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究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就诊于某院的6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手术情况、住院情况和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切口感染、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开窗潜行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金良 《中医正骨》2004,16(10):33-34
自1995~2002年,作者采用选择一侧或双侧、单个或多个椎体开窗潜行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血液透析患者,讨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导管感染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6月~2016年6月,血液透析患者总计79例.在79例患者当中,出现导管感染的患者为20例.在分组研究中,根据血液透析导管感染患者自身是否患有糖尿病进行分组处理,其中,糖尿病组患者11例,非糖尿病组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干预,观察导管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糖尿病组患者经过治疗后,48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8例,占比72.7%;72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3例,占比27.3%.非糖尿病组患者经过治疗后,48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8例,占比88.9%;72h内体温恢复正常患者1例,占比11.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完成干预,能够将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感染更好的治疗,少数患者在72h内体温恢复正常,针对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患者,均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手段对手术患者术前心理与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3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3例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加强程序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SAS评分差异较大,且观察组评分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均明显缓解,且观察组缓解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83%与85.00%,观察组效果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程序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对围手术期手术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改善其术前心理焦虑与术后疼痛状况,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拔火罐联合中药封包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拔火罐联合中药封包,B组采用拔火罐联合DTP神灯照射,两组患者均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拔火罐联合中药封包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C)与肌酐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损害者为观察组,各80例,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ys-C与肌酐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Cys-C与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01);肾功能储备功能下降期组血清Cys-C及肌酐水平均低于肾功能不全组( P <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Cys-C与肌酐水平呈正相关性( P <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肾损害程度加重血清Cys-C和肌酐水平随之升高,两者间呈正相关性,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的主要生化标志物对鉴别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和急性上呼吸道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55例急性上呼吸道综合征患儿(AURI组),47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VMC组)及50名健康儿童作对照,检测其心肌酶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α-HB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蛋白指标,包括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红蛋白(Myo).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比较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3组儿童的心肌酶检测中,LDH和α-HBDH两项目的总体均数无差别(F=1.24,F=1.08,P>0.05),而CK和CK-MB的总体均数有差别(F=5.08,F=4.86,P<0.05).VMC组的CK、CK-MB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3,P< 0.01; t=2.019,P<0.05),AURI组的CK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1,P<0.05),而CK-MB值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8,P>0.05).两组患儿的cTnⅠ、Myo和CK-MB/CK(%CK-MB)比值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78,P<0.01).结论 cTnⅠ、Myo和CK-MB组合检验使临床医生更加准确、快速地判断两者症状异常相似的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上呼吸道综合征,避免了误诊和漏诊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梁瑞芬 《临床医学工程》2015,(12):1675-167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SCL-90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梁玉琼  欧婵娟  梁丽群 《全科护理》2020,18(23):3050-305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病人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4.07%(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V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观察组病人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总依从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病人在消化性溃疡常识、饮食、用药及运动等方面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实施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疼痛,并可有效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指全身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本病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OP发病率高达59.8%,骨痛、腰背痛、驼背、易发骨折为其三大主症。而腰背痛是骨质疏松症中出现最早也是主要的临床表现。按其临床症状,与中医学的“痿症”、“骨痿”相似。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6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