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是临床上一种少见疾病,我科自2001-2003年3例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SCD)病人,开始被误诊,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同跟腱修复材料特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跟腱断裂术后制动弊端多 ,而早期功能锻炼优点明确 ,探讨各种缝合材料在打结后材料力学特性及滑结情况 ,为临床创新设计 ,术后无须制动的缝合组合提供依据。方法 将不同型号薇乔线 (CV)、慕丝线 (Mersilk)、攀状尼龙线 (Nylon)、普迪思 (PDS)各 1 6条剪断后各打 4个结 ,进行材料力学特性测试。结果 缝合材料的最大载荷、刚度、强度、比能分别为 :PDS >CV >Nylon >Mersilk(P <0 .0 5 )。结论 尽管PDS肌腱缝合线易滑结 ,但 1 0 -PDS ,1 0 -CV、1 0Nylon作端对端跟腱修复强度足够 ,相应 5 0PDS、5 0CV缝合材料作腱周修复也可选择 ,且打 4个以上结可靠。尽管Mersilk不易滑结 ,但不适合跟腱修复。不过好的缝合材料应选择最佳的缝合方法才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旧性Denis 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陈旧性Denis 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取60具骶骨干标本及26具完整骨盆标本,测量S1棘突与S1后孔同位置关系、骶前区血管、骶神经及梨状肌之间关系;对14例陈旧性Denis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在常规骨盆X线片,CT,螺旋CT三维重建的同时,又采用显示骶神经全长的骶骨斜冠状位MR扫描,观察神经走向及眦领关系。11例行自行设计的后略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3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S1棘突于S1后孔中上1/3者占90%,骶前区主要血管有骶外侧动静脉和骶外侧血管、骶正中血管及臀上血管进入骶前孔的分支。血管位于骶丛神经腹侧,骶外侧斑管距离S1前孔大于10mm,S2前孔大于5mm。骶骨斜冠状位MR扫描可以显示骶神经全长及周围眦领关系。骶神经损伤时,发现有神经根走行改变(13例),损伤处神经很周围脂肪消失(11例),神经根管狭窄(10例)。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1个月,术后改善情况,优9例,无变化1例。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及骶骨斜冠状位MR扫描对于骶神经损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后路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是针对骶神经管、骶前孔处神经损伤的较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型张力带系统技术和改良钢丝张力带技术在髌骨横形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收治的100例AO/OTA 34-C1和34-C2髌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新型张力带系统50例(新型组)和改良钢丝张力带50例(对照组)。随访1年,评估标准为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AKS评分、骨折复位及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恢复情况分析显示,对照组18例患者术后骨折间隙大于1mm,而新型组只有2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组AKS评分更好(P<0.05),而且新型组术后并发症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所有患者骨折恢复情况影响因素,纳入性别、年龄、AO/OTA分型、骨折间隙、改良钢丝张力带和新型张力带系统等因素。回归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00)=38.145,P<0.01],调整r2=0.683。纳入模型的6个自变量中只有新型张力带系统治疗方式对改善患者术后恢复程度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型张力带系统技术疗效显著,应作为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5.
股骨颈骨折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特点及多发生于老年人和骨质不良的患者,尤其对GardenIII、IV移位型更容易发生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迄今无理想的治疗手段,目前手术治疗是首选[1].作者自1999年12月-2004年12月采用自体2/3侧腓骨移植股骨颈髓内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GardenIII、IV移位型股骨颈骨折4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肩胛骨为扁宽不规则骨,前后均有肌肉包裹,因此不容易受伤,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1%,占上肢骨折的3%。随着高能量损伤的增加,肩胛骨骨折日趋增多,骨折的损伤与复杂程度增加,多表现为体部粉碎性骨折并肩胛颈或盂部骨折,影响到关节面及肩关节这一复合关节的力学稳定,且患者多为青壮年,对肢体的功能要求较高。以往对肩胛骨骨折重视不够,治疗多采用非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出现患肢力量减弱,活动后疼痛等严重并发症,手术采用的是Judiet手术切口入路.  相似文献   
7.
前跗管综合征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跗管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解剖学因素及其与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关系。方法 对13例前跗管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解剖观察13例成人尸体下肢踝部标本。结果 (1)拇长伸肌肌腹进入中间管者,尸体解剖组4例;临床组3例。(2)静脉骑跨腓深神经者,尸体解剖组5例;临床组5例。(3)踝部伸肌下支持带上支深层构成前跗管前壁,系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结论 腓深神经在前跗管内爱压为发病的主要因素,其前置变异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40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经过5~36月随访疗效满意,骨折愈合良好,无出现髋内翻、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结论 术前常规全面了解老年患者全身情况,并术前牵引,尽早采用标准DHS内固定,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是取得此手术疗效的关键,目前DHS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临床带教老师,注重每位新上岗护士、实习护生(以下简称新人)职业素质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任务,需要及时、准确、快速、合理引导,以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医源性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是修复肩锁关节脱位的趋势,纽扣钢板技术是近几年较新、较有效的手术方法,虽然近期疗效满意,但作为一种内固定方法,突出刚性固定,并不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且临床上随机对照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评价。 目的:对纽扣钢板与其他内固定方式修复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2014年第1期)、PubMed(1966年1月至2014年3月)、MEDLINE(1966年1月至2014年3月)、EMbase(1984年1月至2014年3月)、CNKI(1979年1月至2014年3月)、VIP(1989年1月至2014年3月)、万方数据库(1982年1月至2014年3月);同时手工检索6种中文主要骨科杂志,并查阅相关文章所附的参考文献。收集所有纽扣钢板与其他内固定方式比较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最终7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共359例患者,其中纽扣钢板实验组共152例,锁骨钩钢板对照组共149例,喙锁螺钉对照组共58例。其中2个研究是3种不同方式比较,其余均两者比较。Meta分析表明,纽扣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优良率优于锁骨钩钢板(P=0.0002)及喙锁螺钉(P=0.009)。与其他内固定方式比较,在肩部疼痛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手术时间、上肢肌力、出血量、复位丢失、伤口感染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44,0.10,0.37,0.21,0.96)。提示纽扣钢板修复肩锁关节脱位效果优于锁骨钩钢板、喙锁螺钉,肩部疼痛方面优于锁骨钩钢板,但在手术时间、上肢肌力、出血量、复位丢失、伤口感染方面三者无明显差异。由于文章纳入病例有限,缺乏设计更为严格的多中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