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电图监测结合脑钠素(BNP)对急性左心衰(ALHF)老年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8例ALHF急性发作后6 h内及24、72 h血浆BNP进行检测,并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出院时的状态分为预后理想组(60例)、预后不佳组(45例)及死亡组(23例)。结果预后理想组急性发作后24、72 h血浆BNP、QRS波时限以及QTc间期的下降均较预后不佳组及死亡组明显(均P<0.05),而死亡组QRS波时限、QTc间期呈延长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NP和QRS波、QTc间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连续多个时点动态监测血浆BNP和心电图的变化特征,对评价老年ALHF患者的预后及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梅  赵刚  黎音 《新疆医学》2005,35(5):99-101
甲状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性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甲状腺癌的组织类型较多,但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不一,因而寻找一些能反映甲状腺癌的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的指标,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微钙化的声像图特征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通过对乳癌微钙化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超声检出微钙化对诊断乳癌的意义,以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乳癌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年龄29~61岁。使用仪器ATL超4探头频率75MHz,观察肿物部位、大小、形状、边缘回声,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观察内部钙化灶大小、数量、分布、形态、有无声影,进行照相记录。注意仪器调节及多角度多方向探查。2 结果本组乳癌钙化灶根据其回声特点可大致分为如下三类:(1)细点状钙化:钙化灶呈1mm左右针尖状强回声点,后方无声影,单一或多个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4.
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致死率高,占妇女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本文对我院2003~2006年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发现的乳腺内微钙化28例46个病灶的X线摄片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病灶边缘超宽频超声图像表现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乳癌病灶边缘回声图像表现特征。方法 用超宽频超声,对70例乳癌病灶的边缘回声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0例乳癌病灶边缘图像表现分为规整类及不规整类。结论 乳癌病灶的超宽频图像表现具有特征性,是诊断乳癌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创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56例患者实行全程护理服务.首先动员护理人员学习各种相关文件及实施方案.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基础护理在护理活动时应用少数民族语言来沟通交流并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健康常识在醒目的墙壁上粘贴用藏文翻译的常见多发病的防治知识.提供方便患者做饭的地方.改变服务流程.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患者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的诊疗活动.结论:创优质护理服务能及时的解决患者的需求增进医患关系556例中无投诉、无医患纠纷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新疆特有的病例资源,评估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的免疫水平,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2和IL-1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癌50例、癌前病变(CIN Ⅲ)患者20例及对照组(正常或慢性宫颈炎患者)18例的外周血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L-2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组IL-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宫颈癌组中,IL-10的表达水平随肿瘤分期逐渐升高(P<0.05);对照组中汉族与维吾尔族人群血浆中IL-2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癌组中维吾尔族患者血浆IL-2表达水平较汉族患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水平低下,体内发生免疫抑制,提示这可能是宫颈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IL-2可能在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化疗后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897例新疆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6例)和治疗组(461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化疗(CAF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总疗程6个月。观察2组患者化疗前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降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钙蛋白(P<0.05)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阳性发生率(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有显著的预防化疗所致的心肌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隐源性肝硬化(CC)患者发生肝细胞肝癌(HCC)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7月-2014年7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CC患者241例。按照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CC组(222例)和CC合并HCC组(19例)。收集并比较患者性别、年龄、民族、体质量、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家族史、药物过敏史、Child-Pugh评分、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球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尿酸、肌酐、尿蛋白等指标。结果 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尿蛋白是CC患者发生HCC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α=0.05为显著水准,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有年龄、合并高血压(P<0.05)。结论 高血压和年龄高是CC患者发生HCC的危险因素,应对CC患者血压升高及年龄予以重视,正确评估,以降低其发生HCC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再回顾分析恶性肿瘤治疗期间对心电图变化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11-01~06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02例,化疗治疗前和化疗时分别做心电图检查,记录各心电图情况.结果:化疗前心电图检查各患者均正常,化疗中心电图只有10(9.80%)例未出现心电图改变,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改变,甚至有同时出现2种或2种以上改变.不同的化疗方案对心电图影响也会有所不同的,含蒽环类化疗影响更加严重.结论:化疗药物对心脏均不同程度的损害,化疗开始后,合理有效保护心功能,为顺利进行化疗打好基础,提高化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