1个实验周期。实验1周期后进行效果判定。结果:实验组治愈22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籽配合中药泡脚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TCD检查结果.方法:对20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TCD测定颅内主要脑血管的血流速度,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的脑血管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结论:偏头痛的发生机制是由于脑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所致;TCD为偏头痛敏感检查方法,可以指导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风后半身不遂的患者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样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肌力、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为83.3%,关节活动度改善总有效率77.15%,对照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为58.3%,关节活动度改善总有效率5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病半身不遂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再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2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172例存在颈动脉斑块,54例无斑块.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中,94例为稳定斑块,78例为易损斑块.斑块组年龄[(71.82 ±9.94)岁对(60.74±13.81)岁;t=6.160,P=0.014]、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比例(11.6%对1.9%;6.169,P=0.020)、收缩压[(148.770± 21.007)mm Hg对(142.240 ± 19.404) mm Hg;t=2.029,P=0.044;1 mm Hg=0.133 kPa]和血浆CysC浓度[(1.046±0.438) mg/L对(0.860±0.214) mg/L;t=3.006,P=0.003]以及颈动脉IMT[(1.122±0.278)mm对(0.878 ±0.250) mm;t =5.762,P=0.000]显著性高于无斑块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dds ratb,OR)1.07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44 ~1.116;P =0.000]和IMT(OR 31.450,95% CI 6.233 ~ 158.692;P =0.000)是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浆Cys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无显著独立相关性(P=0.217).稳定斑块组仅IMT显著性高于易损斑块组[(1.176±0.285) mm对(1.058±0.258) mm;t=-2.824,P=0.005],而且IMT(OR0.195,95% CI0.059~0.064;P =0.007)是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保护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CysC水平与年龄(r =0.375,P=0.000)和血清肌酐水平(r=0.462,P=0.000)呈正相关,但与颈动脉IMT(r=0.075,P=0.264)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未发现血浆Cys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斑块稳定性以及IMT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上肢瘫针刺治疗方案的优选及其对NO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脑梗死上肢瘫为观察对象,以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积分和血一氧化氮(NO)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脑梗死直刺疗效的“4因素3水平”搭配组合方案进行优选。在脑梗死病程3d内,采用头穴+阻阳经体穴交替针刺的方法,可获得最佳Fugl-Meyer积分效应和调整血NO水平效应,脑梗死上肢瘫的优选方案是在脑梗死病程3d内,采用头穴+阴阳经体穴交替针刺;此方案可能是通过对血NO水平的最佳良性调整,达到舒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带膜支架置入治疗脑血管狭窄合并动脉瘤,目前尚很少有报道,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男,78岁。因发作性头晕1年、加重2个月,于2005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头昏、头晕,在外院行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手术,术后3个月,又出现发作性头晕,伴行走不稳,数日发作1次,每次持续约2min自行缓解,药物治疗无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正规服药治疗。查体:左侧颈部有15cm长手术疤痕,其他无异常。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示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70%,右侧海绵窦段狭窄上端动脉瘤,左椎动脉寰椎上端狭窄80%,左侧图1A: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狭窄及动脉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