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18 F-FDG PET/CT表现和半定量标准摄取值(SUV)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78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患者的PET/CT和病理资料,对照分析PET/CT表现、SUV与病理结果。结果 178例中,中低分化腺癌59例(59/78,75.64%),未分化腺癌4例(4/78,5.13%),高分化腺癌7例(7/78,8.97%),黏液腺癌5例(5/78,6.41%),印戒细胞癌2例(2/78,2.56%),鳞腺癌1例(1/78,1.28%);2PET/CT表现为无摄取5例(5/78,6.41%)、片絮状摄取15例(15/78,19.23%),结节(团块)状摄取33例(33/78,42.31%),环状摄取25例(25/78,32.05%);3吻合口复发SUVmax为4.04±2.06,与其他组织类型比较,中低分化腺癌、未分化腺癌SUVmax较高(P0.05),且多以结节状、环状显像形态为主;4PET/CT诊断正确71例(71/78,91.03%)。结论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PET/CT显像表现形式多样,以结节状、环状摄取为主;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或PET/CT显像表现为无摄取及片絮状低摄取者易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原始数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4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CT的原始数据,通过改变兴趣区(ROI)大小、图像算法、层厚等进行重建处理,得到优化的CT显示数据,总结CT原始数据在临床及科研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56例图像部分超出视野外的病例,重建后154例能完全显示;180例兴趣区结构细小、空间分辨率低的病例,重建后均得到满意的图像;38例发现扫描部位以外的病变,重建后30例得到了完整的病变区图像.结论:利用CT原始数据可以对CT图像进行优化,提高图像质量,为诊断提供更多信息,避免患者二次扫描,减少辐射计量,提高球管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腰椎侧隐窝的形态和侧隐窝狭窄症的诊断。方法测量计算100例腰椎侧隐窝的前后径与椎管前后径,侧隐窝面积与椎管面积及其比率,观察其相互关系,采用多元相关性检验。结果侧隐窝的大小与同层面椎管大小呈显著正性相关,正常成人腰椎侧隐窝与椎管前后径的比率为24.05±0.87(%);面积比率为7.32±0.48%。结论利用CT比率测定法判断侧隐窝狭窄,克服了片面强调侧隐窝前后径大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正PET-CT是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结合在一起,从而反映病变基因、分子、代谢、功能状态和实现对患者体层检查显像检查系统[1]。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为葡萄糖类似物,在PET-CT检查中能够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准  相似文献   
5.
6.
由于患者对自身健康要求与权益维护日益增强和基层医疗单位的工作负荷逐年增加,医学影像科有关的投诉(纠纷)增多。为进一步提高医患矛盾防范意识,改进自身工作,作者对科室近十年来发生的医疗投诉(纠纷)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癌术后的吻合口瘘是普胸外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尽管由于机械吻合应用和手术技术进步,其发生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它的临床处理仍是胸外科医师重视和关心的问题。我们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机上介入置管的方法引进到吻合口瘘的治疗中,效果较好,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